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報道
英文專業的終結:美國人文學科遇到了什麼危機?
高考結束後,考生面臨的第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就是報志願。近日考研講師張雪峰關於大學專業的言論持續引發熱議,大學專業作為重要的人生選擇,我們如何獲得足夠的信息去了解專業到底意味著什麼?
董潔 十年與一次新的機會
這一次,董潔進入了一個新的輿論場,粉絲在留言區鼓勵和欣賞她,和她一起討論生活,討論美,她們看到了她的現在,而非過去。
一個不可思議的愛情故事,但是發生了
每一期深入一組關係,典型或非典型,在相互對照的講述中,形成完整的故事。與他人的聯結,確立了我們的世界坐標。
《深海》導演田曉鵬:「越沒有能力的人就越想改變世界」
2023年春節檔以近70億的票房成果落幕,在若干頭部電影的強勢出擊中,《深海》的影片起勢並不理想,作為一部沒有神話元素、沒有IP的電影,上映8天,票房剛過4億,就其身後不菲的投資規模而言,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數字。
編劇揭秘《滿江紅》創作拍攝過程:這是標準的「新主流電影」
2023年春節檔強勢復甦。其中《滿江紅》拔得頭籌,截止目前票房已突破20億。這是編劇陳宇繼《堅如磐石》和《狙擊手》之後,與張藝謀導演合作的第三部作品。2019年下半年,合作完成《堅如磐石》之後,張藝謀有天給陳宇打電話,讓他去山西太原一處大宅里逛逛,同時想一個故事。
所有人問程耳:經常有人說看不懂,你苦惱嗎?
作品之外,程耳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還搜集了40多個問題,提問者有導演、編劇、演員、學生、老師、作家、影評人、投資人、脫口秀創作者...
對話《無名》導演程耳:我從來沒想過,去拍所謂純粹的文藝片
不過對於影迷來說,《第三個人》、《邊境風雲》,甚至他更早的學生作品《犯罪分子》,都令人印象深刻。之前我們采寫了稿件《導演程耳:羅曼蒂克消亡之後》,本期GQ Talk邀請到了程耳導演,從《無名》的幕後故事說起,探討了他獨特的工作經驗與習慣,也聊到了他不拍電影時的日常。
GQ報導|導演程耳:羅曼蒂克消亡之後
他並不多產,畢業20年,才有4部長篇作品。上一次電影作品《羅曼蒂克消亡史》面世已是6年前。這20年,中國電影行業天翻地覆。
退休「再就業」成為影后,84歲吳彥姝關於衰老的新故事
當得獎消息宣布,鏡頭搖向台上的頒獎人劉曉慶,以及台下的馬蘇、秦海璐、張藝謀,他們眼中的淚水顯示了對這名演員持久的工作的讚譽——吳彥姝今年84歲,已經出演了近50個影視劇作品,絕大多數是配角。
試管嬰兒之母:不孕症男性占40%,但觀念上人們無法正視男性不孕
根據2021年北京大學的一項調查,在中國,不孕發病率達到18%,而全球平均水平約15%。生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近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首次明確,要將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