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禁錯過航海時代?明朝:只是重建秩序,官方影響被弱化罷了

2020-02-08T14:09:56+00:00

序言:早在明洪武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就宣布推行了海禁政策,明令限制民間的海上貿易活動,繼而據《明英宗實錄·卷十四》的記載,明英宗朱祁鎮也於正統元年下詔「一切造作悉皆停罷」,更是宣布終止了官方的「下西洋」航海活動。

因焚書而成為罪人的秦始皇,其實只是背鍋俠?又在給誰背鍋?

2020-04-13T16:24:24+00:00

即便往小了說,也不是什麼文雅之舉,有辱斯文。起因也正是因為當時有不少人引用這些事跡來誹謗秦始皇,長此以往,勢必就會對秦始皇統治地位的穩固造成極大影響,所以他下令焚燒這些書籍也無可厚非。

火山噴發能改變人類歷史進程嗎?火山:有種效應叫「蝴蝶效應」

2020-04-06T15:33:48+00:00

如果用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的話來說,蝴蝶效應就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唐朝女子:穿著清涼就是兩性觀念開放?天氣炎熱,我穿薄點不行嗎

2020-03-09T09:00:19+00:00

再加上明清時期那濃厚的婦女貞潔觀念的影響,諸如清人「姚遠之」所著的《竹葉亭雜記·卷七》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大水時,一女子避未及,......有一人急援手救之,女子乃呼號大哭曰,吾乃數十年貞節,何男子污我左臂。」

明朝如何治理藏區?統治者:需緩解民族矛盾,可禮遇僧人、教派

2020-02-11T11:29:24+00:00

究其原因,原來明朝統治者在治理藏區之時,採用了「因俗而治」的文治之法,禮遇藏區僧人、教派,使其形成均衡之勢,互不統屬卻又互相牽制,從而有效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藏區的和平及穩定發展,確立了明朝的封建統治地位。

明太祖:錦衣衛怙勢作威?那就把刑獄案件交給刑部,務求公平公正

2019-12-30T07:30:01+00:00

序言:明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解決官員「皆安於苟且,不修職事,惟日食肥甘,因循度日」的不良政治風氣,故而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錦衣衛」,專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

為何要以他官居宰相職?唐太宗:分權只是基礎,以提升效率為主

2020-03-02T12:18:19+00:00

唐朝時期也不例外,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雖然唐太宗繼續延續了讓他官居宰相職位的做法,但是種種跡象卻表明,唐太宗的主要目的卻不是為了通過分權來實現集權,而是為了能集思廣益,有效提升行政效率。

為何要停止下西洋?朱祁鎮:宣揚國威都是虛名,愛恤百姓才是真諦

2020-02-07T21:48:01+00:00

就像史書所記載的,「和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所歷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里、滿剌加、渤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凡三十餘國。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

明朝並不缺茶,為何卻嚴禁私茶出境?明太祖:控茶能鞏固疆域

2020-01-13T05:27:43+00:00

明太祖朱元璋示意畫像插圖明朝疆域內部並不缺茶因為早在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就明確規定,茶樹稅額「每十株官取其一。無主茶園,令軍士薅采,十取其八」,顯然光是明朝廷自身,就已經占據了明朝茶葉產量的10%以上,——《明史·食貨四》除此以外,明太祖甚至還明文要求商人在茶葉產地買茶之時,必

如何鞏固西漢政權?劉邦:需總結秦朝教訓,將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

2020-02-24T03:47:35+00:00

與此同時,經過對秦朝教訓的總結,劉邦意識到單憑「以法治國」統治體系肯定不足以鞏固西漢政權,還需對症下藥,把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才行,即以民為本,休養生息。

儒家統治體系如何恢復?朱元璋:以科舉取士,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

2020-02-06T16:49:25+00:00

並最終決定採取以科舉取士,四書五經為科舉考試內容的方式,藉以取得重建百姓對儒家思想的信任,實現恢復儒家思想統治體系的最終目的。

為何拒絕秦孝公的禪讓?商鞅:法治體系已建立,嬴駟繼位更合適

2020-01-29T12:20:38+00:00

序言:據《戰國策·秦策一》中的記載,「孝公......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顧名思義,就是在秦孝公病重之時,打算將王位禪讓給商鞅,但是卻被商鞅給拒絕了。

為何要廢除井田制?秦孝公:耕種技術需要發展,秦國同樣需要富強

2020-01-23T11:27:03+00:00

——《穀梁傳·宣公十五年》毫無疑問,當然是到了各路諸侯以及那些封建貴族的手中,據史書記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這也就意味著「井田制」實則就是一種依附於「分封制」之下的土地分配製度。

明朝百姓不願養馬,為何還要推行馬政?統治者:立國方能安民

2020-01-07T05:17:31+00:00

序言:按常理來講,百姓作為封建政權的根基之一,民心的得失無疑亦是評判政權是否強盛的重要標準之一,可是在明朝時期,明明百姓就不願養馬,但統治者卻不顧百姓抗議,依舊繼續推行積弊已久的「馬政」制度,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明朝統治者的意識里,立國方能安民。

為何將日本列為不征之國?朱元璋:元朝戰敗只是其一,民心不能丟

2020-01-20T14:32:24+00:00

序言:明太祖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訓·祖訓首章》中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正東偏北:日本國」,儼然是將日本列為了「不征之國」。

朱祁鈺明知英宗復辟,為何卻不阻止?朱祁鈺:明朝還得延續下去

2020-01-05T01:52:04+00:00

序言:明景泰八年(1457年),「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上皇復位」,被朱祁鈺軟禁的明英宗朱祁鎮奪門復辟,改同年為天順元年,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事件,但是縱觀整個事件的始末,卻幾乎沒有發生任何的武力「衝突」,仿佛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當時的明朝統治者「朱祁鈺」更是沒有

明太祖:明朝重農抑商?重農是真,抑商卻非我本意,實乃情勢所迫

2020-01-15T09:26:31+00:00

原來,明初重農是真,但抑商卻並非明太祖本意,只是時局情勢逼的明太祖不得不暫時抑商罷了。就好比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思想代表人物商鞅,其在秦國推行「商鞅變法」之時,就明文提出了「富其國者境內之食必貴,而不農之徵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則民不得無去其商賈、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

獨尊儒術該如何確立?霍光:不能只有意識,還需將政策制度儒家化

2020-02-13T20:05:15+00:00

直到漢昭帝執政時期,由霍光主持召開了一場關於是否取消鹽、鐵、酒等官營政策的辯論大會以後,儒家思想才借著這個契機跟法家思想產生了融合,完成了從意識形態到將政策制度也一併儒家化的轉變,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獨尊」地位,即正式確立了「外儒內法」統治體系。

為何要重農抑商?商鞅:富國先富民,可秦國卻不適合發展商品經濟

2020-01-28T14:31:35+00:00

序言:公元前359年,著名的法家思想代表人「商鞅」在秦孝公的授意下頒布《墾草令》,重農桑,獎耕織,正式拉開了「商鞅變法」的序幕。

預備倉糧食不足?明英宗:改革管理疏漏,同時擴大糧食來源即可

2020-01-08T10:25:45+00:00

序言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令天下立預備倉,汆谷收貯以備賑濟」,很顯然,這是一個能在洪武初年那百廢待興狀態下造福百姓的「良政」,但是在實際的推行中,預備倉卻由於管理體系的不完善而呈現出一種「十處九空」的糧食不足之景。儼然成了徒增歲耗的「弊政」。

朱元璋:我的分封制不合理?九大塞王都姓朱,又只有兵權,不礙事

2019-11-21T10:40:44+00:00

序言:自洪武三年開始,截至洪武二十四年結束,明太祖朱元璋不顧官員阻撓,效仿西周分封制,先後三次分封了自己的25個子孫為藩王,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且不說西周分封製造成了春秋戰國時期軍閥割據的亂象,後世對分封制的應用也多以失敗而告終,難道這些弊端明太祖朱元璋都不知道嗎?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勝,為何卻有人認為贏家其實是波斯?

2020-06-27T15:10:25+00:00

自希波戰爭結束以後,為了防止波斯的再度入侵,雅典也效仿斯巴達所建立的伯羅奔尼撒聯盟那樣,在一部分希臘自由城市的自願下設立了一個環愛琴海同盟,也就是「提洛同盟」。

唐朝:天氣熱就少穿點;西漢:我覺得天熱還得多穿點

2020-06-29T21:08:58+00:00

眾所周知,我們現代人在穿衣服的時候,除了會考慮穿起來是不是合身得體以外,往往還會考慮當時的天氣情況,熱了適量減少,反之就得加衣保暖了。

「突擊虎」使用虎式底盤,炮彈卻重324公斤,怎麼抑制後坐力的?

2020-07-16T19:00:04+00:00

二戰時期,自納粹德國的「海獅計劃」失利以後,就開始調轉槍口,轉而把戰略重心逐漸轉向了東線戰場上的蘇聯。

明初軍隊戰力強悍,軍紀嚴明,為何明末軍隊卻屢屢潰敗?

2020-08-02T22:56:20+00:00

因為政權與政權之間產生了紛爭,而這個紛爭又無法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所以也就有了軍隊。就好比位列我國歷史上十大兵團之一的「常遇春兵團」,以及後來的「戚家軍」、俞家軍等等,無一不是戰力強悍、軍紀嚴明的勁旅,尤其是其中的戚家軍,更是以軍紀嚴明而聞名於世。

已是太上皇,卻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稱帝,朱祁鎮的帝位正不正?

2020-08-22T05:40:41+00:00

但是在明朝時期,偏偏就出現了一個特例,即明英宗朱祁鎮,也是我國封建歷史上唯一一位先後兩次登基稱帝的皇帝。

「差生逆襲」的詮釋,朱元璋的稱帝之路,從私塾識字開始

2020-09-03T22:02:15+00:00

說起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元末時期的農民起義領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一手造就了洪武之治盛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