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不斷有考生和家長對我說,不會填報高考志願,更不會選專業,因為考生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只有人云亦云,別人說這個專業好,他就認為好,根本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專業啊,專業,高考後不知道喜歡的專業怎麼辦?
我只能提供一個基本思路。
第一步:先去了解專業。
選專業特別像是去菜市場買菜,起初也沒有明確要買什麼菜,但是你提著籃子逛了一圈菜市場,看了各種各樣的菜,心裡有譜了,也知道自己喜歡哪種菜,將喜歡的菜買下來,放到籃子裡。
高考選擇專業也是這個道理,你做一下功課,先知道高考專業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這12各學科門類。每個學科門類下面都帶有哪些相關的專業。
那麼,你考的是文科、理科,還是藝術?你偏愛文學,還是理學、工學?把目標縮小,找出那些屬於你的「菜」。
第二步:了解大學專業。
圈定了你要的專業,那就要跟大學聯繫在一起,因為專業和大學是密不可分的。填報高考志願,不能選大學就忽視專業,選專業就忽視大學。
大學的強,實際上是強在了專業上。這個時候,你就要根據自己的高考分數,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後在你那個層次尋找大學,尋找你喜歡的專業,主要是尋找你喜歡的專業在哪些大學是王牌專業?在哪些大學是一般專業?
同樣是一個專業,在不同的大學學的結果絕對不同。
第三步:了解專業的就業情況。
學專業是為了就業,選中一個專業,你得了解這個專業就業去向如何?年薪如何?如果你學的專業,畢業就等於失業,那就要好好斟酌了。
鄭州有一個考生諮詢我,說他想學哲學。我問為什麼要學哲學呢?他說,他學的是文科,喜歡哲學,知道哲學是一個冷門專業,但是危機中常常蘊含著生機。
我追問道:你可要想好了,哲學可是「天坑中的天坑」,你將來想成為哲學家嗎?
這個同學說,我當然成不了哲學家,但我本科畢業可以考研,研究生畢業可以考博,博士學位拿到後,可以去大學當個老師。
但是我提醒他,南京大學有個學哲學的博士生,畢業後發了18封求職信,結果一個單位都沒有要他,後來這個新聞還上了熱搜。
這個同學說,我想好了,無論怎樣,就是要學哲學。
不能說這個同學的選擇不對,他尊重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充分了解專業情況,說不定將來會在哲學方面有一番成就。
總之,要對你喜歡的專業有一個充分了解。
第四步:選對專業還要保住專業。
今年河南省每個批次可以填報12個志願,每個志願後面跟5個專業。這些專業都是你事先圈好的,是早已放進你的籃子裡的「菜」。
但是,專業也要有個排序,把最想上的專業排在前邊,以此類推。
填報專業也要用「沖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公式,專業也要有梯度。
需要提醒的是,幾個專業不一定要填滿,不想上的專業千萬不要填報,你填報的所有專業都是你願意要的。
怎樣才能保住你喜歡的專業?
一是同意專業調劑。
二是不要衝專業,專業報低一些,確保錄取。
三是志願學校也不要衝,如果選擇專業優先,分數剛夠普通985的錄取線,那麼寧可放棄985大學,選擇211大學保住專業。
四是如果自己的分數優勢大,可以選擇不同意調劑專業。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因為經濟下滑的原因,大學畢業生出現就業難的現象,如今高考報志願,很多學生選擇專業優先,重視專業的選擇。因此要做好功課,選擇出真正適合你的專業。
祝你成功,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