驊駿張老師
袁樹雄老師的《早安隆回》,合了梅西的節律,撥動了高考生的心弦
「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春節里,誰都會哼兩句《早安隆回》,一夜間火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我以前不明白「隆回」是個什麼意思?想不到6歲的外孫孫告訴我:「姥爺,這你都不知道?隆回是個地名!
王樹國和鄭強,兩人都是大學校長,講話都幽默有深度,都招人喜愛
說起校長,簡直太多了,說起網紅校長,人們只能想到兩個人,一個是西安交通大學的王樹國,另一個是太原理工大學的鄭強。我喜歡聽老師的演講,更喜歡聽大學老師的演講,王樹國和鄭強的演講更是喜歡得不要不要的。
中考多省確定統一命題,河南尚未跟進,高考能否全國一張卷?
咱們常說,高考是「全國第一考」,中考是「全省第一考」,老百姓最關心的莫過於高考和中考了,高考還是教育教學的指揮棒,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參照物,而中考緊隨高考,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總結和升華。
河南考生撿漏吉大土木系,把寶押到轉專業上,吉林大學這回放開了
2022年河南省南陽市高考生王一撿到了一個大漏兒。王一成績平平,高考超水平發揮,理科成績考了個535分,河南省2022年一本分數線是509分,他只超一本線26分。不懂填報高考志願的人都知道,河南考生想考211鄭州大學,需要600分左右,如果想上985大學,需要630分以上。
不再增設新大學,河南錯失引進985機會,如今整合張仲景國醫大學
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前後,先後有黑龍江、山東、四川、河北、陝西、山西、廣東、甘肅、浙江、河南等省市官宣:今後原則上不再增設新的普通高等學校!
山東男孩在河南高考,560分錄取中南大學,這是撿漏了嗎?
高考錄取結束後,很多網友喜歡看撿漏的事兒,比如去年江西一女孩500多分被北京大學錄取,是撿漏兒;今年寧夏一男孩400多分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更是撿漏兒,反正低分生超期望錄取,就是占了便宜,撿了漏兒。
兩個男孩分數相同,一個西部211一個普通本科,畢業後怎麼樣?
河南鄭州有兩個男孩,一個叫邱偉,一個叫徐剛。當年高考時,兩個人的成績不相上下,半斤八兩。都是超一本線60多分。說實在的,在河南省這個分數只能上省屬一本院校,211大學危險得很。
我國高校3012所,在校生4430萬人,毛入學率57.8%,意味著什麼?
大學這個詞從何而來?有人說源自於拉丁文,意思是「教師和學者的社區」,還有人說來自上千年前的德國和英國。實際上我國2000多年前就有「大學」一詞,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其中有一篇就叫《大學》,大學這個詞應該源自於中國。如今中國的大學已經發展成蔚為大觀。
清華碩士月薪2萬嫌少,海歸嫌棄5000元去啃老,這是什麼邏輯?
清華大學有一個碩士研究生,在網絡上大吐其槽,一下子就上了熱搜。這是個清華研究生,他應聘到字節跳動公司工作,月工資是2萬元,他覺得自己是碩士,還是清華大學畢業的碩士,月薪2萬有點侮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