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覺」與民族題材美術

2020-01-15T10:30:23+00:00

然而,對於當前中國文化演進的具體實踐者而言,卻意味著一種沉重的壓力,究其原因,一是由於近代以來中國的衰弱,造成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夠自信和自覺;二是西方文化的強大體系迫使中國近現代文化對其無意識的參照,從而使國人對自己的文化發展空間進行了自我壓縮,形成一種被動的局面。

草原文學作家群的形成和發展

2020-01-18T11:17:21+00:00

本文作者劉成教授當代草原文學是古代草原文學的繼承和發展。由民間文學向作家文學、書面文學的遞進,這是文學發展史的一般規律。古代草原文學發展到當代草原文學,也正依循著這一規律。

地域民族文學的有益探索——評《呼倫貝爾少數民族文學研究》

2020-01-25T21:40:40+00:00

王雲介教授在繼2005年出版論著《呼倫貝爾作家研究》之後,2012年完成並於新近出版問世了學術著作《呼倫貝爾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成為繼老一代呼倫貝爾本土作家馮國仁、郭純、劉遷和烏熱爾圖之後,較為系統地梳理研究呼倫貝爾地域少數民族作家、作品及其人文精神的中青年評論家之一。

主題先行與時代偏頗——90年代內蒙古原創話劇缺陷研究

2020-01-28T19:40:01+00:00

就全國戲劇而言,上世紀90年代,在主旋律政策的引導下,戲劇界出現了很多反腐劇、英模劇、偉人劇等主旋律戲劇,它們的主題基本相似,讚頌社會主義各行各業的英雄勞模,表現民族團結與時代進步。

也談大眾為什麼疏離美術——兼論美術高峰的出現非主觀和外力因素

2020-01-25T06:01:54+00:00

日前翻閱雜誌,在2014年第四期的《藝術廣角》上讀到一篇題為《大眾為什麼疏離美術》的文章,作者從大眾化社會中文藝生產和消費的特點,時下美術生產與傳播模式的問題等方面分析了大眾為什麼疏離美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