抗戰中部隊被打散了士兵怎麼辦?有很多種結局!薩沙問答第198集

薩沙 發佈 2023-06-11T00:34:23.047022+00:00

抗戰中部隊被打散了士兵怎麼辦?薩沙問答第198集。主要分為4類:第一,回到原部隊。正常來說,部隊被打散了以後,都會設置收容大隊。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抗戰中部隊被打散了士兵怎麼辦?有很多種結局!薩沙問答第198集


主要分為4類:
第一,回到原部隊。
正常來說,部隊被打散了以後,都會設置收容大隊。收容大隊一般會靠近,第一線的後方交通要隘、縣城等地。
而士兵被打散以後,肯定會朝著後方撤退。士兵到了這些地方,就會找到自己的部隊的收容大隊。


他們會在收容大隊暫時集中,然後集體運輸到原部隊,回歸編制。
在抗戰中,大部分被打散的士兵都是這樣回到原部隊的。


這就是軍人的歸屬感。經歷過生死的戰友,和普通的朋友是不同的。一群戰友可以說是生死之交,很多士兵對部隊和戰友都有一定感情。


比如西北軍第40軍軍長龐炳勛,對麾下的官兵非常好。龐炳勛對官兵,都當如子侄一樣愛護。官兵受傷以後,龐炳勛不惜代價的為他們治療。官兵犧牲了,龐炳勛會妥善安置他們的家屬。
所以,第40軍歷史上幾次有過被重創的經歷,甚至幾乎是全軍覆沒。然而第40軍打散的官兵寧可沿途乞討,也要回到原來的部隊。


第二,補充新部隊。
這種情況較少,主要是原部隊被成建制殲滅,或者已經緊急開拔到很遠的地方。
抗戰中,國軍有不少部隊同日軍幾乎拼光。
如衡陽的第10軍幾乎全軍覆沒,少數突圍的官兵也無法找到原部隊。
這種情況下,只能將官兵就近補充到其他部隊。


第三,就地打游擊。
這種主要是以軍閥部隊為主。
軍閥部隊很多是本土本鄉人,士兵都是本省人。當年的老百姓不願意隨便離開家鄉,就算死也要死在家裡。
一些軍閥部隊比如粵軍、桂軍、湘軍被擊潰以後,大部隊向其他地方轉移,一些打散的官兵不願意離開家鄉,就拉杆子留在家鄉打游擊。
全國有無數支游擊隊,隊長都自封為司令。
在那個年代,有槍就是草頭王,無論國共甚至日偽都會想方設法爭取。


以《沙家浜》的胡司令為例,他的真名叫胡肇漢,本來是上海一個警長,是走江湖的人物。胡肇漢雖然是湖北人,少年時期就在陽澄湖附近討生活,這裡是他第二家鄉。在淞滬會戰爆發以後,胡肇漢不願意撤退到後方,就在陽澄湖拉杆子起兵,建立了一支數百人規模的抗日游擊隊。他起家時候只有幾十個人,十幾條槍,然而都是本鄉本土人,所以在當地還是頗有勢力,發展也快。


第四,逃回老家。
抗戰期間採用壯丁制度,也就是除了獨子以外,每家都要出人,由抽籤決定誰去。

誰都知道打仗要死人的,而且當時軍隊生活非常艱苦。士兵們飯都吃不飽,生病也缺醫少藥,很容易病死。
一旦遇到部隊潰散,如果士兵是本地人或者家相距不遠,一些人就直接逃回家去了。
只是,這樣逃了往往也是沒用的。除非逃兵不回家,不然被當地保長和兵役軍官發現了以後,還是會將他抓住送到軍隊。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