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中國文化有多愛?唐朝時學中國過端午節,歷經千年不離其宗

2020-06-22T04:17:00+00:00

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這毋庸置疑。漢光武帝時,日本就因為久慕大漢的繁榮與昌盛,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光武帝曾賜給日本國王一枚「漢委奴國王」金印,這枚金印現在就保存在日本福岡的博物館裡。日本就一直的從中國學習各種東西,包括制度,文化,甚至農業生產。

李白仙世,杜甫白居易皆寫詩悼念,竟不及他的「打油詩」膾炙人口

2020-06-23T03:15:39+00:00

就在但他生活的那個年代,也有很多人把他視為偶像,比如小迷弟杜甫。明朝是個讓人怎麼都浪漫不起來的年代,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在這方面老天對哪個朝代都不曾吝嗇。

紅樓夢:鳳姐四大金剛「絕殺」尤二姐,借小四斗小三,手段高超

2020-06-26T13:12:13+00:00

王熙鳳的精彩,不像林妹妹的柔弱,寶釵的裝憨,晴雯的耿直,她威風八面指揮方遒,管得了榮寧二府,斗得了小三。

蘇軾久病中突然面色紅潤,孩子們剛高興一會兒就破案了:又偷酒喝

2020-06-30T04:54:11+00:00

就算按照今天的審美來評判,蘇軾也毫不遜色任何一位才俊:儀表堂堂,才高八斗,出身書香門第,深情有趣,會釀酒,會煮肉...

郭沫若罵魯迅衣冠禽獸,魯迅回懟「才子加流氓」,誰更「渣」?

2020-06-20T10:11:38+00:00

當年父親生病,老中醫讓他尋找「一對原配蟋蟀」作為藥引,先生一聽氣的要命,找到一公一母的蟋蟀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誰知道它們是不是原配?

李白臨終絕筆,為何詩句里提起了孔夫子?讀懂後讓人感慨不已

2020-07-09T05:20:53+00:00

詩仙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自號「謫仙人」,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著名學者余光中先生曾說:李白酒入豪腸,三分嘯成了劍氣,七分化作了月光,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李白之才,曠古少有。

朱元璋請客吃飯,73歲高僧作詩表感謝,朱元璋看完大怒:凌遲處死

2020-07-19T09:57:41+00:00

古代讀書人作詩,寫對聯,作為禮尚往來是常有之事,但卻有人為此丟了性命。這意思非常明顯,自己賦閒在家,聽聽雨,看看花開花落,喝喝小酒,這多快活,如今這個芝麻小官,真不如當和尚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