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繪本不會被快速翻完,擱在一邊| 童書新品2023年6月

新京報 發佈 2023-07-04T19:02:51.174043+00:00

《老房子》。每期會對圖書進行簡單分類,便於讀者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本期的分類為圖畫書、人物傳記、科普書和圖像小說。需要購買這些書的朋友可留意每本書的品牌方,去各大平台的品牌自營店購買正版圖書。《這裡》一本童詩繪本里藏了多少故事線?

《老房子》。

每期會對圖書進行簡單分類,便於讀者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本期的分類為圖畫書、人物傳記、科普書和圖像小說。需要購買這些書的朋友可留意每本書的品牌方,去各大平台的品牌自營店購買正版圖書。

《這裡》

一本童詩繪本里

藏了多少故事線?

[日] 最果夕日 著,[日] 及川賢治 繪 ,譯者: 高源,浪花朵朵出品,湖南美術出版社,2023年6月,適讀年齡:3+

小男孩坐在媽媽的膝頭,對於他來說,「這裡」是哪裡呢?這是一本由日本詩人最果夕日創作的童詩衍生出的繪本,繪者及川賢治是《小雄打翻了牛奶之後》的創作者,曾以「100%ORANGE」為筆名發表作品。

詩歌簡單童稚又富有變幻——「這裡,是媽媽的膝頭,也是街道的中央。是公園的附近,也是椅子的上面……是我心跳存在的中心,也是宇宙的正中心。這裡,是我的正中心。」

及川賢治的畫為詩歌增加了多重故事線。在跟隨詩句不斷切換視角的畫面中,及川賢治畫出了小男孩所處的小鎮正在發生的故事。一群孩子拿著藍色的氣球路過小男孩的窗前,那個藍色的氣球在公園裡飛走了,越飛越高。電視裡播放著火箭發射,接著翻下去,火箭就和氣球出現在同一個星球的表面。青山的腳下小鎮裡人們仍享受著晴天,遠遠的一片烏雲出現。而當大雨瓢潑後,那群拿著氣球出門玩耍的孩子也拿著濕漉漉的雨傘回家去。圖與文的結合、呼應、延展給這本繪本增加了許多樂趣。而隨著詩句不斷變得更高、更詩意的視角也讓讀者的閱讀充滿了樂趣。

《太陽起晚了》

困囿於小世界的生命

也願意為了喚醒太陽去冒險

[美] 菲利普·C.斯蒂德 著,[美] 埃琳·E.斯蒂德 繪,馬愛農 譯,洛克博克出品,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2023年4月,適讀年齡:3+

這是《阿莫的生病日》的作繪者菲利普·C.斯蒂德和埃琳·E.斯蒂德於2022年創作的新作,故事從太陽並沒有起來開始。騾子、奶牛和小馬憂心忡忡,去問貓頭鷹怎麼辦,貓頭鷹說,你們必須「穿過高高的玉米地,經過沉睡的巨人,一直走到世界的邊緣。」騾子、奶牛和小馬從來沒有離開過院子,他們叫上公雞一起,決定找到勇氣,去叫醒太陽……

這本繪本乍一看平靜細膩,但細細閱讀,能感受到不論孩子還是大人都會有的天真的執著。三隻動物出於對世界的擔心,鼓起勇氣去冒險,去」世界的邊緣「喚醒太陽」,而實際上,所謂世界的邊緣也不過是農場的盡頭。困囿於小世界的生命,卻關心太陽是否會照常升起,這是一種純真,也是一種勇氣。而在去冒險的途中,三隻動物不斷去想像他者在做什麼夢。這種對世界的無知與自發的擔當,對他者的好奇與詩意的提問,不正是兒童本身嗎?

故事最後以太陽升起,主人起床為結尾。沒人知道太陽到底是不是三隻動物喚醒的。朝陽金色的光照在農場,也照在三隻動物身上,他們在農場的籬笆邊,對他們來說,那裡就是此刻的「世界的邊緣」。

《雖然我的頭髮這麼亂》

吉竹伸介新作

你願意從前讀,還是從後讀呢?

[日] 吉竹伸介 著, 陳文娟 譯,愛心樹童書出品,新星出版社,2023年6月,適讀年齡:3+

這本繪本是吉竹伸介2022年的新作。吉竹伸介向來擅於展現生活中直戳人心的小事,這次他使用了生活中常用的句式「雖然……但是……」來創作。每個跨頁是一個人物的生活場景,有的是想要夠到電梯按鈕,但還沒長高的孩子;有的是失去了一隻眼睛,但漸漸明白什麼是美的老人;有的是上班會議毫無進展,但剝出了一顆光滑水煮蛋的年輕上班族。吉竹伸介好像能洞悉人心一樣,準確地表現出生活中各種年齡、身份的人心中細微且複雜的狀態。

雖說是以「雖然……但是……」的邏輯來創作這本書,中文的譯本中卻儘量沒有讓「但是」出現,只使用「雖然」這個詞來轉折。這樣的翻譯方式,其中藏有玄機。比如,「我一直在寫東西,雖然還沒給任何人看過。」「冰箱裡還有一盒我最愛的布丁,雖然到處都是壞消息。」都是一件令人開心的小事,轉折後,道出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這樣的邏輯也讓讀者讀過之後,心中悵然若失,又不至於沮喪透頂。

而這本書的玄機在於,當讀者從後向前閱讀的時候,一切仍然成立——「雖然還沒給任何人看過,我一直在寫東西。」「雖然到處都是壞消息,冰箱裡還有一盒我最愛的布丁。」——一下子,讀者從大無奈中,看到了小小而真實的快樂,而這種快樂,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人用憧憬或努力創造的。

從前往後讀和從後往前讀,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一種樂觀一些,一種悲觀一些。吉竹伸介沒有點明,但向讀者拋出這個問題——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不會畫畫的大象》

一個讓讀者追著懸念跑的故事

[日] 喜多村惠 著,柳漾 譯,魔法象童書館出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5月,適讀年齡:3+

這是日本幽默繪本作者喜多村惠的作品,他從一個大象想畫一幅能參加展覽的畫開始,講述了一個直到結尾才揭開懸念的故事。大象巴勃羅的創作遇到了瓶頸期,他來到大自然尋找靈感。他畫了藍天、草地和大樹,然後睡了一覺。在夢中,綿羊拿起畫筆,把草地畫得「更可口」,松鼠給大樹畫上了果實,小鳥把天空畫成更明亮的藍色……而大灰狼把畫畫得十分完美,獲得了大家的誇讚。大象睡醒了,他有了靈感。到這裡,喜多村惠設置了雙重懸念:夢中的狼畫了什麼?大象巴勃羅又畫了什麼?

大象巴勃羅的作品成了畫展上最耀眼的一幅,所有人都在祝賀他。而在繪本的最後一頁,讀者終於能看到大象巴勃羅的畫——狼畫了自己在畫所有小動物的畫面,而大象畫了狼在畫所有小動物的畫面。

在這個故事中,喜多村惠兩次妙用了空間的多重嵌套。第一次是大象巴勃羅的現實空間與他的夢境空間的嵌套;第二次是結尾中,大象巴勃羅的畫所展現的空間,與畫中畫所展現的空間的嵌套。幽默、驚喜與綿長的意味就蘊藏在這兩次空間嵌套中。

有趣的是,在封面上,大象巴勃羅對著畫布苦思冥想,而在他夢中出現的狼、小鳥、松鼠、綿羊都藏在他身邊。那個夢到底是夢還是現實呢?喜多村惠並沒有給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本繪本的提獻處,喜多村惠寫道:「獻給大衛·麥基」。大衛·麥基正是「花格子大象艾瑪」系列的創作者,麥基曾在採訪中提到,他的繪本創作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不僅僅發生在坐在畫板前的時刻,對他來說,繪本創作是一種生活方式。

《老房子》

想像他人的生活,守護逝去的時光

[澳] 蘇菲·布萊科爾 著,張弘 譯,中信·紅披風出品,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4月,適讀年齡:3+

這是《你好燈塔》作者蘇菲·布萊科爾2022年的新作。守護,是蘇菲創作的一個重要的母題,不論在《你好燈塔》還是《老房子》中都是如此。在《老房子》中,蘇菲用敘事長詩的語言,講述了農場中的老房子裡一家14口人的生活。12個孩子和父母一起,料理奶牛、蘋果樹、田地,用削好的蘋果做印章在牆紙上印各色的花朵,彈奏風琴,縫貝殼做的紐扣,並嚮往從未去過的海邊。當孩子都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老房子空下來,漸漸破敗,成了動物的居所……時光的流逝下,物非人非,繪本創作者蘇菲走進了老房子,用畫筆守護這裡的往日時光。

在這本繪本中,蘇菲依舊採用了她喜愛的構圖方式,用建築物剖面來展現全部空間與其中的生活痕跡,讓讀者在翻頁中不斷將某個房間的分鏡與整體剖面圖對照。閱讀這本繪本的時間可以很長,去看每個孩子在做的事,看每個角落的細節,從這個房間走去那個房間。讀完後,讀者會熟悉這個房子的一切,就像熟悉自己的家一樣。

《老房子》並非是蘇菲自己的童年記憶。她和丈夫買了米爾克伍德農場,發現了這棟老房子。蘇菲被破敗的房子中留下的生活痕跡深深吸引,而房子中最後的日曆正是停留在蘇菲出生的那年那月。她收集房子中的舊物,探尋房主人的故事,創作出這本韻味深遠的繪本。

《兩兄弟,四隻手:藝術家賈科梅蒂兄弟的故事》

藝術大師創作的背後

動人的兄弟情誼

[美] 簡·格林伯格 [美] 桑德拉·喬丹 著,[美] 哈德利·胡珀 繪,常妮妮 譯,奇想國童書出品,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23年6月,適讀年齡:6+

這是一本關於瑞士存在主義雕塑大師阿爾貝托·賈科梅蒂的傳記繪本。與其他只講述傳主一生的傳記繪本不同,這本繪本從阿爾貝托·賈科梅蒂與他的弟弟迭戈·賈科梅蒂相互扶持的關係入手,講述了雕塑大師的一生。阿爾貝托在創作出他舉世聞名的高大、細長、骨瘦如柴又孤獨的雕塑之前,經歷了藝術上漫長的探索,以及戰爭的侵擾,而他的弟弟迭戈總會在他身邊協助、支持他。1947年,阿爾貝托開始創作骨瘦如柴、高大的雕像,仿佛是戰爭廢墟中的倖存者。

迭戈有自己的藝術天賦,卻心甘情願做哥哥的助手。他為雕塑做底座、製作銅鏽。他在自己的工作室悄悄製作帶著動物形象的手工家具。哪怕阿爾貝托說做自己的助手浪費了迭戈的藝術天賦,迭戈也把哥哥的藝術放在第一位,直到死亡讓他們分離。

在書後的時間軸中,讀者可以看到,在阿爾貝托去世後,迭戈投入到自己的創作,也獲得了成就,他為夏加爾博物館設計固定裝置,還設計了畢卡索博物館。

《原來古代人是這樣打仗的》

從兵器了解古代戰爭史

副標題: 古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艾洋 編繪,世紀文景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適讀年齡:7+

這是一本原創科普書,從兵器切入,講述古代戰爭史,介紹世界軍事文明。書中包含鮮為人知的軍事考古,涉及社會、生活等眾多領域,讓讀者在詳細的歷史細節中了解古代文明。本書聚焦古埃及、蘇美爾、阿卡德、古巴比倫、西臺、亞述,橫跨3000餘年的古文明。歷史知識準確,由中國軍事科學院博導、兵器史專家鍾少異審訂。

解答孩子關於歷史的疑惑:為什麼古埃及人「魔改」後的戰車能夠迅速趕走入侵近200年的喜克索斯人?澤被後世的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是在怎樣的情勢下制定出來的?西臺人最早發明了冶鐵技術,但為什麼沒有大量配發給軍隊鐵質兵器?人類歷史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會戰之一卡迭石戰役是如何爆發的?為什麼亞述帝國的軍隊被稱為前工業時代最可怕的戰爭機器?

《玻璃之後》

大師的人生與創作

[智利]安東尼婭·巴尼亞多斯 著,杜格琳 譯,千尋Neverend出品,晨光出版社 ,2023年4月,適讀年齡:10+

本書是智利藝術家、漫畫家安東尼婭·巴尼亞多斯的圖像小說,源自她在英國留學的經歷。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獲得了前往愛丁堡學習藝術的機會,她獨自來到異國他鄉,孤獨地嘗試融入,希望自己能創作出驚艷的畢業設計作品。為了實現目標,她將一隻稀有的美西螈查理養在了水族箱藝術裝置中。這一行為被有的人欣賞,卻被大多數人反對——動物弱小的生命是否應當被放入藝術作品中?女孩一邊嘗試保護美西螈查理,一邊質疑自己的決定,她與查理之間的連結也越來越深……在成長中,自我懷疑、孤獨、創造的意願都是真摯的體驗。

編輯/王銘博

校對/柳寶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