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6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顏石敦 通訊員 符紹軍 胡豐)近日,華容縣自然資源局局長、鄉級田長孫其美,與該局機關第三黨支部全體黨員,來到鯰魚須鎮普賢村,宣講耕地保護政策,制定有效措施,對該村「非糧化」養蝦進行整改。今年來,該縣以黨建引領深入開展黨員巡田、支部護田的「黨建+巡田」模式,將田長製做深做實,切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
華容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現有耕地113.55萬畝。為加強耕地管護,去年,該縣全面推行田長制,設置縣、鄉、村、網格田長792名,協管員、農技員、執法員296名。
該縣創新實施「黨建+巡田」機制,全縣近400個涉農黨支部、203個村(社區)黨組織,深入開展「黨員巡田、支部護田」行動,管好每一塊耕地。各黨支部、村(社區)黨組織堅持每月巡田一次,黨員每周巡田一次,嚴查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等。
黨員在巡田時發現問題,協助村級田長現場整改,鄉級田長跟蹤督辦。各黨支部、村(社區)黨組織將巡田發現的問題線索,通過「華容田長巡」手機APP上報,縣田長辦逐個交辦,督促相關責任人消除違法破壞耕地行為。去年來,該縣完成自然資源部下達的儲備補充耕地核查整改圖斑158個、11.63萬畝,耕地補錄項目被評選為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十大傑出典範事例。
「以前這裡雜草叢生,如今已種上水稻、玉米。」華容縣北景港鎮南頂村村民劉為民介紹,在副縣長、縣級田長謝光輝的督導調度下,該村「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拋荒」問題得到解決。該地塊上面安裝太陽能電板進行光伏發電,下面種植水稻、玉米1261畝,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整個生產過程環保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