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
從埔高速一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全力衝刺9月底通車目標
7月4日,記者從廣州交投集團了解到,從埔高速一期工程主體工程建設於6月底基本完成,並順利建成10公里標準段落,全力衝刺9月底建成通車目標。據介紹,從埔高速全長61.71公里,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先行實施)長約39.
熱評 | 別把「技能交換」太當真
老鐵,交換你的「十八般武藝」不?在社交平台上以「技能交換」為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大量此類形式的帖子,網友互相匹配需求、建立互助學習關係,進行線上、線下不定期教學。這是當下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一種新學習、社交方式。
2023年中國自然教育大會落戶廣東
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2023年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將於7月7日至9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大會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中的自然教育」為主題,將有超過1200名來自全國各地政府部門、社會機構,專家學者,自然教育從業者和粵港澳青年代表參加活動。
廣州共有14部作品獲獎
7月3日,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公布了廣東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結果,62部作品榜上有名,其中包括10部戲劇、10部電視劇、8部廣播劇、11部電影、10部圖書和13首歌曲。其中,廣州14部作品獲獎。
熱評 | 別讓反常就業成常態
近日,一則「上海交大醫學博士應聘中學保健員」的消息引起了社會關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2023年公開招聘一位衛生保健員,經過層層選拔,一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博士「成功上岸」,進入公示階段。有網友感慨現在找工作不易,也有人稱讚這是「明智之選」。
「南海I號從廣州離岸」有了實證
本次展覽超過2/3文物為首次展出。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卜松竹 通訊員梁艷萍) 7月3日,「從廣州出發——『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正式開幕。展覽匯集了國內12家文博單位的400餘件/套文物,其中超過2/3文物為首次展出。
端午假期,去華南植物園體驗「探險家」的樂趣
記者近日從華南國家植物園獲悉,端午假期期間,該園將舉辦「小小探險家之魔幻繩結與防獸裝置」活動,其中包括「植物有話說」「植物界的偽裝專家」「野外求生」等課程設置環節。植物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它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氧氣和食物,還可以通過自我保護行為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飛人」鳴鑼 「飛龍」競渡
昨天有短時降雨,但無法澆滅市民圍觀的熱情。蘇炳添敲響大鑼。 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組委會供圖非遺展位展示了龍舟文化、美食文化等,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參觀。龍舟隊伍在珠江展開激烈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