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東文史
郭靖輕功舉世無雙,為何沒逃出襄陽?兒時看不懂,讀懂已是中年人
「快意恩仇」即是武俠小說的核心吸引力,現實世界體驗不到的刀光劍影,武俠小說里都能看到,讀者愛讀武俠故事,歸根結底追求的就是一個「爽」字,書中那些酣暢淋漓的打鬥讓人熱血沸騰,那些邪不勝正的劇情讓人大呼過癮,但凡事都有例外,至少金庸的故事留給讀者的就不全是「爽」而已。
難怪金庸跳過元初的故事不寫,你看天下第一是誰,那人殺死了楊過
閱讀金庸的故事可說是八零九零後最為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甚至可以說我們就是最後一批有「武俠夢」的人,即便如今武俠故事已不再流行,但每當電視上演著那些由金庸故事改編的電視劇時,我們總不免放下遙控器,跟著電視劇再回味一番劇情,即便那些劇情對於我們而言早已不再新鮮,卻總能提起我們的興趣。
天龍八部第一高手是掃地僧?說「是」就錯了,你看黃衫女提到過誰
武俠故事中,那些僧人的形象總是給人一種高深莫測之感,仿佛他們就是正義的化身,闖蕩武林只為點化那些迷途之人,金庸武俠故事中也有不少經典的僧人形象,比如《天龍八部》中的少林掃地僧就是如此,他的出現讓人驚艷,仿佛祖的化身一般,他在藏經閣中降服蕭遠山與慕容博的橋段就讓讀者出乎意料。
獨孤求敗不練內功,為何能擊敗段譽?數百年後,任我行說出了答案
武俠故事中,要符合怎樣的條件才能成為一位頂尖高手?其實很簡單,答案就是「內外兼修」。這道理不難理解,《笑傲江湖》中,華山派岳夫人就提到過這一點:「本門功夫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是主,劍為從;氣是綱,劍是目。練氣倘若不成,劍術再強,總歸無用。
虛竹死後,逍遙派未滅,還有一僧一女一丐三位傳人,個個武功絕頂
金庸的武俠世界裡出現過不少強大的門派,諸如丐幫、少林、武當等門派都令人印象深刻,他們的強大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正是因為他們都傳承了數百年,他們勝在「源遠流長」。
獨孤求敗到底強在哪?楊過和風清揚都不懂,唯有任我行看穿了劍魔
世人皆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金庸在自己的故事中也不止一次的強調過這個簡單的道理,比如《神鵰俠侶》書末,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前,有一幫妄人就豪言要論劍,可他們哪裡知道世上還有「五絕」高手?事實上對於那些隱於暗處的高人而言,五絕又何嘗不是妄人?
虛竹對丐幫有恩,虛竹被殺,丐幫為何視而不見?你看是誰殺的虛竹
《射鵰英雄傳》與《天龍八部》之間有關聯嗎?如果你讀的是連載版的故事,那麼二者之間關聯甚少,畢竟金庸是先創作的《射鵰》,後寫的《天龍》,而在時代背景設定上,又是《天龍》在前,作者自然難以未卜先知,所以在設定上會存在些許衝突。
難怪黃藥師對郭靖見死不救,你看他死在何處?郭襄出家時給出答案
常言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所以即便是再精彩的故事,也終有被畫上句號的一刻,也正因為如此,那些故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讓人意猶未盡的地方,比如《神鵰俠侶》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