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
警惕!海狸鼠在滬持續被發現 專家:加強外來物種源頭管理是關鍵
「海狸鼠成年個體較大,常集小群活動,以植食為主,對蓮、茭白等水生農作物,以及景觀水域的香蒲、蘆葦等有一定影響,該物種在上海濕地的持續擴散值得注意。」
猴痘觸發最高級別警報 它會成為下一場大流行嗎?高福、張文宏等專家這樣說
「猴痘較長時間以來是一種被忽視的傳染病,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出現後的幾十年來,猴痘疫情很少出現在非洲大陸之外的地區。
「棉花糖」點綴的水晶天,抬頭就是治癒
在持續不下的高溫天裡澄澈的天空,讓陽光更加「犀利」,讓人直想躲進陰涼里乘涼納暑,但是今年這個夏天可不一樣。雖然高溫日比往年增多,但隨著指數為優的潔淨空氣質,藍天白雲連番出席拜訪。湛藍的天空上,點綴著棉花糖般的雲朵,形成高顏值「水晶天」,快跟著小編一起去欣賞一番吧!
盛夏時節,在成都博物館與五大名窯宋瓷相會
新民晚報訊(記者 姜燕)盛夏時節,成都博物館以瓷為媒,舉辦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窯特展,匯集350餘件極具代表性的宋代瓷器精品,40餘件一級文物和大量新近出土的重要考古發現,是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於西南地區的首次集結。
國家文物局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新民晚報訊(記者 姜燕)在8月7日舉辦的2022「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上,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透露,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浦東共有18家美術館,數量全市最多!《上海美術館發展年度報告(2021)》發布
近日,由市文化旅遊局組織編寫的《上海美術館發展年度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發布。《報告》指出,2021年上海市美術館數量達到96家,舉辦展覽950項和公共教育活動3953項,接待觀眾621萬人次。「來上海看美展」已經成為市民美好生活和遊客體驗上海的優選。
兩天,崇明警方破獲3起這樣的「盜竊案」
近日,崇明警方在兩天裡接連破獲3起「盜竊案」。粗心老伯,馬大哈女士,健忘先生,製造了三起「烏龍案」。
廣陵曲散潮絕,揚州依舊在
廣陵,揚州的古稱。今天的揚州依然很美。美在二十四橋明月夜,美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明月的高蹈絕俗,一掃飲酒、彈唱、聲伎之塵歡,不高卑見色,有溝渠望星。「京口瓜洲一水間」的瓜洲古渡,是揚州歷史上的名勝,交匯大運河和長江的遠水悠悠。
新民藝評|七人樂隊,回瞰港人的流金歲月
《七人樂隊》,不是講一支七人組成的樂團,而是七位導演攢的一個局。有人愛飯局,有人組球局,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是杜琪峯、許鞍華、徐克等人攢的片局。
上海方言話劇《雷雨》將上演,華雯:發展滬劇先要振興滬語大環境
寶山滬劇團的試水之作——上海方言話劇《雷雨》在首輪演出獲得不俗反響後,將於8月31日至9月2日再度亮相天蟾逸夫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