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湃|我們為什麼會生病?探秘微生物世界可以看這些書

2024-03-01T19:43:03.153287+00:00

又到了親子學堂薦書時間了,和孩子一起讀好書,享受溫馨的共讀時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在生活中微生物無處不在,並起著重要作用。不同於帶孩子去了解動物和植物,微生物因為它微小,總會被我們忽視。關於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它們是什麼樣的?是怎樣存在在生活中?有會起到哪些作用?

全球變暖:生物世界的絕命考驗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3-11-20T04:13:40.582218+00:00

全球變暖:生物世界的絕命考驗與可持續發展之路全球變暖是當前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峻的威脅,許多物種生存環境日益惡化,生物鏈條遭到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全球變暖是否會給生物帶來滅頂之災?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老鼠會游泳,鴨子會襲擊:生物世界的另類同居現象。

2023-06-11T04:27:16.162724+00:00

在自然界,同屬兩棲類的老鼠和鴨子居然可以同居在一起,這似乎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老鼠作為典型的陸地動物,原本只會在陸地上活動。而鴨子作為水禽,主要生活在水裡。但是,在一些河岸或沼澤地帶,我們卻可以觀察到老鼠和鴨子共同生活的景象。這是如何實現的呢?原來,老鼠也會游泳。

4.6億年前「迷你生物世界」見證海洋動物演變

2023-05-06T01:05:09.442297+00:00

科技日報南京5月3日電(記者張曄)4.6億年前的「海綿寶寶」什麼樣?它們的發現對動物演化研究有哪些幫助?記者5月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威爾斯中奧陶世地層中發現一個保存有大量精美軟軀體化石的特異埋藏化石庫。

4.6億年前「迷你生物世界」見證海洋動物演變

2023-05-05T04:12:05.088904+00:00

科技日報南京5月3日電 (記者張曄)4.6億年前的「海綿寶寶」什麼樣?它們的發現對動物演化研究有哪些幫助?記者5月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威爾斯中奧陶世地層中發現一個保存有大量精美軟軀體化石的特異埋藏化石庫。

科普VR游!走進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2022-11-13T12:10:23.970988+00:00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個類群世界上已被發現的真菌有12萬多種它廣泛分布於我們的周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生產麵包、饅頭、果酒所需要的酵母菌是小型真菌我們平常食用的蘑菇,則是大型真菌。

南極冰層之下,科學家意外發現一個生物世界

2022-10-16T12:48:40.319505+00:00

南極對地球而言,具有戰略作用。它是地球的水塔,儲存著地球70%的淡水;是氣溫的調節器,能夠將太陽輻射的能量發射回去,穩定地球的氣候。南極也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淨土之一,需要我們加強保護,穩定全球生態系統,讓地球越變越好。南極環境惡劣,這是大家的共識。

運城市鹽保中心開展鹽湖水系調研第311天——「走近鹽池生物世界之十」

2022-08-21T18:49:19.745552+00:00

有關運城鹽池的藻類植物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陸續有相關報導。最初的報導只有4門9種,到了2006年已經達到了5門222種。其中,有許多種屬於國內首次發現。

運城市鹽保中心開展鹽湖水系調研第312天——「走近鹽池生物世界之十一」

2022-08-21T18:12:10.836775+00:00

運城鹽池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柳樹,叫檉柳。《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中記載,「國出玉,多葭葦,檉柳、胡桐、白草」。其中的檉柳,應該就是檉柳。而《新唐書·吐蕃傳下》中也提及「河之西南,地如砥,原野秀沃,夾河多檉柳」。檉柳並非怪柳。

誤打誤撞闖入古生物世界,他卻努力做好本分

2022-07-30T04:04:35.778364+00:00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敏從小酷愛踢球,學生時代夢想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但當這一理想磨滅時,他明白了,不是所有的熱愛都能成為一輩子的事業。

揭秘西江流域的底棲生物世界

2022-07-19T08:53:12.823770+00:00

題:揭秘西江流域的底棲生物世界。位於我國南部的西江流域具有多層生態系統複合的高原湖泊生態系統和複雜多樣的喀斯特生態環境,孕育和維持了豐富而獨特的水生生物多樣性,是我國水生生物物種重要基因庫之一。

中科館大講堂《知識就是力量》專場講座預告 | 走進神秘的海洋生物世界

2022-06-24T18:42:43.845089+00:00

時間:2022年6月25日(周六)10:00—11:30題目:走進神秘的海洋生物世界系列:科學家精神系列講座嘉賓:李新正(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嘉賓簡介李新正教授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

《這就是生物》:一套科普漫畫生物啟蒙書,讓孩子讀懂生物世界

2022-06-13T15:11:44.937277+00:00

鄰居領著家裡的老二出門,我們回家剛好碰到了,打了聲招呼。小傢伙回家問我,媽媽,為什麼阿姨家的妹妹長得這麼白,可是哥哥長得有點黑呢?我說,你觀察得很仔細呀。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有可能是曬得,另一方面就是基因的問題了。孩子突然瞪大眼睛看著我,重複:基因?什麼是基因?

2021年度旅行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第4部分:生物世界)

2022-02-20T13:04:15+00:00

年度旅行攝影師大賽(Travel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簡稱TPOTY)近日公布了2021年比賽的獲獎結果,此次大賽收到了來自 151 個國家/地區的攝影師的 20,000 多份參賽作品。

太蒼神體+伴生物世界樹,少年大帝出生

2022-01-18T22:27:19+00:00

天穹之上,有古老的威勢瀰漫,猶如潮水,滾滾而來,壓向四方天地。一縷縷綻放紫氣匯聚成河,如納百川,出現在秦家祖地上空,即將成型。

探索隱藏在岩石中的生物世界

2022-01-05T14:08:47+00:00

點藍色字關注「新時代遇見好書」《遇見好書》是廣西目前唯一以解讀好書和閱讀推廣為宗旨的電視欄目,通過內容分享、情景演繹、多方訪談等形式,深度解讀和推薦一本好書,帶給觀眾閱讀的快樂和思考,倡導全社會愛讀書、善讀書、讀好書。

發現多個影響酒量新基因,大規模基因分析揭示酒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2020-01-19T01:18:04+00:00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 雜誌發表了一篇酒量與基因位點關聯性的研究論文——Functional validity, role, and implications of heavy alcohol consumption genetic loci 。

顛覆性發現:抑癌基因突變後,通過逃避免疫系統監控而導致癌症

2021-09-20T05:38:26+00:00

2021年9月16日,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Science 發表了題為: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is a major driver of selection for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activation 的研究論文。

侏羅紀公園要成真?七千五百萬年前恐龍化石中發現細胞及DNA跡象

2020-03-04T15:46:49+00:00

2020年2月,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後AlidaBailleul、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Mary Schweitzer 博士等團隊題為:Evidence of proteins, chromosomes and chemical markers o

顯微鏡的演化史,先有放大鏡才有了顯微鏡,清晰的看微觀生物世界

2020-02-21T10:27:36+00:00

人類科技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偶然和機遇,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顯微鏡的出現也是如此。眼睛,是我們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我們所獲得的信息,有八成是來自視覺。如果形容什麼東西最珍貴,總是說「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珍惜它。

掙錢能力與基因有關?分析近30萬人基因數據,發現149個相關基因

2019-12-20T08:07:07+00:00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錢卻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人的能力。會掙錢的人往往在智商、情商、決策力或行動力上優於常人。在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智商和情商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基因影響的。那麼,一個人的收入水平,或者說是掙錢的能力,是否也會與基因相關呢?

用脂質體包裹細菌,上海仁濟醫院解決了腸道菌群移植大難題

2019-12-22T03:01:12+00:00

2019年12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劉盡堯團隊在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發表題為:Biointerfacial self-assembly generates lipid membrane coated bacter

吉林大學等開發細胞納米化生物晶片,顯著提高基因治療遞送效率

2019-12-19T11:37:29+00:00

外泌體(Exosome)是細胞內的多囊體分泌到細胞外,半徑為40-150 nm的囊泡,在生理狀態下介導細胞間通訊。外泌體生物相容性好,其膜上天然表達跨膜和膜錨定蛋白,因此具有體內長循環以及跨血腦和血腫瘤屏障的優點。因此,外泌體被視為基因治療中核酸遞送的有希望的載體。

面對人類的殺蟲劑,蚊子進化出抗藥性,攻克瘧疾面臨新挑戰

2019-12-29T15:40:36+00:00

在人類種肆虐的瘧疾,是由瘧原蟲感染人類導致,而瘧原蟲是通過雌性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甘比亞按蚊是瘧疾的主要傳播者。在過去20年里,青蒿素等抗瘧疾藥物的使用,以及經殺蟲劑處理的蚊帳在瘧疾流行地區的廣泛發放,已大大降低了瘧疾發病率,因此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武漢中南醫院發布最新臨床治療結果:醫院內傳染率高、死亡率4.3%

2020-02-08T21:40:05+00:00

2020年2月7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彭志勇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在線發表題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

復旦大學: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口罩,電吹風吹半小時後即可重新利用

2020-02-10T10:00:37+00:00

2月9日,復旦大學團隊在《微生物與感染》雜誌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證實使用後的一次性醫學口罩,以家用保鮮袋包裹,家用電吹風熱風吹處理30分鐘後可再次使用,不影響其原有的濾過截留效果,並可滅活污染的病毒。

著名生物學家因性騷擾、報復多名學生,而被大學開除

2020-02-10T09:59:19+00:00

安第斯大學是哥倫比亞一所私立大學,它於1948年創建,據QS世界大學排名是哥倫比亞排名第一的大學,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於世界第234位。

走進隱秘的微生物世界:《微生物感染與健康》微讀本

2020-02-26T14:47:02+00:00

作者簡介楊娥 醫學博士,從事醫學微生物學教學、科研工作多年,講授《醫學微生物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等課程,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優秀,多次獲得各級教學授課比賽一等獎、二等獎,參編教材10餘本。

張鋒發明的「神探夏洛克」,會是新冠病毒檢測終極解決方案嗎?

2020-02-11T01:47:52+00:00

2019年底,武漢市出現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疫情,截至2月10日中午,全國已有超過4萬人感染,並造成超過1000人死亡,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超過SARS,且還在持續增加中。

基因編輯大牛劉如謙、張鋒聯合創立的單鹼基編輯公司衝刺IPO

2020-02-07T23:00:19+00:00

2016年4月20日,DavidLiu等人在 Nature 發表論文,在 J. Keith Joung 研究的基礎上首次開發出了單鹼基編輯器,可將G•C鹼基對轉換成T•A 鹼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