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用·誠信建設萬里行】禁投機交易 國資委加強金融衍生業務監管

2020-01-22T05:37:16+00:00

近日,國資委印發了《關於切實加強金融衍生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開展金融衍生業務要嚴守套期保值原則,以降低實貨風險敞口為目的,與實貨的品種、規模、方向、期限相匹配,與企業資金實力、交易處理能力相適應,不得開展任何形式的投機交易。

債務與戰爭|發現債務是好東西,超強學習高手,堅實的中國信用

2021-09-20T01:16:14+00:00

清朝末年中國和西方國家打仗卻不得不向西方銀行借入軍費,來回折騰,打敗了還得借錢賠款,即使打勝了也還是要賠款,無論如何中國都是輸家,甚至還聘請了英國人當海關總監,把海關收入抵押作為賠款保證。

1985-2020:中國信用卡大革命 | 馨金融

2020-05-02T14:20:08+00:00

——1985~2003 ——信用卡是指「無抵押循環貸款」,這7個字,倡導的是向銀行「先借後還」的個人信貸消費觀念。

【風險提示】警惕傳銷詐騙「成功學經濟」背後的那些坑

2019-12-28T08:21:27+00:00

「品牌魔法師」「企業華佗」「營銷鬼谷子」……一個個響噹噹的名號背後,卻是不法分子編織的「成功學」謊言。近期,深圳警方查處了一家疑似以課程培訓和企業營銷為幌子,從事詐騙和傳銷活動的公司,抓獲了多名所謂「成功學」大師,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

【風險提示】警惕「微整形」變「危整形」

2020-03-17T02:23:11+00:00

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步轉好,醫療整形美容機構陸續復工,不少女性的求美之心開始萌動,微整形尤其受到青睞。

【風險提示】歲末年初警惕五大電信網絡騙術

2019-12-31T05:58:28+00:00

警方提醒,歲末年初是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期,廣大民眾需增強防騙識騙意識,警惕貸款、冒充客服、婚戀交友、刷單掃碼、虛假購物等五大主要騙術。

報告|2019年中國信用卡與支付市場整體狀況

2020-05-07T10:17:56+00:00

2019年,央行會同銀保監會審查通過了中國銀聯的中國銀行卡清算業務申請,首張中國銀行卡清算業務牌照——《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花落中國銀聯。

【風險提示】注意!十大電信網絡詐騙常用語「出爐」

2020-01-14T09:02:31+00:00

1月8日,河南省鄭州市警方發布2019年十大電信網絡詐騙常用語,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常用語位列其中。

【風險提示】警惕「兼職刷單」的新型騙局

2020-01-15T10:59:27+00:00

兼職刷單可謂是「老生常談」的騙術,但最近這類騙術換上了「給APP刷點擊率」「買加油卡刷單」等「外衣」,誘惑性更大、迷惑性更強,不少市民紛紛中招。

【風險提示】當心!不法分子打起火車票的「歪腦筋」了

2020-01-01T07:24:15+00:00

近期,2020年春運火車票開售,拉開了春運搶票的序幕。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鐵路人忙、搶票的人忙,還有一種人也不閒著,那就是打起火車票「歪腦筋」的不法分子。

薦讀 | 1985-2020:於細微之處看見中國信用卡時代之變

2020-05-12T17:32:28+00:00

作者 | 洪偌馨、伊蕾來源 | 馨金融從早期的「跑馬圈地」到存量時代的「精耕細作」,再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平台化、後台化……中國信用卡行業經歷了35年的變遷。信用卡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科技推動金融服務重構的進化史。

【風險提示】兼職刷單輕鬆賺錢?小心有「坑」

2020-04-16T03:41:37+00:00

「兼職網絡刷單,足不出戶,輕鬆又賺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消費者都曾通過各種渠道看到過類似這樣的廣告。

【中國信用·誠信建設萬里行】教育部:嚴厲打擊中職招生虛假宣傳等行為

2020-08-07T05:58:55+00:00

近日,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疫情防控期間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和管理等有關工作,明確要嚴厲打擊虛假宣傳、有償招生、買賣生源等違規行為。

【風險提示】小心那些以「發獎學金」為名的騙局

2020-08-07T12:57:48+00:00

高考過後,騙子又蠢蠢欲動,借「發放助學金、獎學金」之名,詐騙大學生,尤其是入學新生。典型案例:南京事主談某報警,稱其接到冒充學校老師電話,對方以擬發獎學金為名,騙取其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後其發現自己銀行卡中被轉走7900元。

【中國信用·誠信建設萬里行】40萬噸棉花進口滑准稅配額已到位 信用狀況良好企業看過來

2020-09-03T00:28:21+00:00

為保障紡織企業用棉需要,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公告稱,2020年發放40萬噸的棉花關稅配額外優惠關稅稅率進口配額,申請企業需在2020年8月1日前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註冊,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納稅記錄和誠信情況,且未列入「信用中國」網站嚴重失信名單。同時,對虛假申報等失信企業,有關部門將按照有關規定採取相應懲戒措施。根據公告,此次發布的「棉花進口滑准稅配額」全部為非國營貿易配額,且限定用於加工貿易方式進口。

【中國信用·誠信建設萬里行】四部門聯合規範信用評級 促進金融業穩健發展

2021-08-05T15:19:10.869885+00:00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證監會等四部門正式發布了《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了行業規範發展的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統一監管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