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4幅作品,讀懂「草聖」林散之

2020-05-13T18:00:12+00:00

林散之,字散之,號三痴,別號散耳、江上老人。書體有草書、行書、隸書、楷書、篆書,林散之的草書條幅獨占首頁,此後是沈尹默、費新我、於立群、啟功等,總共22幅。

筆法高不高,就看這個小動作

2020-05-08T21:41:39+00:00

行筆,需要豐富變化,要用對毛筆錐面,不斷的能實現換面,在行筆的過程中,換面一般有三種方式,即絞轉、翻筆和折筆:看一個人筆法水平高不高,入筆、收筆都不是重點。

學書必看《書法百問》,建議收藏!

2020-05-01T11:56:03+00:00

答:學習書法,最低目的是寫得筆畫端正,間架安穩,流利,漂亮,在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中,能夠提高效果質量;更進一步,則是通過書法來反映思想,表達感情,成為一種藝術品,使人得到藝術的享受。

這幅行書,偷偷美了700年

2020-04-11T02:20:13+00:00

《吳興賦》是趙孟頫於元大德六年重書他二十餘歲讚美故鄉吳興之舊作。賦文從故土的地理風貌,一直寫到人文鄉佾,詞采華茂、雍容典雅、清新自然,頗有漢賦傳統、魏晉風範。

漢字為什麼從豎著寫改成橫著寫?

2020-03-27T07:11:03+00:00

我們現在寫一幅毛筆字,也往往效仿古人,從上至下,從右到左寫。錢玄同的觀點是合理的,還有一個問題不知思友們應該是有體會的,那就是不管用鋼筆還是毛筆,從右往左寫總是容易蹭到袖子,還要用紙墊上,這很麻煩,而從左往右就避免了這個麻煩,所以說,大家在無形中,也接受了漢字橫寫。

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會寫漢字書法?

2020-03-17T13:03:44+00:00

朴槿惠觀看父親朴正熙寫中文書法書法在韓國如同在中國和日本一樣,很早就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文在寅在會議上向秘書團隊表示,這個取自《菜根譚》的名言不僅適合公務員,對於一個普通人作為座右銘也非常適合。

王羲之書跡在唐時期的傳播

2020-03-23T16:17:04+00:00

王羲之書法傳播的區域不僅僅局限在中原地區,敦煌、新疆等地區若干發現,表明遙遠的西域人們也在學習《蘭亭序》這類名跡,尤其以臨習《十七帖》的書法水平為高。

書法人都得認識的30件經典書法,看看你認識幾件?

2020-04-18T11:30:22+00:00

這些國寶,每一件都是全卷展現,名人題跋,重要收藏印鑑,全部都保留下來,每一件作品的流傳脈絡,都清晰可見!先來看三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遠宦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古人書法為什麼耐看,是因為人家下的功夫深,趙孟頫臨摹十七帖

2020-03-21T06:33:34+00:00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

趙孟頫這個版本的《真草千字文》,保持了智永作品的典雅和流美

2020-04-13T06:33:02+00:00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人。此本《千字文》屬於前者,基本是以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為範本,藝術上保持了智永作品的典雅和流美。

國展獲獎書法作品看不懂?10位國展評委老師為您解讀

2020-05-13T19:35:13+00:00

第五屆林散之•書法作品雙年展獲獎作品提名理由﹀吳建軍 篆書《林散之詩》 江蘇評委高慶春對吳建軍作品提名理由吳建軍的小篆四條屏在入展的篆書作品中是比較突出的。寫小篆是習篆的基礎,既容易又不容易。基本的結構和用筆容易掌握,但要寫出神彩來很難。

書法十大行規,不可不知,不可不曉

2020-05-13T18:24:46+00:00

書法十大行規,作為書法人,不可不知,不可不曉。知曉既明,就應踐行。不可詆毀他人的字不可詆毀他人的字,尤其是公開場合。也許他真的寫的不好,也許你真的懂書法,對書法有幾十年的研究,你可以選擇沉默。要知道,每個行業都有混飯吃的人,毀人飯碗的事情做不得。

宋徽宗瘦金體 《千字文》長卷秀美雅致、過目難忘!

2020-04-19T03:18:47+00:00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小李將軍畫卷》:「 浦城 周儀軒 運同,家藏舊畫,卷首有宣和瘦金書『 唐李昭道海天旭日圖』九字一條,下有御押。

黃惇 | 齊白石書法的發展脈絡與風格形成

2020-03-15T04:13:58+00:00

八哥水仙齊白石 1894年 紙本設色 85×48cm 北京畫院藏此時齊白石的題款主要仿何紹基體一、 學書之始齊白石初始學書法在其二十六歲時,應與師門及周圍朋友的影響有關,他曾回憶道:我起初寫字,學的館閣體,到了韶塘胡家讀書以後,看到了沁園、少蕃兩位老師,寫的都是道光間我們湖南道州

王羲之《樂毅論》欣賞,學小楷繞不過它

2020-04-23T13:31:44+00:00

我澤如春,下應如草,道光宇宙,賢者托心,鄰國傾慕,四海延頸,思戴燕主,仰望風聲,二城必從,則王業隆矣,雖淹留於兩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變,勢所不圖,敗於垂成,時運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則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齊之士流血於二城之間,侈殺傷之殘,示四國之人,是縱暴易亂,

立夏,賞王升行書《首夏帖》,氣勢酣暢,筆法老健!

2020-05-06T09:38:01+00:00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王升的行草書在南宋時頗負盛名,資料說他書宗張旭、懷素,但從此札看不出與上述二人的淵源關係,倒是與米南宮的書風很近,此帖書法全學米芾,氣勢酣暢,筆法老健,應是晚年之筆。

隸書這麼寫,神韻自得

2020-05-08T20:11:31+00:00

有些字形出於結構變化之因,往往把左部分寫的小點,而把右部分寫的大點,伸展稍長,粗略看去是有傾斜,其實不失重心,平衡統一,是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

行書再難,也逃不出這9大規律

2020-05-08T21:02:30+00:00

古人說寫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結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劃一,如是則毫無藝術性可言了。行書與楷書另一大區別就是行書下筆收筆的連絲呼應,使得點畫方向性加強,氣的表現更強烈,表現在結字上,便是省簡了筆畫,這些連結一起的筆畫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組合,形成對比。

顏體楷書五境界,橫超直入最高層

2020-05-08T21:26:24+00:00

正如范文瀾所說:「初唐的歐、虞、褚、薛,只是二王書體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顏真卿71歲,已入化境,信手拈來,便顯端莊豁達、之態;

劉一聞:我和書法

2020-06-18T09:11:34+00:00

彼時念書,小學除五六年級外,都上半天課。因此每到下午,小夥伴們紛紛都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福天樂地——或抓鳥逮魚,或踢球摔跤。

假如書法還有未來

2020-06-18T10:07:25+00:00

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如王鏞、邱振中、沃興華、曾翔、胡抗美、白砥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管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亦或是對書法的認知上,都大大拓展了傳統書法的研究與創作範疇,但是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褚遂良的藝術人生

2020-06-20T13:23:09+00:00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雲:「河南《聖教序記》其書右行,從左玩至右,則字字相迎;大起大落的仕途。想其格韻超絕,直欲離紙一寸,律以右軍之法,雖不免稍過,要之晴雲掛空,仙人嘯樹,故自飄然,不可攀仰矣。

王學仲 | 藝術本無魔障,治藝之人卻常自設障翳

2020-06-22T04:49:38+00:00

父親對我的啟蒙教育不是讓我臨摹碑帖,而是為我寫下二十五個楷體字的範本:「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四,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禮也。

白砥 |「反者道之動」——我對書法美的理解

2021-08-05T16:26:07.260303+00:00

常常有朋友問我,說我的字為什麼不能寫得漂亮些,而總像鄰家小兒所為?記得早年初學寫字,《九成宮碑》、《玄秘塔碑》、《多寶塔碑》,沈尹默、任政、胡問遂、周慧珺、劉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