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生、性質、職能等方面,淺析大明的特務司法機構——錦衣衛

2020-02-10T11:16:31+00:00

首先要明確一點,明代的錦衣衛是特務司法機構,雖然有些特殊,但也算司法機構。明代已經進入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封建社會君主專制制度也達到了頂峰,皇權滲透到了國家及其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特務政治組織錦衣衛在法律之外濫用職權,破壞了社會正常的司法秩序。

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2019-12-15T15:40:43+00:00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病逝於北京紫禁城。同治皇帝駕崩僅僅過去兩個小時,討論嗣君人選的會議就在養心殿西暖閣按開始了。最終的結果是,掌握國家大權的慈禧太后,接連否定王公大臣們所提出的人選,按照自己的心意立愛新覺羅·載湉為嗣君,是為光緒皇帝。

千古一帝:說說康熙大帝的文韜武略

2020-03-14T20:54:04+00:00

康熙大帝,原名愛新覺羅玄燁,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他八歲登基,在位長達六十一年,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體恤民情、勵精圖治、勤奮不懈,在當時開創了一個盛世。

負心漢皇帝:拋棄原配妻子的唐代宗李豫

2020-03-04T21:04:18+00:00

唐代宗這個人,相信大家是很熟悉的,曾經的熱播劇《醉打金枝》說的就是他的大女兒昇平公主的故事。對於他在政治上的評價,《新唐書》中說他是「中材之主」比較中肯,而《舊唐書》說他「古之賢君,未能及此」就有點誇張了。今天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評價唐代宗李豫:負心漢,陳世美。

成吉思汗的用兵秘訣是什麼?從建軍、治軍、用軍分析其軍事思想

2020-01-11T07:27:16+00:00

成吉思汗得以在世界範圍的軍事舞台上導演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戰爭場面,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在我們看來,他所塑造的建軍、治軍、用軍三位一體的軍事科學體系,起了關鍵作用。他的軍事思想的核心便凝結在這一軍事科學體系之中。我認為可以歸納為:建軍達一流水平;治軍使至忠至精;用軍求神速無敵。

打破權力平衡的節點:土木堡之變的經過及產生的一系列影響

2020-02-05T03:05:12+00:00

土木堡之變致使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獲;四朝老臣以及內閣成員五十餘人全部被殺,無數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強盛的大明朝由盛轉衰,從此進入了中後期階段。

淺析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對天主教的禁令與閉關鎖國

2020-04-28T05:44:28+00:00

1549年以葡萄牙國王為後援的天主教耶穌會來日本傳教,揭開了日本有史以來與西方文化接觸、碰撞的序幕。當時的日本統治階級對天主教的態度始終是矛盾的,他們既渴望與葡萄牙人通商帶來的貿易利益,又對天主教在日本的迅速傳播抱有很深的疑慮。

因利而合必因利而散:唐玄宗和太平公主的姑侄反目

2019-12-15T15:33:57+00:00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我們知道,排他性是政治權力的幾種特性之一,而權力越大,排他性越強。所以李隆基誅殺自己曾經的政治盟友、幫助其父李旦登基立有大功、同時也是自己親姑姑的太平公主,無非還是為了權力二字。

權力的排他性使然:淺析唐玄宗誅殺親姑姑太平公主始末

2019-12-15T15:33:57+00:00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我們知道,排他性是政治權力的幾種特性之一,而權力越大,排他性越強。所以李隆基誅殺自己曾經的政治盟友、幫助其父李旦登基立有大功、同時也是自己親姑姑的太平公主,無非還是為了權力二字。

王導:東晉的真正建立者和維護者

2020-04-11T01:59:48+00:00

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這首詠史詩,主要是感嘆人世的滄桑——顯赫一時的王導、謝安等士族大姓,如今已是斜陽花草埋荒家,當年王導居住的烏衣巷也變成了尋常家院。

天不假年:五代時期最為傑出的統治者柴榮

2020-02-24T15:53:39+00:00

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堪稱一代英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本來終結五代亂世的人會是他。下面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柴榮的生平。追隨郭威柴榮(921—959),邢州龍岡(今河北邢台西南)人,本是郭威內侄,後收為養子。生父柴守禮,是郭威妻子柴氏之兄。

淺析同是異族入主中原,為何清朝的統治時間遠超元朝

2019-12-20T08:25:28+00:00

這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原因有很多,如果詳細論述的話會卷帙浩繁,以下簡單說幾個我個人認為的主要原因。民族政策的差異元朝的民族政策歷來為後世所詬病,具體劃分如下:第一等是蒙古人。作為元朝的「國族」,蒙古統治者稱之為「自家骨肉」。第二等為色目人。

大明的沉重包袱:淺析明朝分封制度的演變及其影響

2019-12-21T10:03:11+00:00

關於明朝的分封制度說起來很簡單但也很複雜。說簡單是因為基本上歷朝歷代對於沒有繼承資格的皇子們都採取分封,只不過在分封的具體安排上有所差異;而說複雜則是,明代的分封制度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經歷了幾個階段,以下我來具體說明。

這個鍋司馬遷不背:《史記》通篇也沒有將呂尚稱為姜子牙

2019-12-22T11:34:37+00:00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說法:司馬遷「姓」「氏」不分,輔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姜太公的正確稱呼應該是「呂尚」,司馬遷卻稱呼其為姜子牙。網上的這個說法不知從何而來,但明顯是錯誤的,實際上司馬遷並沒有犯這個低級錯誤,以下我來勘正謬誤。

被人忽略的一段歷史:唐朝節度使也曾經保家衛國、開疆拓土

2020-03-16T22:28:33+00:00

引言有關唐朝節度使制度的影響,許多學者對此有過評論,但多聚焦於節度使的消極作用。趙翼《廿二史札記》中談到:「唐之官制,莫不善於節度使。」范文瀾《通史簡編》也說:「募兵和節度使造就了唐中期的叛亂。

說說「千古一帝」康熙的文治武功

2020-03-14T14:59:10+00:00

康熙大帝,原名愛新覺羅玄燁,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他八歲登基,在位長達六十一年,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體恤民情、勵精圖治、勤奮不懈,在當時開創了一個盛世。

站在古老帝國權力巔峰的女人:客觀評價慈禧太后的功過是非

2020-03-10T09:09:51+00:00

慈禧太后,滿族,生於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卒於1908年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稱「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爺」,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死後清朝上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從原則、程序、儀式三方面入手,了解清朝時滿族的婚嫁習俗

2020-01-26T19:28:15+00:00

婚姻是構成家庭、形成社會的基礎。不同民族的婚姻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婚姻習俗,這些各具特色的婚嫁習俗,既是不同民族特徵的體現,也是本民族社會生活的反映。滿族的婚姻習俗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變化,至今仍然生動地反映滿族男婚女嫁的歷史風貌。通婚原則滿族早期的婚姻習俗很注重民族的高下。

沒有靈魂的軀殼:通過倫理道德的缺失分析羅馬帝國的衰亡

2020-02-09T13:53:31+00:00

早期羅馬曾經是一個崇尚儉樸提倡道德的國家,正因如此,羅馬經過王政時代、共和國時期,到羅馬帝國初期奴隸制經濟的發展達到空前繁榮和鼎盛。然而也恰恰在這個時候,羅馬帝國的倫理正悄然無聲地敗壞,再也無法掩蓋其內在的危機。

火與血的道路:淺析英國是如何成為「日不落帝國」的

2020-03-09T03:52:30+00:00

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皇時,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在任何時間也有陽光照他的其中一個屬土,這顯示他的強大。英文是 Empire that sun never set 或 sun never set empire.老牌殖民主義國家,一般是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俄國、法國和英國。

特殊的社會群體:淺析明朝具有強大能量的士紳階層

2020-02-11T11:18:16+00:00

士紳主要是指在野的並享有一定政治和經濟特權的知識群體,它包括科舉功名之士和退居鄉里的官員。

從文化角度入手,淺析美國為何如此吸引猶太人

2020-01-29T12:25:13+00:00

美國的猶太人約有600萬左右,僅占美國總人口的2.3%,但就是這樣一個少數族裔卻「控制」著華爾街,「統治」著好萊塢,甚至「操縱」著全美新聞媒體。說起美國猶太人的成功似乎有些抽象,而要歷數美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界的精英,你會發現他們中間有那麼多人屬猶太裔血統。

吸收與輻射:古埃及文化並非封閉的「木乃伊」

2020-01-16T19:07:05+00:00

古埃及人以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創造出古埃及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寶庫,而且為後世西方文化的發端和繁榮提供了寶貴的借鑑。但古埃及文化的光輝成就,不是在孤立環境下取得的,而是在與周邊文明的交往中吸收了不少有益的養分,得以豐富、充實和壯大的結果。

先天不足後天努力不夠:戰國七雄中韓國第一個滅亡並非偶然

2020-01-02T13:57:33+00:00

公元前230年,秦國派內史騰率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攻破韓國首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市的下轄縣級市),韓國滅亡。韓國在東方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並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以下具體說明。先天不足我們知道,韓國源自於趙魏韓三家分晉。

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影響

2020-01-28T21:24:27+00:00

1348年,英國遭遇了一場中世紀最可怕的大瘟疫—黑死病,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它幾乎蔓延了整個英國。不可否認,黑死病給英國帶來的破壞力是巨大的。

失去光輝的文明:從倫理道德入手,分析羅馬帝國是如何走向衰敗

2020-02-09T10:16:05+00:00

早期羅馬曾經是一個崇尚儉樸提倡道德的國家,正因如此,羅馬經過王政時代、共和國時期,到羅馬帝國初期奴隸制經濟的發展達到空前繁榮和鼎盛。然而也恰恰在這個時候,羅馬帝國的倫理正悄然無聲地敗壞,再也無法掩蓋其內在的危機。

大明王朝的歷史轉折點:漫談土木堡之變的經過及深遠影響

2020-02-05T03:06:37+00:00

土木堡之變致使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獲;四朝老臣以及內閣成員五十餘人全部被殺,無數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強盛的大明朝由盛轉衰,從此進入了中後期階段。

中世紀歐洲爆發的黑死病對當時社會的各種利弊影響

2020-01-28T23:06:42+00:00

1348年,英國遭遇了一場中世紀最可怕的大瘟疫—黑死病,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它幾乎蔓延了整個英國。不可否認,黑死病給英國帶來的破壞力是巨大的。

從產生背景、制度設計和後世影響入手,淺析清朝的「養廉銀」制度

2020-03-02T15:20:58+00:00

近段時間以來,公務員要求漲工資的呼聲屢屢見諸報端,「高薪養廉」的說法也被多次提起。那麼,「養廉」一詞從何而來,廉潔本是官員的本分,為何還要靠「高薪」來「養」,「高薪養廉」在今天的新加坡和香港地區成功施行,那在歷史上有無先例?

統治中國半個世紀的女人:從正反兩方面客觀評價慈禧太后

2020-03-10T09:09:54+00:00

慈禧太后,滿族,生於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卒於1908年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稱「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爺」,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死後清朝上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