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萬盒爽身粉鉛超標?夏季如何預防寶寶長痱子?正確護理學起來

2020-06-28T06:01:02+00:00

一來,想用這些「粉」吸收寶寶皮膚褶皺處殘留的水分;二來,這些「粉」還能預防汗液刺激皮膚,保持皮膚乾爽舒適,減少痱子、濕疹的產生。雖然可能性較低,但咱也不能存僥倖心理啊,明明有更好的替代物,為啥非得虐娃呢?

寶寶如何從人群中認出媽媽?不同階段寶寶的識別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2020-06-20T21:38:25+00:00

那麼,寶寶是如何從人群中認出誰是媽媽呢?很多人都認為寶寶其實是通過聲音和氣味來識別自己母親的,但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同階段寶寶的識別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可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

「懲罰孩子」與「管教孩子」差別竟這麼大?這十個做法才科學

2020-06-20T21:47:42+00:00

家長打孩子時避開重要位置,比如腦袋、軀幹都不要打,手臂、手、小腿出都是可以打的,能讓孩子感到痛就行,會怕就行。

胎兒滿37周出生才健康?其實只要滿足這五個身體條件就行

2020-06-20T21:51:40+00:00

醫學上稱胎齡滿37周出生的寶寶為足月兒,那要是寶寶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恰好在37周出生,是足月兒嗎?

孕吐實際上是胎兒在進行自我保護?揭秘孕初期孕婦「害喜」那些事

2020-06-20T21:57:15+00:00

孕吐又稱害喜,往往是懷孕初期比較明顯的症狀,這也被各種狗血的電視劇發揮到極致,只要女主一作嘔,想吐,多半是「有喜了」!

輔導孩子作業全靠「吼」?錯誤方式影響孩子一生!正確方式學起來

2020-06-20T02:47:35+00:00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段子: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繫你,那麼只有三種可能:一是她死了,二是她當媽了,三是她孩子到學齡了。

3歲女孩因一包辣條下巴成「馬蜂窩」,這些垃圾食品別再給孩子吃

2020-06-14T06:36:22+00:00

各種零食,恨不得統統搬回家,但是我卻很少滿足她,因為那些零食不是高糖份,就是添加了色素、香料等,長期吃這些零食不僅會影響食慾及正餐的攝取,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嬰言嬰語:一歲前寶寶如何與媽媽交流?這些語言技巧一定要掌握

2020-06-14T06:50:31+00:00

育兒專家說,1歲前,說話和哺乳是寶寶最需要的兩件事。但是,寶寶1歲前,寶寶的「嬰言嬰語」媽媽都能讀懂嗎?

孩子出生要準備哪些東西?新生兒護理要注意什麼?這份清單請收好

2020-06-14T07:47:46+00:00

寶寶這位新成員的加入,雖然一定程度上給家庭帶來了負擔,但身為父母的我們都知道,這是世界上最甜蜜美好,並令人欣慰的負擔。

熊孩子超市連扎45袋大米!同是熊孩子闖禍,看霍思燕如何解決

2020-06-09T10:38:24+00:00

帶孩子逛超市的經歷,相信大家都有過,也有的孩子在超市會調皮搗蛋給我們惹來不少麻煩,但如果你家熊孩子在超市一口氣扎破45袋大米,作為家長你會怎麼辦呢?

夏季帶娃有講究,八大禁忌要注意!家長們不要「坑娃」而不自知

2020-06-09T11:10:10+00:00

張阿姨今年60歲,已經獨自帶孫子到3歲,兒子兒媳工作繁忙,帶孩子的任務就只能交給她了。「寒從腳底起」,這句話很多家長都深信不疑,恨不得一年四季給孩子捂著一對腳丫子,就算夏天,孩子熱得腳底出汗,也不給脫下來,殊不知,寶寶的氣血運化系統還不完善,四肢本來就涼一些,在炎熱的夏天,就算光著腳丫踩在地板上,也不會受涼,還刺激末梢神經,增強孩子的協調性。

手腳冰冷,大近視,沒有膝蓋?這些新生兒冷知識,寶媽知道多少?

2020-06-08T10:37:33+00:00

嬰兒在出生時會有類似膝蓋的軟骨, 但到六至七個月, 可以開始爬行的時候, 軟骨才會發展成膝蓋!寶寶剛出生時是大近視,如果用視力去衡量,可視範圍也就僅有0.025~0.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