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文化
古人何以過冬閒?風雅別致、意趣盎然
這個寒冷的冬日,開著空調或暖氣,刷著手機看著世界盃,是很多人的日常。古人在寒冬時節都做些什麼來打發時間?
楚國的家具幾乎都以紅色為主,這有什麼講究嗎?
而這裡又以楚國漆器最為著名,楚國漆器也創造了中國漆器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楚國的漆器,無論是色彩,還是造型,在當時的中國都是首屈一指的。
從北魏平城墓室中的壁畫,看民族文化大融合
引言:北魏壁畫藝術一直以來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繪畫的創作發展,直至今日也久盛不衰。漢代的墓葬壁畫開啟了我國壁畫藝術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鼎盛時期,該時期墓葬壁畫題材多樣,內容豐富。
古人入川必經之路「劍閣道」,怎麼走到明代不走了
戰國時期,古蜀道開始出現,劍閣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成為後世數千年來陝西地區入川必經道路之一。然而明代時,由陝入川的官道卻不再經過劍閣,而是向東繞行保寧府去往成都,驛站也隨之大幅增加。
讀梵谷,最大的意義是解放自己
藝術是無盡的,正如「詩無達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而有趣的靈魂是無法複製的。讀梵谷,最大的意義是解放自己,在他畫出的向日葵的金色光芒中,我們都要想一想:如果遇上他那樣的困厄,我們將如何開闢人生?
王希孟:一生只畫了一幅畫,卻火一千年
公元1113年,藝術家皇帝宋徽宗親自接見了一位十七歲的少年,少年劍眉,星目,炯炯的眸子裡閃爍著青春的光輝和色彩。望著少年,宋徽宗回憶起年少的光陰,那是多年前的一個春日,他獨自在庭院中欣賞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感嘆生命的勃發和韌勁。他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南宋和北宋存在差異化,百姓審美有何不同?
社會環境影響兩宋繪畫藝術傳播受眾的審美品位,同時,兩宋生活方式的改變提升了藝術受眾的「期待視野」。從經濟角度而言,商業的發展孕育了宋代藝術傳播受眾審美「雅俗」觀念。
古人的山嶽情結:多少地名來自「三山五嶽」?
在中國境內的三級階梯上,山地、丘陵的面積更是高達663.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69.1%。屹立於平原、河谷、高原之上的高大山嶽、低矮丘陵,自然也構成了華夏先民認知自身所處地域的巨大而鮮明的地標。
中軸線前世今生:北京何以成為北京
追溯北京中軸線何以產生,又如何變遷,其實也是為「北京何以成為北京」這個問題尋找答案。從南端的永定門、正陽門,穿過古都北京的外城、內城、皇城、宮城,再向北至鐘鼓樓,就是全長約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
長得這麼現代,不會是穿越過去的吧?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穿越劇鼻祖《尋秦記》裡,西安兵馬俑坑的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了一件看起來很高科技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