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的企業網盤更具優勢?答案讓人沉默

雲盒子科技 發佈 2023-07-08T06:46:48.532062+00:00

大廠企業網盤更具優勢?我們了解到的大廠,擁有技術、資源、資金等優勢,他們比獨立的企業網盤廠商更容易獲得「入場券」,但要說產品和服務更具優勢,那並沒有。首先,我們來了解大廠企業網盤的入場契機。網盤資深使用者,應該不會忘記2016-2017的個人網盤倒閉大潮。

大廠企業網盤更具優勢?我們了解到的大廠,擁有技術、資源、資金等優勢,他們比獨立的企業網盤廠商更容易獲得「入場券」,但要說產品和服務更具優勢,那並沒有。

首先,我們來了解大廠企業網盤的入場契機。

網盤資深使用者,應該不會忘記2016-2017的個人網盤倒閉大潮。那段時間,新浪微盤、騰訊微雲、金山快盤、、360雲盤等相繼停止服務,接著推出企業級網盤產品,在這其中,聲浪最高的,莫過於360雲盤的轉型。

360雲盤在2016年10月20日宣布轉型。

360雲盤進場時,為了與百度網盤爭奪市場,活動力度非常大,贈送的免費空間高達36T,但這也為後面的撤場埋下巨大的隱患。一方面,通知不到位,很多用戶並沒有及時收到通知,錯過了數據轉移時間,資料就這樣沒了,另一方面,下載速度慢,很多用戶幾十T的資料,幾十G的下載速度,甚至下載失敗,也就說有下不全的可能。

「之後轉型企業雲服務」,對於轉型360預謀很久。

早在14年,360的一隻腳就已經踏入企業雲盤市場了。2014年8月,360與書生公司合作推出「360書生企業雲盤」,由書生公司負責產品研發和運維,360公司作為渠道和代理和市場拓展。

可惜一兩年後這款產品就沒聲了,在這之後,360還是轉回個人賽道,名稱變更為「360安全雲盤」。鑑於前車之鑑,此時的360完全雲盤已經不再提供免費版。

雖然還是不放棄企業級市場,但還是走了老路,也就是直接物色一隻看起來成熟的企業網盤團隊。2020年4月,360宣布全資收購企業文件管理與協作SaaS服務商億方雲。

如今3年過去了,從產品動態上看,億方雲免費版從20G降到10G,從堅持只做SaaS服務,到如今也不得不重新屈服於市場,提供本地化部署了。

接下來說說阿里。

網盤產品重點押在個人賽道,一直都沒有變,目前旗下有兩款個人網盤產品:阿里雲盤、夸克網盤。

一款企業網盤產品:阿里雲企業網盤。

即便你從沒使用或聽說過這些網盤,但是光從網站設計上,你就能了解阿里對於C端和B端產品團隊的重視程度。

而大眾熟知的百度,百度網盤在個人網盤倒閉風波中屹然挺立,一直處於市場壟斷地位,但百度企業網盤,已經真正意義上的「死」過一次了。百度企業網盤用戶應該都早已收到了下線通知,數據保留到今年年底。

百度企業網盤官網,同樣也提示「下線通知」,通知中表明升級為百度網盤企業版,也就是說由百度網盤來接手企業網盤這項業務。

注意,接手的只是業務,數據不互通,也不提供數據遷移服務,你需要重新開通帳號、下載數據,再重新上傳。

兩個產品團隊本是同根生,但如果足夠重視這塊市場,提供優質的服務,就不會沒有數據自動遷移服務,也不提供在線或電話等即時諮詢方式。

因此不管是入場契機,還是後續的發展,大廠企業網盤似乎並那麼順利。那下面我們就總結2點原因,關於大廠企業網盤為什麼沒能做起來。

一是沒有打造企業網盤產品的心態。

從前文的闡述中,相信你已經能明顯感覺到,企業網盤市場並不能吊起大廠的胃口。對於企業級軟體產品,他們更傾向於做一個包羅萬象的平台。

就比如阿里,你想用企業網盤,那麼可以去使用釘釘,然後將釘盤作為企業網盤來使用,或是在阿里雲市場上訂閱阿里雲企業網盤服務。同樣騰訊也是一模一樣的路子,你可以使用企業微信的微盤,或者在騰訊雲市場訂閱騰訊雲企業網盤服務。

打造企業網盤產品的心態,不管深入度和精力投入都沒有辦法和獨立企業網盤廠商去比,像雲盒子企業網盤廠商,公司80%的資源都投入在企業網盤,可謂全員傾心全力去打造的產品,而大廠企業網盤,也只是一個團隊的投入。一個是把企業網盤「放大」,作為獨立的平台提供服務,一個把企業網盤產品「縮小」,成為平台的功能模塊之一。因此不管是產品細節或是功能的豐富度上,都可以明顯對比出優劣。

第二個是企業網盤市場具有隱形壁壘

越深入企業網盤市場,就越能發現不管是產品設計還是項目跟進都是「養成系」,需要時間、需要經驗、需要耐心、需要沉澱。

就從企業網盤方案的角度,針對政府、醫院、製造業等網絡下的數據交換;針對商密、設計圖紙的數據防泄密方案;針對業務系統的集成與交互;針對跨地域分布式數據加速存取方案、針對信創布局的數據遷移方案……這些方案不是一蹴而就,說現在砸入多少研發成本就能做好,需要深入了解業務場景、行業的合規性要求,甚至客戶的喜好要求。像雲盒子企業網盤,在這個領域持續深入十幾年、不斷解決問題、不斷基於用戶需求進行疊代優化,一步一步構建強有力的競爭壁壘。

接著從項目周期去談,企業網盤項目周期很長,最快至少也要一個星期,而像政府客戶2年出單正常,有些公司一直基於業務需求不斷升級改造,項目一期又一期,一年又一年。在這種緩慢的、陪伴式的項目跟進,周期的不確定性,無限拉長甚至跟了一兩年中間有截胡可能性的情況下,肯定會讓大廠股東、管理層的陷入指標壓力,這不是招人就能解決的問題。從產品的發展空間、衡量投入產出比,單獨去做一款企業網盤產品並不是一項好生意。

所以,大廠企業網盤並不一定更具優勢。企業網盤看起來是獨立的應用,實際上作為企業文件資產中心,往後看有無限可能。目前雲盒子企業網盤除了不斷完善核心模塊,也提供標準的API接口技術方案和成熟的商業合作模式,強強聯合,開放共建,更進一步構建堅不可摧的競爭壁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