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廬位於坂東鎮溪峰村,距離福州城區約67公里,1小時車程。岐廬,又稱品亨寨,由里人清道光乙未科進士張鳴歧出資,其子品亨興建於同治年間(1862—1874),所以有這樣的名字。另有一說,動工於清咸豐三年(1853),完工咸豐八年(1858)。張鳴岐曾任江西、武寧、德安、豐城、建昌、九江等知縣、知府。張鳴岐與林則徐、沈葆禎是結拜兄弟。稱岐為二兄,林則徐曾贈聯一幅「朗月照人如鏡臨水,時雨潤物自葉流根」。
岐廬坐東朝西,二層半土木石混構建築,外牆基座由無數不規則石塊壘砌,高5.5米,寬3.6米,向上略為收緊,外觀上宛如一座軍事堡壘。南北寬59米,東西深75.4米,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4448.6平方米。
岐廬與宏琳厝距離很近都屬於坂東鎮
岐廬的寨門
進入大門後,另有一道門。
一個很大的天井
正屋的大堂,進士牌匾指的就是進士張鳴歧。
無人機記錄下的俯視圖,許多是拼接而成的全景圖。
岐廬位於圖片下方,建築前方朝上。
建築前方朝下
這是位於岐廬邊上的另一座圍屋建築,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已經被農村自建新式建築所包圍
拼接了一張超過360度的全景圖,左右兩邊的景觀已經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