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正探索太空生物學和物理學 並為下一次太空行走做準備

2023-01-27T18:57:57.213275+00:00

在為即將到來的太空行走做準備的同時,經過三天的高級骨骼修復研究,遠征68號太空人現在正在進行清理。與此同時,國際空間站上的三名太空人繼續他們的空間物理學和地球圖像工作,同時還維護軌道實驗室系統。

比冥王星還要重的天體就該成為太陽系的第10顆行星嗎?

2020-04-15T05:29:03+00:00

2006年8月31日,12名天文學家聯名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公開發表了《抗議冥王星降級請願書》,嚴重質疑數百位天文學家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讓冥王星離開行星寶座的做法,天文學家表示,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上,對新的行星定義也不完全準確,投票的天文學家只占全球天文學家5%,因為

只能在遠處研究,欣賞這個神秘的星球

2020-05-14T01:45:20+00:00

探索一個星球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實地地考察一下,所以才會向月球、火星、金星、泰坦以及其它星球發起探索任務,不過即使想要對未知的世界一探究竟,太陽系中依然有個別的地方讓我們無能為力,這其中之一,就是木星。

是什麼導致了數位天文學家的計算錯誤?

2020-02-13T03:24:57+00:00

直至1840年,事情變得很明顯:問題不是出在陳舊的星表上,而是在於那些預測上,同時天文學家們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他們意識到,一定是有一個遙遠的巨大行星,剛好在天王星軌道的後面,影響著天王星的運行速度,有時推著它導致它移動得太快,有時又拉著它減慢它的運行速度。

天體物理學最大疑問之一:星系究竟為何如此龐大並且無處不在呢?

2020-02-01T12:18:30+00:00

漂浮在浩瀚宇宙中的宇宙島我們所處的星系·銀河系,銀河系的歷史約有120億年之久,銀河系正如一個中間隆起的大圓盤,四周還有巨大的旋臂,銀河系只是宇宙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星系是恆星主要、也是最大的集合,僅一個中等大小的星系,就存在1000億顆恆星,它們是恆星的搖籃,恆星在此誕生、也在

恆星經歷了超新星爆炸後並不一定意味著這顆恆星就消亡了

2020-01-23T11:22:53+00:00

圖解:銀河系最大恆星海山二噴發為新恆星爆炸類型但是「海山二」可能並不是唯一的威脅,除此之外,還有其它正在消亡的恆星,實際上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一顆恆星是否即將成為超新星,然後發生巨大的爆炸,當我們看到它爆炸時,已經為時晚矣,因為它們都是需要幾十年或許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才會被我們發現。

「伯利恆之星」只出現在耶路撒冷的星空中

2020-01-07T09:21:30+00:00

最早提出新星概念的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1572年在「仙后座」觀察到一顆新星,他在自己的書里描述這種天體,用了「新星」這個名稱,後來人們發現這其實是一顆「超新星」,這顆超新星名為「SN 1572」(第谷超新星)。

行星定義第3條,太陽系還有3顆不屬於行星的天體

2020-04-15T05:29:03+00:00

2006年8月31日,12名天文學家聯名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公開發表了《抗議冥王星降級請願書》,嚴重質疑數百位天文學家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讓冥王星離開行星寶座的做法,天文學家表示,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上,對新的行星定義也不完全準確,投票的天文學家只占全球天文學家5%,因為

NASA下一階段的探月任務「阿爾忒彌斯計劃」

2020-01-14T14:23:53+00:00

1968至1972年間,在4年的時間裡,美國一共發射了9次載人探月任務,其中6次登月成功,成功讓12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行走,NASA下一階段的探月任務--「阿爾忒彌斯計劃」,這項計劃不止是登陸月球,並且讓人在上面長期駐留。

帶你遊歷木星,登陸木星是不明智的

2020-05-14T01:09:46+00:00

探索一個星球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實地地考察一下,所以才會向月球、火星、金星、泰坦以及其它星球發起探索任務,不過即使想要對未知的世界一探究竟,太陽系中依然有個別的地方讓我們無能為力,這其中之一,就是木星。

現在共有1648顆潛在的小行星對地球存在很大的風險

2020-01-05T23:47:00+00:00

據統計,現在共有1648顆潛在的小行星對地球存在很大的風險,在未來可能會撞擊地球,也有可能掠過地球。有些小行星僅僅在到達地球三小時之前才被發現,可見在廣闊的宇宙中,要偵測一顆30米到100米的小行星,就如同大海撈針一樣,以目前科技並不能預防小行星撞地球。記錄小行星的機構有哪些?

「悟空號暗物質探測器」探測到來自宇宙的「暗物質」候選粒子

2020-01-21T23:06:28+00:00

但這個「暗物質」卻不在基本粒子行列中,它是未知的例子,因此關於它會形成怎樣的物質,又會出現怎樣的現象,我們一概不知,在它面前我們成了毫無科學的原始人,這不得不讓科學家重視起來。

「S5-HVS1」恆星以每秒16093公里的速度穿過銀河系它經歷了什麼

2020-01-22T02:56:55+00:00

恆星是會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動的,目前發現的一顆名為「S5-HVS1」的恆星,正以每秒超過16,093公里的速度穿過銀河系,就和其它重大的發現一樣,天文學家完全是在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這顆恆星,研究人員當時正在對所謂的「星流」進行研究,「星流」是教小星星的殘餘物,它們被撕裂開來並被吸進

一顆名為「大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在銀河系附近的星系中爆炸

2020-01-23T08:38:44+00:00

當天文家試圖在計算機模擬超新星爆炸時,遇到了難題,他們無法從瀕死恆星中,獲取足夠的能量來創造超新星,計算機模型無法模擬恆星爆炸,天文家們知道要使一顆恆星爆炸需要巨大的能量,可是天文學家無法找到這種能量。

驅動恆星的能量是什麼驅動恆星可以持續發光數十億年之久?

2020-01-25T06:24:35+00:00

恆星發出的每一束光都要經歷一段奇特的旅程,光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0.8億公里,能在一秒鐘內環繞地球7周,它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物質,但是絕大多數恆星都如此遙遠,它們的光需要經過幾百年幾千年幾百萬年,甚至幾十億年才能到達地球,所以當「哈勃太空望遠鏡」對著宇宙深處時,它所觀測到的光束

引力透鏡揭示暗物質的存在,來自暗物質的引力將星系聚集在了一起

2020-02-02T08:30:20+00:00

一位標新立異的科學家提出,或許有某種未知物質在發揮作用20世紀30年代,瑞士天文學家「弗里茲·扎維奇」研究了星系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根據他的計算,星系之間並未產生足夠的引力,它們本應該互相分離,而不是聚集成群,但星系尚未飛離彼此,所有星系都聚集在一起,因此一定有什麼東西牽引著它們,

一旦恆星中開始產生「鐵元素」,這顆恆星就在劫難逃了

2020-02-03T13:57:32+00:00

鐵元素是宇宙中最危險的元素,鐵可以吸收能量大質量恆星所產生的壓力和溫度遠高於宇宙中的其它星體,它的引力十分驚人,可以將更大的原子擠壓在一起,大質量恆星的內核可以製造出質量更大的元素,這也進一步推動了恆星的毀滅,一旦恆星中開始產生「鐵元素」,這顆恆星就在劫難逃了,鐵元素是宇宙中最危

「Trappist-1」行星系統距離地球約40光年位於「寶瓶座」

2020-02-06T23:11:06+00:00

在距離地球約2.6萬光年的銀河系存在著一個詭秘的行星系統,神秘的地方在於,這個系統里的每一顆行星都會在彼此的天空中出現,在其中任何一顆行星上,都能看到其它6顆血紅色的行星高高掛在天空里,這個讓天文學家感到震驚的地外行星系統就是「Trappist-1」行星系。

中微子是維持物質與反物質相互湮滅的一種粒子

2020-02-13T00:06:57+00:00

「中微子」可以打開進入物理更深領域的大門,目前對於研究中微子的實驗有很多,但核心研究圍繞中微子展開的研究中,其中最大、最先進的就是「DUNE實驗」,在某種意義上最重要的核心就是研究物質與反物質的實際行為是否不同,正如從質能方程中所知,物質與反物質應完全對等,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尼羅河畔誕生的古埃及文明,是天文學的開端嗎?

2020-02-09T12:25:10+00:00

宇宙是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構成的統一體,人類從坐井觀天到太空飛行,再到拍下了第1張黑洞照片,現在的宇宙觀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於天文學的起源,已經很難去考證了,但是自從地球上出現人類開始,那就避免不了說經歷白天黑夜,和一些其它的自然現象,相對應的都會發現一些規律,並且人們

目前的生物塑料「PHA」,它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2020-03-01T13:50:00+00:00

作者:黃媂迄今為止,最精細的製造技術也沒有辦法造出形狀規則、大小均一的納米物質,如果想應用這些納米物質,就只能從細菌裡面去提取。

光污染對夜空的影響

2020-03-03T20:20:22+00:00

第2站:天安門廣場,也就是市中心5公里的鐘鼓樓廣場,這個光污染程度,相對於市中心來說是有所減弱,但是我還是可以看到整個天空,被光照亮的樣子,夜空質量檢測儀顯示的光污染指數是18:07.第3站: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距離天安門廣場10公里左右,這裡有一些公園內部的一些燈光,夜空質量檢測

恐龍跟鳥類之間的關係,帶毛的恐龍是鳥類的起源

2020-03-04T15:14:53+00:00

滅絕是一個關鍵詞就是已經死掉了的,它是非鳥的恐龍跟現生鳥類,鳥類是恐龍,但它生活在中生代,在中生代整個地球的表面是占到非常有利的優勢,它支配整個地球陸生系統,就占據了地表大概有1.5-1.6億年左右。

恐龍跟鳥類它的親緣不僅僅是在骨骼的層面

2020-03-04T15:14:58+00:00

滅絕是一個關鍵詞就是已經死掉了的,它是非鳥的恐龍跟現生鳥類,鳥類是恐龍,但它生活在中生代,在中生代整個地球的表面是占到非常有利的優勢,它支配整個地球陸生系統,就占據了地表大概有1.5-1.6億年左右。

當兩黑洞相遇時會出現兩種最有可能的結果

2020-05-02T01:40:37+00:00

大家都知道黑洞是宇宙中的怪物,它不停的吞噬著周圍的一切物質,連光也不放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脫它們的控制,通過吞噬它們變得越來越強大,一個黑洞已經足夠糟糕了,如果兩個黑洞全部撞擊,它們能夠改變整個宇宙的空間狀態,黑洞爆炸是如何產生的,它會不會到達地球,這些是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的疑

「糖生物學」的興起要得益於人類免疫學的進展

2020-06-25T15:20:50+00:00

冠狀病毒用來結合人細胞的刺突蛋白被聚糖屏蔽層所覆蓋,但是這個密度比愛滋病病毒和許多其他的病毒要低,而且這些聚糖位點似乎並沒有流感病毒那樣的突變程度,這表明抗體可能是對抗冠狀病毒有成功工具,儘管聚糖保護著病毒蛋白的某些區域,但是這種保護是不完整的,保護之下有足夠多的空洞,這是聚糖還在起著另外的作用,目前正在建立模型,以誘導那些可能的功能,其範圍從保持病毒蛋白的穩定到幫助其與感染細胞結合。

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為代表的氣候變化是當今面臨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2020-07-18T09:23:41+00:00

以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為代表的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之一,我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這個詞,比如說環境組織警告我們所面臨的災難,一些公司也在宣傳他們如何努力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政治家也通過辯論和採取措施來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儘管措施永遠不夠,我們被迫接觸到了很多信息,但我們很少談論科學方面的問題。

如果月球沒有被潮汐鎖定地球引力對月球造成的潮汐隆起是會移動的

2020-08-21T01:19:47+00:00

月球的自轉和它圍繞地球的公轉方向相同而且周期完全一致,這個導致了月球永遠是那固定的一面面向地球,或許有人會對這件事情感到驚奇,這是一個物理現象叫做——潮汐鎖定。

紅紫色行星狀星雲是雙燃料系統太陽發生兩次核聚變燃燒殆盡的時候

2020-09-03T02:04:46+00:00

在太陽的肚子裡還藏著一個註定要點火的太陽,太陽可以理解成是一個永恆的能源,因為它以核能的方式燃燒,一個比地球大33萬倍質量的天體 來燃燒原子核,它的壽命就將是驚人的,然而儘管對於我們來說這是驚人的,但是對於宇宙的物質運動來說這種壽命就不是永恆的。

萬物理論06·歡欣鼓舞「霍伊爾狀態」

2021-08-10T01:44:42.982051+00:00

著者:餘生@太空生物學 / @天體生物學宇宙元素豐度問題是「大爆炸模型」和「穩恆態模型」共同關心的問題:伽莫夫的「大爆炸模型」能夠解釋氫和氦的豐度,但是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產生的,讓伽莫夫一籌莫展。霍伊爾的「穩恆態模型」也需要解釋在氫原子不斷被創生之後,重元素又是如何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