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是國家歷史文化古城,曾經由東川統管,是經商雲聚的「天南銅都、錢王之鄉」,那是曾經,新中國成立後,會澤沒有了當年的風光,淪為了國家級貧困山區。
自古以來,一個地方要翻身,靠的還是讀書,脫貧攻堅,最好的出路在教育。會澤脫貧攻堅中,會澤因為教育改變了貧窮面貌。
會澤教育二十年前,曲靖市提起會澤,就是典型,全市倒數第一,一定在會澤。
很多有條件的家庭都把學生送到宣威,相鄰縣讀,我記得村裡有一戶人家以前的地主,條件非常好 就把孩子送到宣威五中讀。
我當時也非常羨慕,可惜家庭條件有限,能讀書,說學就是福氣了,只敢想想。
從會澤的統計表中,可以看出,會澤從2013年起,參考人數,上線人數逐年上升。
會澤教育成了會澤家喻戶曉的事,讀書也成為村裡的重點,一個家庭的重大事件。
然而奇蹟的背後,我們不能忘記那些人的辛苦付出。
1、老師的辛苦付出,學生的辛苦付出,在會澤老師苦,學生苦,老師的作息時間和學生一樣。
沒有辛勤付出的老師,就沒有會澤教育的奇蹟。
2.會澤企業家張加茚和張加旺兩兄弟,他們投資建設茚旺高中,為會澤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會澤教育局原局長陳加明,陳局長對會澤教育的發展,脫胎換骨付出了心血,也付出了感情。
4、會澤茚旺高中第一任校長李興富,李校長在茚旺高中六年多,讓茚旺高中創造了高考奇蹟。
5、支持會澤教育事業發展的人士,因為他們的支持會澤教育的發展取得了成功。
會澤教育如今形成了會澤茚旺高中,會澤東陸高中,會澤一中,會澤文淵中學,會澤致遠中學,會澤大成中學,會澤實驗高中7所高中並駕齊驅的發展局面。
希望會澤教育再好一些,希望大山的孩子希望一些,希望能堅守初心的會澤教育工作者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