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志·戰略版》(簡稱三戰),大家的印象都是「男人的浪漫」,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兄弟情義,好像都是男性的專屬情懷。
但這麼說可就太小瞧女玩家了。三戰中的女玩家可一點都不少,她們有些披著男號pk四方,有的憑著勢力一步步當上了盟主,有的組建了自己的姐妹團,有的甚至把生活中的閨蜜親友一起帶入三戰的坑裡……
最近新劇本《天師舉義》也憑著「同袍系統」玩法,炸出來了一批潛水的女玩家。跟以往劇本相比,新劇本能讓一個同盟下的幾個戰友結成「同袍」,通過各種機制守望相助,共同進退。對於熱愛社交的女性玩家來說,新玩法無疑是一個福音。下面就讓她們來分享一下自己在三戰中的故事:
一起玩遊戲的舍友(圖源自網絡)
「桃園三兄弟,原來是三姐妹」
李虹,歷史專業研究生:
本科爭取保研的時候,正好是前兩年疫情期間,事忒多,我們系僧多粥少,競爭激烈,難免影響到一些同學間的關係,也有些虛虛實實的破事兒。從小喜歡三國情義,在乎身邊人的我一度有點受傷。這時候我恰巧遇上了三戰,神差鬼使就玩上了。
當時,三戰很安慰到我。因為玩家們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特別真實。什麼事兒都攤在面上說。同盟里,大多數小夥伴都很容易達成相對統一的意見,需要什麼也會互相幫助,跟疫情時的鄰里自發互助一樣,就很溫暖。我後來一想,這遊戲的同盟邏輯,不就是幫玩家建立起社群,依賴社群開展互動嗎?這就避免了生活中單兵作戰,反而讓大家在激烈競爭的社會裡,重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互動。
我一開始上遊戲時,那時防備心比較重嘛,就披著男號玩。後來盟里遇到個要好的「兄弟」,讓我主動告訴了大家我的性別。
這位「仁兄」姓王,人在國外留學,經常我這邊半夜,「他」主動拉著其他在線的玩家來幫我守城,我感動之餘,白天下課間隙,也經常上來看盟里誰需要幫,也幫過「他」幾次。大家就互相「李哥」「王哥」地叫來叫去。
後來,有一天大家微信群閒聊,「王哥」突然說大半年玩下來,很珍惜和大家的情分,打算趁著回國見見大家,所以來坦白自己其實是個女生。我當場隔著屏幕笑出聲。於是,我也當場坦白自己性別,更沒想到還炸出同盟里還有一位「楊哥」也是女生。
這下熱鬧了,桃園三兄弟原來是三姐妹。更絕的是,我們群里還有一位比較晚來,曾經叛逃去別的盟,後來又道歉了回來的「女號」,竟是個男生。一場大笑之餘,我們四個又搞了個小群,群名就叫「安能辨我是雄雌」。
「王哥」回國時,盟里不少人一起聚,大家當場還是各自笑得不行。再後來趁著假期,雄雌群四位又一起耍了幾次,可能因為相似的遊戲黑歷史,生活中也成了更親密的小夥伴,群里一個妹子和男生還成了一對!
三戰在我最低沉的時候,給我送來了一群有趣又真誠的朋友,這是我最感謝三戰的地方。最近知道在新劇本里,可以五個人組成「同袍」,不僅可以互相屯田,還可以互相支援、共同進退,那我們雌雄群四個肯定要一起組隊的,到時候再拉一個身邊一直感興趣的姐妹進來就好。
《三國志·戰略版》新劇本《天師舉義》,能讓幾名戰友結成「同袍」
「拉著同寢舍友,一起征戰三國」
小鷺,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
說來也巧,本科時我們寢,五個學計算機的妹子裡倒有三個三國迷。我們那時都迷一個叫「火鳳燎原」的三國漫改。一般男生可能不太理解我們這些磕cp女生的快樂,但沒關係,大家都是三國迷,就好溝通。
而且天津的學生嘛,喜歡相聲是標配。我們幾個還都愛聽郭德綱,於是毫不意外,老郭講三國第一季時,我們就相繼被帶入他代言的三戰的坑裡,成了三戰迷。
其實,我男票和我室友甲是我們幾個當中頭一波入坑的。所以等我入坑時,嗯,初期享受到的被帶妹的快樂×2,當然,後面再來的幾位就是被我們仨一起帶了……
早期我們都默認遊戲中妹子少,為了不無意中秀恩愛亮瞎單身們的眼睛,我們三個妹子,在遊戲中很「低調」地都披了男號(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是我們這種披男號的妹子)。
幾個月後我們很快就各有分工。我成了個盟,幾個人都進來,我成了發號司令想策略最多的一個,我男票主要負責和別的盟搞外交,室友甲負責協調盟里的各種事兒。其實,頭半年我們都主要負責一起挨揍,真的感謝大家沒嫌棄我。在這過程,我們各自特長得到了不同得鍛鍊,也成了特別鐵的關係,可能這就是大家說的「一起抗過槍」的感覺。
再後來,大家畢業了,在三戰里練習到的管理能力對我求職面試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三個女生各奔天涯,分別去了北京、上海、杭州。網際網路996嘛,入職後哪來那麼多時間像上學一樣玩遊戲,大家時間要湊一起就更難了。我把同盟盟主也轉了出去,幾個小夥伴三戰也玩得越來越少。
但是,我們五個當初為三戰開的微信小群,仍在我置頂里,雖然人數變成了6個,聊天內容主要變成了各種職業生活吐槽,但也還是我微信里最活躍的群。
這次三戰新推了同袍系統,我去先鋒服圍觀了下,這不妥妥地為我們五個老三戰玩家開的懷舊福利麼。我們約好,無論如何也要回來體驗一個賽季,為了我們的大學歲月,為了我們共同成長的經歷。
一起玩遊戲的朋友(圖源自網絡)
「在三戰中體驗girls help girls」
柳蔭,傳統行業銷售:
我在三戰收穫客戶這種事兒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來自己用了個花名叫柳蔭。過程說起來也很簡單,同一個盟的戰友,曾經其他盟的「敵人」,先是成了我的線上好友,後來又成了線下好友,再後來其中一些發現大家可以業務銜接,有過去相處的信任打底,合作起來特別愉快。
如果非要總結,我會感謝三戰無形中給玩家創造了一個見性情見合作能力的平台。這種提法我和很多三戰玩家感觸都很深。在三戰遇到的一些女玩家,還讓我實打實地體會到了「girls help girls」的同盟關係。
我因為帶過銷售團隊,性格又愛攬事兒,漸漸就被大家推到盟的管理層,成了協助盟主的角兒。我的基礎原則很簡單,選衝勁大+契約精神重+細心的人一起搞事兒,而且打完戰定個發言順序規則,大家暢所欲言提意見。從盟主開始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對事不對人,總結經驗,協調玩家時間,禁止謾罵吵架。
我知道三戰後來有陣子讓一些老玩家體驗不好,就是盟大了,一旦管理不過來,很容易崩,就會打擊到認真玩的玩家。但同盟管理這種事兒,又非常看局部氛圍,我希望三戰以後能出更多引導同盟建設的經驗分享,也出更多便於管理的整體設計。
這次新推出的同袍系統,可能就一方面便於熟悉的玩家組成小團體,也便於幫助更多的盟主從整體上去管理整個盟。伍長制度,本來就是中國古代非常好的準軍事管理制度。我們商業項目,也經常用小組制來協同整個項目進程。我個人很期待這次改版能更多改進老玩家的遊戲體驗,讓更多玩家從這個遊戲中收穫到更多。
另外,大家可能有個刻板印象,總覺得管理崗啊、軍事類啊都更適合男性,其實還真不一定。女性在這些方面也有很多優勢。三戰女玩家雖讓表面上看起來不多,但很有一些都是非常善於協同配合,又不衝動意氣用事的。把一個戰鬥小組交給一個成熟的玩家,無論性別,我都特別放心。
我遇到的一些遊戲裡處下來很愉快的女玩家,後來發現在線下生活中也都很靠譜,遊戲裡結成的這種守望相助,就直接轉化成了線下的 girls help girls 的基礎。
不難看出,三戰中不少女玩家披著男號的皮,實際的女玩家數量應該表面看上去更多。而不同類型、重情重義的老玩家,尤其女玩家們,都偏好在遊戲中與親近的小夥伴一起組團征戰,也大多期待三戰的同盟系統更便於組織管理。
正好,三戰新賽季推出的新玩法「同袍」系統,既滿足了玩家們與親友團抱團取暖,又為大同盟提供了更便於管理的「基層單位」。也難怪這種玩法受到重情重義的女玩家們的青睞,紛紛希望組成自己的小團隊,踏上新賽季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