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
寧願多換3趟地鐵
也不願意坐一次公交車
寧願蹬半個小時的共享單車
也不願坐5分鐘的計程車
如果要問原因
這當然是因為……
他們暈車!
什麼是暈車?
我們平常所說的暈車,在醫學上被稱為「暈動病」,指的是當身體受到不正常的運動刺激時所產生的暈眩、噁心、嘔吐、乏力和冷汗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休克等急性症候群。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不同原因,暈動病可以分為暈車、暈船和暈機等類型。
在臨床上,根據暈動病的症狀輕重程度,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類型。
輕型患者僅表現出咽部不適、唾液增多、疲乏、頭暈、頭痛、嗜睡和面色稍蒼白等表現;
中型患者則會有噁心、嘔吐、頭暈加劇、頭痛加重、面色蒼白和出冷汗等表現;
重型患者則會表現出上述症狀加劇,嘔吐不止、心慌胸悶、四肢冰冷,面無表情,唇乾舌燥,並可能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情況。
為什麼會發生暈動病?
暈動病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目前研究人員仍在不斷探索中,尚未達成共識。但就引發暈動病的原因,相關調查顯示——
80.57%的暈動病患者發作與高溫、高濕、車廂內通風不良等因素有關,是相關因素中最主要的;
72.22%的患者發作與身體過度疲勞和飲食不當有關,是相關因素中排名第二;
48.15%的患者認為車廂內特殊氣味和緊張氣氛也會導致暈動病發作。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由此可見,暈動病大多與高溫、高濕、車廂內通風不良、患者過度疲勞、飲食不當以及特殊刺激性氣味刺激和車船顛簸密切相關。其中,高溫、高濕環境會顯著提高暈動病患者的敏感性,並加重其症狀。
此外,心理因素也是暈動病產生的一個重要誘因。自我效能感越強的個體產生的暈動病症狀較輕;相反,自我效能感較弱的個體產生的暈動病症狀較重。
預防方法有哪些?
服用藥物
治療暈車的藥物種類較多,包括抗膽鹼藥、抗組胺藥、擬交感神經藥、鈣拮抗藥、胃動力藥和中草藥等。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目前,常用於緩解暈動病的是一種具有中樞作用的抗毒蕈鹼類藥物——氫溴酸東莨菪鹼透皮吸收貼劑,即暈車貼。這種貼劑可以貼在耳後,通過遞送藥物來起到恆速釋放、長效作用(可達3天)的特點。它通過抑制前庭信號輸出到中樞神經系統來預防暈動病引起的噁心和嘔吐。
但由於該類藥物能夠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因此在治療暈動病時也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如嗜睡、視覺模糊、口乾、腸胃和呼吸道分泌物減少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戴防暈腕帶
防暈腕帶治療暈動病屬於物理替代療法,主要通過按壓心包經的內關穴起治療作用。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研究表明,給予內關穴持續強烈的刺激,可以產生顯著的抗暈動病效果。防暈腕帶是一個含有一對硬幣大小鋰電池的腕戴式電子設備,通過一對金屬電極與皮膚接觸來刺激穴位,可通過調節其表面的刻度盤進行設備的開關和任意水平的刺激。
中藥穴位貼劑
中醫學認為,暈動病主要是由反覆顛簸、搖擺,加之空氣污濁等導致機體肺、脾、腎、三焦等臟腑氣化功能失調,水濕不化,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發為眩暈、胸悶、嘔吐等。
臍為人體氣血流行、經脈交通之樞紐,穴位眾多。中醫師通過給有暈動發作史的乘客使用含有苯海拉明的臍部抗炎鎮痛膏進行預防暈動病,發現此方法有較好的防暈效果。
採用針刺治療
以百會穴和風池穴為主穴,可達到清頭目、止眩暈的目的。風池穴位於頭部,針刺可疏理頭部氣機。
噁心、嘔吐等胃部症狀明顯時,可配伍內關穴、足三里穴。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對於暈動病發作眩暈劇烈者,可在印堂穴、太陽穴、百會穴、頭維穴或者後項部頸夾脊兩側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效果明顯。
此外,對於有暈動病病史者,在乘坐交通工具前30分鐘左右針刺印堂穴可以有效預防暈動病的發生。
小兒可以吃暈車藥嗎?
不建議輕微暈車的小兒暈車吃藥。因為我們常用的暈車藥是抗組胺藥,服藥後會進入睡眠狀態,對幼兒的神經系統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對於暈車很嚴重的小兒,建議在其上車前半小時給予一點嗎丁啉止吐,切記一定要控制劑量,兩三歲的小兒吃1/5片就可以了。
小貼士
暈車患者除了使用藥物治療,還可以戴醫用口罩來防止車內的不良氣味,如汽油味、煙味和嘔吐物氣味等。
在飲食方面,應該選擇清淡易消化的軟食
為主,避免暴飲暴食和過多進食會導致腹脹、噁心等不良反應。乘車前可以充分排便以減輕負擔,並避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暈車症狀。
也可以閉目養神或選擇視野好的座位
,如中、前座位有助於大腦協調身體與眼睛感受的運動變化。並建議採取頭部適當固定、身體偏右側靠的坐姿,使胃十二指腸的消化蠕動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同,有利於消化和繼續推進食物內容物,減輕胃腸負擔並有效預防腹脹、噁心和嘔吐等不良反應。
此外,平日加強鍛鍊和提高自身免疫調節能力也是預防暈車的有效方法。
推薦閱讀
一個讓風扇秒變「降溫神器」的方法,你絕對想不到
拉肚子是「水土不服」?暑期旅遊,建議做好這2點
健康科普視頻推薦
《廣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講堂》——
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來源 | 人衛健康、《家庭醫生在身邊——健康生活常識》
文編 | 羅航
美編 | 羅航
校對 | 余宗蓉 李天德 陳勝杏
責編 | 余宗蓉
聲明 | 資料來源網絡,且僅用於科普公益宣傳,如侵刪。
健康證辦理諮詢:0771-5318251
門診藥房諮詢:0771-5318031
愛滋病自願諮詢:0771-5327110
愛滋病治療門診:0771-2518326
樣品檢測諮詢:0771-2518890
以上電話接聽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健康證體檢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00,辦證地點:桃源路80號(桃源門診)。
疫苗接種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接種地點:桃源路80號(桃源門診),金洲路18號(埌西門診)。
節假日疫苗接種值班時間:上午8:30-11:30,接種地點:桃源路80號(桃源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