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消化科
一文匯總:慢性便秘的藥物選擇丨臨床必備
導讀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種(組)症狀,表現為排便困難和(或)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費時和需輔助排便。排便次數減少指每周排便少於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為6個月。
推薦要點一覽丨2021 日本共識建議:克羅恩病的治療升級和降級決策(上)
關於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治療有許多指南,大多都提倡採用靶向治療。《2021 日本共識建議:克羅恩病的治療升級和降級決策》主要針閱讀指南原文:https://guide.medlive.
臨床筆記:消化性潰瘍的病因有哪些?
消化性潰瘍是指在各種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發生炎性反應與壞死、脫落、形成潰瘍,潰瘍的黏膜壞死缺損穿透黏膜肌層,嚴重者可達固有肌層或更深。病變可發生於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也可發生於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梅克爾憩室內,其中以胃、十二指腸最常見。
ECCO 2023速遞丨烏帕替尼治療中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患者的內鏡和臨床結果
導讀2023年第18屆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European Crohn′ s and Colitis Organisation,ECCO)年會將於2023年3月1日至4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
一文總結:肝硬化的8大常見併發症及治療方法
導讀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進展至以肝臟慢性炎症、瀰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再生結節和肝內外血管增殖為特徵的病理階段,代償期無明顯症狀,失代償期以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減退為臨床特徵,可出現消化道出血、感染、門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本文綜述了肝硬化的8大常見併發症及治療方法。
諾如病毒感染進入高發期,如何治療與預防?一文讀懂!
近期,多地疾控部門發布提醒,諾如病毒感染進入高發期。諾如病毒,亦稱諾瓦克病毒,是可引起非細菌性急性和散發性胃腸炎的病原體。
66歲老人腹瀉、便血、發熱、腸道潰瘍不見好——到底是潰瘍性結腸炎還是感染性腸炎?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病例資料患者,男性,66歲,因「腹瀉4周,加重伴發熱、便血3周」入院。患者於2020年4月11日因混合痔於外院行「齒狀線上直腸黏膜套扎術」,術後腹瀉,10餘次/日,每次量少,為深褐色稀糊樣,無黏液膿血,無里急後重、便失禁或排便困難。
亞急性或慢性腸梗阻——如何避免誤診?
導讀急性腸梗阻的臨床特徵通常較為明顯,相比之下,亞急性和慢性腸梗阻的初始表現可能更輕微或非典型,患者最初可能不會感覺特別不適,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為非特異性腹痛或其他疾病。臨床醫生應儘量避免誤診,因為早期診斷亞急性腸梗阻可使患者獲得更好的結局。
16歲患者腹痛、低熱、回盲部病變——腸結核還是克羅恩病?困難抉擇
患者於2021年12月無誘因出現下腹部隱痛,排便排氣後緩解,伴午後低熱、盜汗,否認黏液膿血便、里急後重、咳嗽、咳痰、胸悶、胸痛等不適,外院曾予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1周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