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文史
隋朝的大玩笑:他是大隋的第一建國功臣,兒子卻是反隋劊子手
但正是在這短短37年的時間裡,大隋湧現出無數英雄人物,他們或是政治明星,或是軍事奇才,亦或是文化名人,大隋第一功臣楊素就是其中之一,堪稱人中龍鳳。
東漢大臣花500萬買官,皇帝直呼「賠了」,大臣痛心疾首:我更賠
東漢後期,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盪不安,統治者也大多荒淫無度,漢靈帝就是其中的「翹楚」。崔烈花了五百萬錢買官,事後漢靈帝認為自己賠了,這是為什麼呢?
皇帝和天子是一個意思嗎?漢代有皇帝三璽、天子三璽,二者不一樣
秦漢皇帝為了適應內外需求,研製出皇帝三璽、天子三璽,這六璽制度的背後牽扯出一個重要概念,皇帝和天子是一個意思嗎?
小孩上街賣痴呆,除夕夜要照鏡子,一文了解那些小眾卻有趣的年俗
鏡聽,是古人利用鏡子在新年前後進行占卜的行為,具體的操作過程可見描繪蘇州民俗的《吳郡歲華紀麗》:「除夕,更深人靜,禱於灶神,以杓投釜中,隨杓柄所向,執鏡而往,聽路人無意之言,以卜來歲休咎,謂之鄉卜,亦名鏡聽。」
盤點南北除夕的辟邪習俗,除了放鞭炮,你還知道哪些?
說到過年的「辟邪」習俗,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放鞭炮吧,尤其是今年有些省市已經有條件地放開了燃放鞭炮的限制,久違的煙火氣又要回來了。
詩人拜倫,一個英國貴族,卻為希臘獨立獻身,這一切源自他的童年
這位著名的英國詩人一生中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筆下塑造了許多不滿現實、奮起反抗的人物形象。但鮮有人知道,這位詩人本身就是一名為了理想而終生戰鬥的勇士,並為此付出了生命。
都知道宰相劉羅鍋,其實劉羅鍋他爹才是「真」宰相,死後乾隆痛哭
今天中國西北主權的法理依據之一,就是劉統勛的《西域圖志》。劉統勛,生於1699年,山東高密人,其家可謂書香門第,其祖父曾任廣西員外郎,其父當過知縣、布政使。
清朝閉關鎖國嗎?為什麼還有很多中國商人,跑到日本做生意?
我們從前接受的中學歷史教育就說明清時期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其中又以清朝最為嚴重。這種觀點就整體來說並不能算錯,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或許還可以獨立發展,但在大航海之後,尤其是17-20世紀,清朝在閉關鎖國的前提下還能發展,這顯然是違背邏輯的。
民國時山東各地會門群起,他們是農民自衛武裝,還是義和團回魂?
從1912年山東省脫離清廷統治,到1928年控制山東的最後一位軍閥張宗昌敗北,短短16年間,這裡歷經周自齊、靳雲鵬、張懷芝等7位獨裁軍閥控制,戰亂不休、匪患頻發,讓這個傳統農業大省難以維繫底層秩序,各鄉鎮農村遂抱團結社以求自保。
中國人最傳統的四世同堂式大家庭是怎麼沒落的?這得從百年前說起
但進入民國之後,伴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衝擊,1920年代的中國社會出現了一股強烈的家庭革命浪潮,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走出家庭」,奔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