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博物館是免費的,卻約不上,就是約不上,最後不得不加價找商家代約,或者直接報一個半日游的旅行團。這恐怕是很多人參觀熱門博物館的真實體驗。
暑期臨近,一些熱門博物館預約難度直線上升。記者反覆刷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預約平台,但一直搶不上票,一些第三方平台卻赫然有代搶、代約服務:代搶國博門票票價基本在45元到80元之間,到了周末代搶票價普遍上漲,價格區間上漲到80元到109元。不僅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都有這種有償的代約服務。
官方渠道預約不上,只能花大價錢讓商家代約,乃至花更高的價錢購買旅遊團的服務,才能進博物館,這顯然有悖於國家要求免費開放博物館的初衷,民間抱怨聲很大,也應該理順目前博物館的票務機制。
2008年,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普通人有了免費進入文物殿堂,與文化對話的機會。2021年,全國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5605家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占比超90%。公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加,研學游、沉浸式體驗游等業態持續火熱,讓一些博物館成為當地事實上的頂流景點,供需失衡導致博物館一票難求、 預約秒光。
大家願意進博物館,說明傳統文化有著非常的凝聚力、向心力,作為寶藏看守者的博物館該提供更好的票務服務。
首先,要處理好散客預約和旅遊團團體票的關係。目前很多散客自己搶不到預約,不得不花大價錢報名旅遊團參觀。從免費的預約到費用不低的報團參觀,這當中有很大套利空間,甚至成為一些旅遊社的奶酪,也涉及博物館自身的利益——很多團體票是包括博物館的有償項目消費的。
那麼,旅遊團的團體票要不要留?留多少?不能僅由博物館從經營目的來考量,還需要向社會更多讓利,特別是面對暑期學生出遊的爆發性增長,更需要博物館拿出更多的參觀名額用於免費投放。
其次,面對公眾的暑期參觀高峰,還需要博物館深挖潛力,延伸服務,延長開放時間。比如,目前很多博物館是「到點逐客」的,5點閉館,4點禁入,甚至3點半就不讓進場了。那麼,一些熱門場館能不能在暑期、重要臨展期間提供夜遊服務,延長開放時間到晚上8點甚至9點?希望博物館深挖潛力,通過延伸開放時間平抑參觀的矛盾,讓「博物館奇妙夜」成為城市夜生活的精彩華章。
預約不上博物館,該有解決方案,而不是讓公眾花高價報團參觀。在細化預約時段、增加承載量、延長服務時間、緩解預約難方面,博物館應有更多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