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絕大多數環狀RNA產生自錯誤剪接,於生物功能無益

2021-09-19T08:35:16+00:00

撰文 | 伊凱高等真核生物中的許多蛋白質編碼基因都可以通過外顯子的反向剪接產生環狀RNA(circRNA)。circRNA的生成、結構和降解機制都不同於mRNA,因此circRNA具有獨特的細胞功能。

王克劍/程祝寬用基因編輯技術實現水稻遺傳干涉現象的完全消除

2021-10-05T00:32:03+00:00

責編 | 王一2021年10月1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基因編輯專刊在線發表了中國水稻研究所王克劍團隊和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程祝寬團隊合作完成的題為「Concurrent Disruption of Genetic Interference and I

Cell經典 | 13種植物,超2百萬個蛋白,構建大規模蛋白互作網絡

2021-09-28T22:19:50+00:00

責編 | 王一2020年3月,Cell在線發表了來自美國研究團隊題為A Pan-plant Protein Complex Map Reveals Deep Conservation and Novel Assemblies 的Resource文章,報導了迄今為止植物中最大規模的

「招聘」復旦大學生科院任國棟課題組誠聘博士後

2020-07-16T05:48:09+00:00

復旦大學任國棟課題組依託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植物非編碼RNA的表觀修飾、代謝和功能的分子機制研究。課題組近年來在Mol Plant,PNAS,Nucleic Acid Res發表多篇研究論文,詳見:http://life.fudan.edu.

蘭州大學王鎖民、張金林團隊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後

2020-08-14T02:42:13+00:00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鎖民教授、張金林教授團隊長期從事草類植物抗逆機理、牧草抗逆性遺傳改良以及植物-微生物互作機制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團隊現有教師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

Nature 突破!植物激素水楊酸與受體結合的分子機理被揭示

2020-08-13T21:31:12+00:00

2020年8月12日,美國華盛頓大學鄭寧團隊和杜克大學董欣年團隊合作在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salicylic acid perception by Arabidopsis NPR proteins的研究論文,首次闡述了水楊酸與其受體NPR蛋白結合的結構基礎,為進一步了解NPR受體蛋白在SA信號轉導中的作用機制以及高抗病性植物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長素和水楊酸信號互作調控病原菌通過側根入侵的新機制

2020-08-27T04:06:55+00:00

2020年8月25日,山東大學丁兆軍教授團隊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Antagon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Auxin and SA Signaling PathwaysRegulates Bacterial Infection through Lateral Root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生長素和水楊酸信號互作調控側根發育進而調控PtoDC3000通過側根入侵的分子機制。

同一個類受體激酶,可感知胞外過氧化氫和植物醌類物質

2020-09-03T04:12:56+00:00

Quinone sensing via CARD1 in A. thaliana and CADLs in the parasitic plant P. japonicum.

中國多家單位合作構建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台

2020-12-13T12:25:18+00:00

Mol Plant |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四川農大等單位合作構建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台責編 | 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成都天成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合作構建了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台-WheatGmap,為高效克隆小麥功能基因提供了一個有效

最新磷脂信號途徑與囊泡轉運協同調控植物免疫反應的綜述論文

2020-12-12T02:08:53+00:00

北京林業大學林金星團隊和河南大學聯合發表磷脂信號途徑與囊泡轉運協同調控植物免疫反應的綜述論文責編 | 王一近日,北京林業大學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生物學院林金星教授與河南大學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邢晶晶博士等聯合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 發文揭示巴旦木在馴化過程中由苦變甜的秘密

2021-08-05T19:48:12.855324+00:00

Science 發表的題為「Mutation of a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 allowed almond domestication」的研究論文發現在該過程中一個轉錄因子的點突變調控了該有毒物質合成途徑中的P450單加氧酶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