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洛芙萊斯幾乎沒有見過父親,在她還是個不滿一月大的嬰兒時候,母親安娜貝爾就與丈夫離婚,並且保留了女兒阿達的撫養權。
然後,她那不負責任的父親就離開了英國,在阿達8歲的時候去世。
這個故事之所以一直會牽扯到阿達的父親,是因為他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人——喬治·戈登·拜倫,《唐璜》的作者,英國十九世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父母那糟糕的婚姻
安妮·伊莎貝拉·米爾班奇女士,被家人暱稱為安娜貝爾,是一位天才少女。她到底聰明到什麼程度呢?十九世紀的倫敦,安娜貝爾的父親為了不浪費她的天賦,專門聘請了一位前劍橋教授,思想家威廉··弗雷德來給她做家庭教師。威廉非常喜歡這個聰明的女孩兒,教了她文學、哲學、科學和數學等。安娜貝爾的數學尤其好,就連威廉教授都說劍橋畢業的學生也未必趕得上安娜貝爾的知識儲備。
然而在那個年代,再聰明的女孩兒也不可能去做什麼科學研究,擺在安娜貝爾面前的,依然是擇偶問題。這個性格嚴謹到古板的「理科」女孩兒陷入了愛情婚姻這個難題中。很難說幸與不幸,在安娜貝爾21歲這年,遇到了風流才子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出生於倫敦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後來因為主支繼承人意外死亡,繼承了家族的世襲爵位成為拜倫六世男爵。他非常聰明,但天生不是一個因循守舊的人,才華橫溢,名篇佳作頻出,但比才華更著名的是他的風流韻事。
有傳言拜倫從小早熟,第一次戀愛是在他9歲那年,然後就戀愛經歷不斷。而且這位「渣男」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愛情」,什麼不倫之戀啊,備胎單相思啊,婚外情姐弟戀啊,讓女孩兒未婚先孕啊……總之,就是這樣一個感情經歷豐富還非常會甜言蜜語的男人站在了安娜貝爾的面前。
嚴謹又古板的理科女和放蕩不羈的文藝男,這兩個人怎麼看都不可能湊成一對。據說兩人在社交場合見過幾面,拜倫為安娜貝爾那不俗的談吐傾倒,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女人,聰明、理智、疏離又機敏。熱血上頭的拜倫向安娜貝爾求了婚,安娜貝爾果斷拒絕。
理智告訴安娜貝爾,這個男人不適合她,但心自有主張。安娜貝爾對母親說:「他是一個非常壞的人,又是一個非常好的人。」掙扎和迷惘意味著這個女孩子已經動搖了。
拜倫此時的情人卡洛琳在得知情夫去向安娜貝爾求婚的時候氣得簡直要發瘋,她說:「拜倫永遠不會跟一個準時去教會、會統計學、身材奇差的女人在一起的。」但事情的走向偏偏沒能如任何人之願,在拜倫一封又一封情書的征服下,拜倫第二次求婚,安娜貝爾答應了。從此,安娜貝爾冠上了拜倫夫人之名。
或許每個自以為聰明的人都認為可以改變其他人,但他們最後都失敗了。拜倫在婚後並未收斂,他的婚外情在安娜貝爾懷上女兒阿達時就開始了。富有的安娜貝爾如何能忍受不忠的丈夫,尤其是當她知道這個男人竟然與親姐奧古斯塔有染的時候,出離憤怒的安娜貝爾直接要求離婚。
19世紀的歐洲,一個女人想要和丈夫離婚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拜倫同意了,在他看來既然感情已經破裂,勉強這段婚姻又有什麼意思呢?他瀟灑的與妻子分了手,重新回到花花世界。不知是誰將他與親姐亂倫的消息傳了出去,拜倫在英國上流社會再無立足之地,於是詩人離開了英國,輾轉義大利、瑞士和希臘,最後他死在了希臘。
母親教她學數學
這段婚姻對安娜貝爾的傷害很深,她保留了所有拜倫寫給她的情書和信件,再也沒有結婚,卻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堅定的認為孩子應該學數學,這樣才能減輕父系放蕩基因對她的影響,徹底杜絕「危險的詩人傾向」。
是的,阿達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在安娜貝爾看來,比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個孩子身體不好,大病小病不斷,如果不是安娜貝爾有錢,這個體弱多病的孩子都不一定能活到成年。母親為阿達的身體操碎了心,但「虎媽」也沒放鬆女兒的教育問題。她為女兒請來了瑪麗·薩默維爾來教導她。這位瑪麗女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只接受過一年的正規教育,全靠自學在數學和科學理論上面有所建樹。同時她還是一個女性教育家,所以對教導聰慧的阿達,瑪麗用了不少心思。在發現阿達在數學上的天賦後,瑪麗甚至介紹了來給阿達上課,這位數學家、邏輯學家明確陳述了德·摩根定律,將數學歸納法的概念嚴格化。
擁有這麼多好老師,阿達的數學水平驚人,如果用現代的標準去考量,她至少是可以進研究院並進行獨立研究的學者。
12歲的時候,阿達構思了一個飛行器,她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做一匹馬的形狀,裡面有一台蒸汽機,這樣做是為了移動固定在馬外面的一對巨大的翅膀,這樣當一個人坐在馬背上時,就可以把它帶到空中。」
然而因為母親安娜貝爾對阿達的父親那錯綜複雜的情感,讓她對女兒的態度 時而親近,時而疏遠,這足以讓阿達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痛苦。
才女也要嫁人
和母親當年一樣,17歲的阿達也要開始考慮嫁人的問題。
她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兒,長相更像父親拜倫,相貌清秀絕倫,身姿纖細。腦袋則更像母親安娜貝爾,聰明機智談吐不俗。這樣的女孩兒註定有不少追求者,20歲的時候,阿達選擇了男爵彼得·金的長子維利姆·金,後來維利姆繼承了祖傳的爵位,還被冊封為奧克漢姆子爵以及拉芙蕾絲伯爵,阿達終於可以被稱為拉芙蕾絲伯爵夫人了。
阿達不但活躍在上流社會社交場,還操持家務並且為伯爵生下了兩子一女,拜倫、安娜貝爾和拉夫·戈登。這三個名字明顯是致敬自己的父母,雖然她根本沒見過父親拜倫,甚至在她8歲那年,父親就英年早逝了。
子女對父母的孺慕之情根植在骨髓,雖然誰也不知道阿達對父親到底是怎麼想,因為得知拜倫的死訊,阿達的母親安娜貝爾就直接告訴了女兒離婚的原因。丈夫風流多情,她不願意再忍耐下去。甚至阿達還見過她同父異母的姐妹伊莉莎白·梅朵拉·李,她的母親親口告訴女兒這個姑娘的身世。
總之,或許阿達性情像母親更多一些,父親的這些亂帳並沒有對她造成太多影響。與其他貴族女性不同的地方是,阿達婚後並沒有放下對數學的學習。
在1842年與1843年期間,阿達花了9個月的時間翻譯義大利數學家路易吉·米那比亞對電腦之父查爾斯·巴貝奇最新的計算機設計書留下的備忘錄。如果僅僅只是翻譯,那麼根本談不上巨大貢獻。事實上阿達在譯文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她詳細說明用計算機進行伯努利數的運算方式。正是這個注釋,被後世人引申為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程式,阿達在現代也被冠上了世界上第一個程式設計師的美譽。
巴貝奇自己在《哲學家人生》裡提到:「我認為她(阿達)為米那比亞的備忘錄增加許多註記,並加入了一些想法。雖然這些想法是由我們一起討論出來的,但是最後被寫進註記里的想法確確實實是她自己的構想。我將許多代數運算的問題交給她處理,這些工作也與伯努利數的運算相關。在她所送回給我的文件,更修正了我先前在程序里的重大錯誤。」
阿達甚至提出了一些查爾斯·巴貝奇也沒提到過的新構想,比如阿達認為:「這個機器未來可以用來排版、編曲或是各種更複雜的用途。」
在後世,電腦一一實現了阿達的預言,足以證明她的遠見卓識。
賭鬼女伯爵
雖然阿達是個聰明又漂亮的女人,但她在當時的名聲卻並不怎麼樣,原因有三:混亂的私生活、嗑藥和賭博。
前兩點還可以解釋一二。首先在當時的上流社會,男女關係還是挺開放的。尤其是像阿達這樣已經完成生育任務的貴婦有幾個情人並不算問題,只是阿達太過高調,並不掩飾之過。至於嗑藥,阿達的身體一直都不好,八歲的時候就因為偏頭疼而影響了視力,後來甚至因為麻疹臥床休息了一年多。醫生用鴉片來鎮痛,自然而然,她就染上了毒癮。
但關於賭博這點實在沒什麼好說的,她曾經在一場馬賽中輸掉了3000多英鎊,甚至因為賭博手氣不好想要搞個數據模型出來提升自己的賭運。但是,最終沒有成功。據說這位數學天才在賭馬上累計共輸掉了4萬英鎊,最終因為欠債太多不得不告訴丈夫,讓他幫著還賭債。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阿達在數學上的天分也不能掩蓋她身上這樣那樣的毛病。雖然聽上去好像挺糟糕,但仔細想想,完人還是一個真正的人嗎?
1852年阿達被確診了子宮頸癌。在那個年代,對於這種不治之症,多是採用放血療法治療。這種並不科學的治療方法讓阿達不斷虛弱下去,11月27日,艾達因失血過多去世,時年36歲。
令人感到驚詫的是,她的父親拜倫因為風寒病倒,同樣接受了放血療法,最後同樣失血過多而死,死的時候與女兒一樣是36歲。
依照遺言,阿達被葬於諾丁漢哈克諾的聖 瑪麗亞·抹大拉教堂,在她那素不相識的父親拜倫的棺槨旁邊長眠。
不夠完美的女數學家阿達·洛芙萊斯,如果她沒有出色的數學天賦,或許留在史書上只有淺淺的一筆:偉大詩人拜倫的唯一婚生女。但她用才華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了歷史上,我們才能得知這個漂亮、聰明、不完美的女人短暫的36歲人生。
1980年12月10日,美國國防部耗費巨資,歷經20年研發製作了一個新的高級計算機程式語言,他們給它取名叫ADA,以紀念這位優秀的女士阿達·洛芙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