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劉先生是廣東人,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北京工作,前段日子,因為父親住院回老家住了一段時間。
回到北京工作後,他發現自己身上總是莫名出現了乏力、食欲不振、腹瀉的症狀,開始以為是上班太累引起的,就沒在意。結果過了1個月,症狀沒有減輕,反而還持續發燒、畏寒。
劉先生這才去醫院做檢查,這一檢查把劉先生嚇壞了。醫生說他的左肝變成了一個大膿球,幾乎被掏空了!進一步檢查發現劉先生肝臟內布滿大量肝吸蟲的蟲卵,只能通過手術來切除左側的大部分肝臟。
可為什麼劉先生會感染肝吸蟲呢?原來劉先生家鄉那邊有吃魚生的習慣,他每次回家都會經常吃。醫生稱劉先生感染肝吸蟲多是吃魚生的這個習慣引起。因為肝吸蟲蟲卵最喜歡藏在淡水魚蝦里,如果吃了生魚片,人隨即也會感染。
一、感染肝吸蟲有多可怕?
據數據顯示,廣東全省肝吸蟲的感染率達16.13%,估計感染人數高達500多萬,約占全國的50%。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盛行吃魚生,人群的感染率高達74.5%。感染率那麼高,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
肝吸蟲是一種寄生蟲,也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的Ⅰ類致癌物,它主要會寄生於人肝膽管內。
早期感染肝吸蟲一般不會有明顯症狀,肝吸蟲進入體內後,成蟲會在膽管內活動,導致膽道黏膜、上皮受到破壞。蟲體的分泌物、代謝產物等會排泄在膽道內,這些排泄物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容易誘發膽結石、膽囊炎、黃疸等,嚴重的甚至會誘發膽管癌。
長期感染還會讓肝細胞出現萎縮變性、門脈區周圍的纖維組織也會異常增生,發展到後期甚至會誘發肝硬化、肝癌。
二、5種食物暗藏大量寄生蟲,千萬要少吃
1、福壽螺:廣州管圓線蟲
福壽螺是一種入侵生物,其體內很容易寄生廣州管圓線蟲。一隻福壽螺就可能寄生6000多條廣州管圓線幼蟲,人在食用未熟透的福壽螺後,容易被感染。一旦發生感染,會讓人出現劇烈頭痛、噁心、發熱以及昏迷等症狀,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生活中一般建議不要吃福壽螺,非要吃的話一定要徹底煮熟,半生不熟的切不可食用。
2、荸薺、菱角:布氏薑片蟲
豬等哺乳動物是布氏薑片吸蟲的最終宿主,它的蟲卵會通過豬的糞便排出,如果糞便是排出去水源地,蟲卵會在水中發育成毛蚴;毛蚴會在中間宿主螺類體內發育成尾蚴,尾蚴出了螺體,就會附著在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上,比如荸薺、菱角、蓮藕、茭白等。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生吃荸薺、菱角,就可能會讓囊蚴進入體內,幼蟲的囊壁被胃液消化後會寄生在小腸內,經過1-3個月的時間會發展成成蟲,引發薑片蟲病。
發病後會出現腹痛、腹瀉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狀,發展到後期可能會讓身體出現嚴重腹水、營養不良等,甚至會導致死亡。
布式薑片蟲是不耐高溫的,高溫煮一分鐘就會死,所以建議大家吃這類型食物最好先煮一煮。
3、黃鱔:顎口線蟲
黃鱔身上的寄生蟲數量可達到15種之多,顎口線蟲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顎口線蟲在進入體內後會四處亂竄,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的異常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臟器穿孔、出血等。
4、醉蝦醉蟹:肺吸蟲
淡水蝦蟹內很可能會有肺吸蟲,人在食用生的醉蝦醉蟹時,很可能會被感染。感染後會引起身體出現咳嗽、咳血、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寄生蟲轉移至大腦,還會引起癲癇、癱瘓等發生。
5、生豬肉:豬帶絛蟲
豬肉內最為常見的寄生蟲為豬帶絛蟲。烹飪時沒有完全煮熟或者生吃豬肉,如果剛好豬肉里恰巧有豬帶絛蟲,人在食用後可能會被感染。感染初期身體一般不會有明顯症狀,隨著病程發展會有腹瀉、頭暈、消瘦等一系列的症狀。寄生在腦部,可引起癲癇。
三、做好4點,遠離寄生蟲感染
寄生蟲感染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想要預防感染,做好這幾件事很重要。
- 食物要煮熟
大部分寄生蟲都不耐高溫,在高溫徹底煮熟後可被殺死,日常在烹飪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時間長點,保證食物充分煮熟。
- 生熟要分開
生熟的食物要注意分開用各自的砧板和刀具,避免生食上的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感染熟食,生熟食的餐具等也要注意分開。
- 不要喝生水
沒有完全沸開的水內可能會有大量的寄生蟲和病菌,特別是野外池塘、河裡的水,一定要避免飲用。
- 購買生鮮選擇正規渠道
日常購買食物要去正規的商場或超市,這些場所相對來說比較正規,對於生鮮食品的檢驗也更加嚴格,出現問題食品的機率相對低一些。
寄生蟲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很多就藏在我們的食物當中。日常生活中預防寄生蟲感染還是要做到儘量少吃或者不吃生的食物,同時做好個人衛生工作,從而減少寄生蟲感染風險。
參考資料:
[1]《這種東西千萬別吃!食用或有致命風險》.成都發布.2022-05-02
[2]《寄生蟲多達 6000 條!見到請立即清除!!!》.科普中國.2022-08-17
[3]《你愛吃的 7 種食物里可能有寄生蟲,一張圖教你避開它們》.騰訊醫典.2022-01-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