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受賄之風滿朝,誰最為嚴重?左都御史劉觀的仕途與死因

2021-12-19T18:38:28+00:00

明太祖洪武七年 改雄州為雄縣,隸屬保定府,其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雄縣。洪武三十年,劉觀升遷,代理左僉都御史一職。

甲午戰爭輸在哪?非體制腐敗器不如人,而是骨子裡對日本的輕視

2021-10-19T16:14:49+00:00

有清一代,在反抗外來侵略而進行的民族戰爭中,曾遭受過多次的失敗。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入侵等,但沒有一次像甲午戰爭那樣,讓國人刻骨銘心。

清代的「未入流」都是些什麼官,一旦晉升可以擔任哪些職務?

2021-09-20T15:52:45+00:00

前幾日有讀者私信,希望御史能寫一寫清代官制方面的文章,尤其是關於「未入流」方面的內容。之前御史寫了不少清代官制的文章,不過涉及「未入流」方面的內容較少,閒來無事,就以此為話題和大家一起探討一番。

古代的地方行政長官,為何有太守、刺史、郡守等不同的名稱?

2021-10-06T03:46:00+00:00

郡縣制是我國古代最早形成制度的地方官行政體系,從春秋時期開始,各國所設郡縣長官的名稱比較混亂,到戰國時期才正式出現了郡守、縣令的稱呼。

後金乃至大清建國初期,旗主貝勒擁有多大的權力?

2020-03-03T09:47:09+00:00

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經過數十年的征伐,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建立了後金政權,兵鋒直指中原。崇德年間,王公統兵出征更是常態,多爾袞、岳托、阿巴泰等先後率領八旗勁旅,進入關內,與明國交戰,所向無敵,攻克數十州縣,俘獲人口上百萬,軍威大振。

18世紀中國歷史的主角——乾隆皇帝

2020-02-11T01:27:56+00:00

可以說中國的這段時期,乾隆長期站在最前列,運籌帷幄,驅遣群僚,叱吒風雲,在他的巨大身影下,中國翻過了一頁又一頁的歷史篇章。

以乾隆十四年朝審勾決為例,解讀乾隆帝施政由松到緊的轉變

2019-12-16T04:28:12+00:00

乾隆皇帝即位以後,一改雍正的嚴苛,實行了較為寬鬆的政策,為他拉攏人心鞏固統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螺絲太鬆了往往又會出現故障。因此,從乾隆十三年以後,乾隆帝一反常態,政治氛圍由春風和煦轉為了狂風暴雨。這一點,僅從朝審勾決中就能窺見一二。

《劉墉追案》:四品知府把二品布政使給抓了,這種情況靠譜嗎?

2021-09-18T10:32:36+00:00

如果看過《劉墉追案》的讀者覺得劉墉抓捕布政使也在情理之中,可要是真是在清代,這樣的事兒絕對不會發生。

乾隆盛世潛伏的社會危機——人口爆髮式增長

2020-01-14T03:06:55+00:00

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間,中國的人口出現了爆髮式的增長,在耕地面積基本固定的情況下,讓3億人都有飯吃,這在中國歷史也算是一個奇蹟。

乾隆皇帝最硬氣的一句話: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視爾自取

2020-01-01T23:14:48+00:00

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在上諭中說了一句十分硬氣的話:「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視爾之自取而已」。乾隆帝大怒明確回覆:「土爾扈特渥巴錫等,與爾別一部落,原非屬人,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視爾之自取而已」,「如爾等不從我言,必與爾等交戰」。

唐代不僅宰相多,而且級別普遍不高,關鍵是具體的官職還不一樣

2021-10-02T16:29:23+00:00

古代官職之中,出現次數最多,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是「七品芝麻官」知縣,二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中國古代的宰相很多,大家都比較熟悉,但不同朝代的宰相其名稱和性質又各不相同,這一節就和大家聊一聊宰相。

英雄萬里來歸,乾隆怒斥沙俄——記土爾扈特部東歸歷程

2020-01-01T23:14:48+00:00

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在上諭中說了一句十分硬氣的話:「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視爾之自取而已」。乾隆帝大怒明確回覆:「土爾扈特渥巴錫等,與爾別一部落,原非屬人,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視爾之自取而已」,「如爾等不從我言,必與爾等交戰」。

《二十四史》的作者都是什麼官職,為何他們的全銜又長又難懂?

2021-10-01T14:45:44+00:00

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將自己的官銜詳細地列了出來,「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六百戶實封一千戶」。

康熙與施琅

2020-07-18T08:06:34+00:00

不過,康熙帝重用施琅是經過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的,從起用到信任再到保全,這期間體現了康熙帝的用人策略。

清代共有六大權臣,如果進行排名誰是第一?

2021-08-12T00:38:08.493872+00:00

陳廷敬、張廷玉、劉統勛、阿桂、曾國藩、左宗棠等,這些都是清代歷史上耳熟能詳的名臣、重臣。可這些人無一例外都不是權臣,有清一代,可以稱得上權臣的為數不多。​清代是皇權高度集中的王朝,其政治土壤不適合權臣的生存。只有在皇帝年幼、昏聵,或是無主見的時候,權臣才會出現。

有清一代升官速度最快的是誰?不是和珅,而是另外一位當紅重臣

2021-08-05T18:42:15.303740+00:00

有清一代,升官速度最快的人是誰?如果不出意外,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和珅。但筆者經過梳理,發現清代升官速度最快的還不是和珅,而是另有其人。

清代司法程序嚴謹,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只有皇帝才有生殺予奪之權

2021-08-05T14:29:55.625172+00:00

清代的司法機構,地方上是州縣到省級督撫,中央主要是刑部和三法司,另外死刑犯需經朝審和秋審由皇帝親自勾決。原則上,司法審判要遵循逐級轉審的原則,即從州縣到督撫再到刑部這樣一個過程。下面具體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