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篤定前行的十大觀察(上)

中國經濟時報 發佈 2023-07-04T17:03:37.265489+00:00

李興虎 王保平 李凌子杭州,一個號稱「人間天堂」的城市,在2015年9月16日取得2022年第19屆亞運會舉辦權後,傾城籌備並經延期一年後,現已由「籌」轉「辦」進入衝刺階段了。這是繼北京、廣州後,第三個舉辦亞運會的中國城市。

李興虎 王保平 李凌子

杭州,一個號稱「人間天堂」的城市,在2015年9月16日取得2022年第19屆亞運會舉辦權後,傾城籌備並經延期一年後,現已由「籌」轉「辦」進入衝刺階段了。這是繼北京、廣州後,第三個舉辦亞運會的中國城市。杭州舉辦亞運會是展示其城市形象、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杭州全面提升的重要動作。動力在心,壓力在肩。

聰慧而堅定的杭州人精心謀劃,行穩致遠。

一切的絢爛,只有走得足夠近,才能感覺震撼。

我們通過深度的專業觀察,發現杭州正篤定前行,已經在亞運時刻的十個方面穩操勝券。

一、辦會戰略考量,成功辦賽與杭州發展的「嵌合」

亞運會是除奧運會之外的最高體育盛會,承辦亞運會也是對一國一城綜合實力的全面考驗。亞運會是體育比賽,但又遠高於體育比賽,其光其彩必將惠及眾多社會生活領域,其熱其能定會激發經濟活力,怪不得大型國際賽事都會衍生出一個特殊產業——體育經濟。發達國家的體育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較大比重,美國體育產業年利潤達千億美元以上,超過石油、汽車等行業。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日益強大,體育經濟也被譽為「朝陽產業」。

「辦一次賽、興一座城」已經成為杭州承辦者的上下共識。讓世界感受到杭州辦亞運拼經濟促發展的強勁力量!根據2000年浙江省體育產業的經驗數據,每增加1元體育產業總產值,可帶動浙江省國民經濟總產值增加2.71元。據浙江省統計局專家測算,源於亞運的投資對杭州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十分強勁,包括賽前籌辦投資(機場T4、杭州西站、繞城複線、濱盛隧道,地鐵1、3、4、5、6、7、8、9號線部分等)和賽後運營投資,亞運會將對杭州市GDP的拉動量約為4141億元,占同期GDP的7.6%;對財政收入的拉動量約為1033億元,占同期財政收入的8.2%;對就業人數的拉動量約為67萬人,占同期就業人數的2.4%。杭州亞運之花,並不是一枝獨秀,而將呈現全面開花之勢:以全民健身運動加速文明道德建設,以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以產業優化升級推動生態環境改善,以數位化應用武裝「數智杭州·宜居天堂」,以統籌協調實現區域共同發展。

辦賽是短暫的,影響是深遠的;比賽是唯一的,而影響是立體的。

亞運已經成為一種複合體和產業鏈,杭州亞運猶如鑲嵌在錢塘江兩岸未來發展耀眼光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杭州亞組委高屋建瓴,向陽而行,精準施策,志存高遠,上下一致地著眼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之計,著手於亞運籌辦承辦的細小環節。這便是杭州亞運制勝的信念所在,戰略考量,志在必得。

二、比賽場館籌備,杭州主導與周邊市縣的「整合」

亞運會場館的巨大需求量,任何一個城市的主城區都是難以獨立擔當的。基於56個比賽場館的宏大需求,作為一個善用大事件推動城市發展的大城市政府,杭州決策者決定走出一條亞運主場館「大小蓮花」並蒂開,中心與外圍場館「星星點點」而「多點共振」的路子,理性分析近40年亞運申辦城市軌跡,包括熱浪過後的「雞肋」之憂,深思熟慮,將亞運場館集群設置在奧體板塊,也是杭州「擁江發展」視野下的「點面一體」,發揮亞運項目對錢江新城、錢紅世紀城再次舞動人氣的重大引擎效應。這種引擎,前靠亞運契機和利好,促使城建配套加速落地,後靠杭州擁江發展,全時空「無縫對接」成為未來社區,將與G20留下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奧體博覽城等形成一體化的花團錦簇。同時,與主場館形成滿天繁星之勢,場館建設選擇「多條腿走路」(體育系統場館+社會場館+高校場館)的簡約之路,將目光聚焦在浙高校和社會場館嚴重不足而擁有強烈的持續消費需求,走出一條亞運布局、政府統籌、多方建館的「亞運使用+賽後移用」的多贏方案,從而形成56個競賽場館(新建12個、改造27個、續建9個、臨建8個)的方案。

雖然開動腦筋創新不易,構思艱難,但結果更令人刮目相看,成效非凡。

整合顯實力,整合顯效率。杭州人善於「螺螄殼做道場」的思路很好匹配了亞運行動。在核心區域內,促進了錢江新城二期、錢江世紀城的快速成熟,在外圍也帶動了錢塘新區、未來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之江新城以及大城北地區等重點區域開發建設,更外圍的則是星星點點的社會改造場館,謀篇布局了多個衛星城一同起舞的「整合」大戲。

三、保障設施打造,多種力量與長遠使命的「耦合」

杭州亞運村由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國際區、公共區組成,占地1695畝、建築面積241萬平方米,共有108幢建築,將為3萬餘名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技術官員、媒體人員提供住宿、餐飲、醫療等保障服務。如何確保亞運村能夠持續釋放其功能?杭州做足了功課,從而形成了多種「耦合」關係,促成全社會共贏、全時段統算的多贏方案。杭州亞組委深度解讀北京亞運村街道、廣州亞運村的多年沉寂與漸進成熟的得與失,巧妙將其「耦合」在杭州城市開發建設的大規劃之中,並將其「耦合」在奧體中心與錢江世紀城邊的這片熱土上。2017年3月的一片田野、2018年2月的土地平整、2019年5月的火熱工地、2021年12月15日亞運村賽時功能驗收,而目前已陸續開門迎客為6月份進入測試賽進行最後的景觀氛圍營造。承擔開發建設的是綠城、萬科、華潤置地,建設採用政府與社會合作經營模式,按照「先謀城、後謀村」「整體規劃、統一設計、分段片實用開發」的思路,現在已完成亞運村開村迎客的所有配套功能,並提前實現了作為賽後商業經營和商品房銷售的銷售手續目標,運動會使用之後即將交房和商業運營。杭州亞運的這種「套餐」,其精妙之處就是賽事專用與賽後商用的完美融合。其成功操作步驟包括:其一,市場與政府聯動。國有資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參與亞運村的開發建設,既可以減少政府資金投入,又可以增加政府掌控力。其二,兼顧賽時使用與賽後利用,避免資源浪費。亞運村建設首先注重賽時功能布局,滿足賽時使用,同時兼顧賽後功能轉化和綜合利用,實現亞運村項目全生命周期落地。

「一二級開發聯動+房價與地價聯動」的開發模式。通過一二級聯動開發體現政府掌控力,並注重土地招商高准入門檻與綜合評標,綜合優勢互補。亞運村建築設計採用能最大限度地兼顧「亞運村」與「商品房」共同的公寓風格。

在許多國家承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的熱情持續走低之下,杭州亞運奉行節儉辦賽,精細籌劃,從隱藏在籌備者心頭的「生存焦慮」到浮現在無數人臉上的「幸福指數」,全憑智慧與思辯。

亞運村的成功經營彰顯了有為政府、有效市場與有能企業的完美「耦合」,怪不得多位專家驚嘆杭州亞運的建設決策英明務實,值得稱讚。

四、借勢共同富裕,聚力杭州與地市的「聚合」

杭州亞運辦得好不好,直接關係6450萬浙江兒女的聲譽。在面對挑戰、積極備戰亞運的日日夜夜,在科學籌劃、精準施策的方方面面,浙江省內11個地市都分工合作,全情投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國特有的體制優勢,更是浙江上下的共同心願。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終強調舉全省之力,強化全省域參與,向世界奉獻一屆中國特色、浙江亞洲風采、杭州韻味、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根據籌辦要求,以杭州為圓心,從浙南到浙北都在紮實推進杭州亞運籌備工作。全省各相關市區強化全省域參與,加強杭州和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等協辦城市的密切協作,凝聚起共襄盛舉的強大力量。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時代壯闊,更見砥柱中流。面對備戰亞運的系統工程,浙江各市加強統籌調度、服務保障,集合全省優勢資源、優勢力量全力以赴配合杭州。一是突出在「嚴」和「實」上下功夫,建立並優化工作機制,加強杭州和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等協辦城市的密切協作。二是突出在「特」和「品」上下功夫,堅持彰顯特色、樹立品牌,確保辦得精細、精準、精緻、精彩、經典。

一部亞運會舉辦史,就是一部浙江省依託杭州帶動眾多區縣不懈創造求索、共同創造集中力量辦大事、共同譜寫富裕新浙江的拓荒進取史。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杭州亞運著力打造一流賽事環境,營造全民參與氛圍,全面提升城市品質的全心作品,通過亞運相關項目串起眾多區縣聯動共舞,放大亞運效應,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從而展示杭州錨定「把杭州亞運會辦成共同富裕標誌性工程」的雄偉大略。

五、關注應急管理,確保賽事與風險管理的「融合」

亞運決策者與時俱進地時刻緊盯疫情發展態勢,四策並行:注重亞運防疫的頂層設計,探討各方聯動應急管理新機制;系統布局,構建人機結合應急的應急管理新機制;壓實責任,實施綜合基層全面推進應急管理領域機制,新技術要具體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構建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立體管理預防機制。根據全球、亞洲各國疫情動態變化,結合中國疫情呈現的疫情表現,在中國範圍內實施在重點地區先行啟動序貫加強免疫的形勢,及時總結年初北京冬奧疫情防控經驗,擬遵從「科學辦賽」「接種疫苗」「堅持閉環」「有效處置」「防控一體化」和「統籌兼備」的防疫策略。當然,杭州亞運從上到下,亞運風險識別是一個複雜系統工程,在疫情防控大環境下,亞運會主會場、分會場、配套體育場館及臨時設施都存在著多種風險,其中疫情風險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優化閉環防控管理體系,借鑑「接種新冠疫苗+三周隔離+多次核酸檢測」和「一賽事一方案、一場館一方案、一群體一方案」等較好的疫情閉環管理方法,形成環環相扣、無縫銜接的閉環管理體系。

每一滴水珠,都蘊藏著奔騰的力量;每一步流程,都匹配著風險管理的舉措;每一個節點,都意味著精耕細作的風險收益。

杭州亞組委將序時推進,進一步針對不同國家疫情防控分級管理,實行入境前遠端防控,幫助國外運動員熟悉、完成疫情防控流程,保證杭州亞運全程疫情防控的科學性、有效性,呈現和諧自信中國的新發展理念。

[李興虎系杭州亞運村建設有限公司,正高級會計師;王保平系華保鑫智管理諮詢(杭州)有限公司,管理學博士;李凌子系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