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的明朝總崩潰是怎樣釀成的?

2020-01-26T15:47:00+00:00

公元1644年李自成揮師東進,闖軍兵鋒所至之處所向披靡,由於明軍無力阻止李自成的攻勢,導致闖軍圍困並攻克了大明京師,迫使崇禎皇帝上吊殉國。

國本不可輕移!「土本堡」之變發生後,明朝為何不能遷都避敵?

2020-01-29T00:12:07+00:00

土木堡之戰前明軍與瓦刺軍的行動01、土木堡之變後的危險形勢北元朝廷崩潰以後,蒙古分裂成了兀良哈部、瓦刺部、韃靼部三大部。

淺談三國:袁紹視漢獻帝為累贅,為何曹操卻把漢獻帝當做寶貝?

2020-02-08T07:02:48+00:00

公元189年8月大將軍何進同宦官集團因矛盾激化而被殺,董卓率兵入京掌握了政權,卻又因恣意妄為擅行廢立,而引發了各路諸侯的共同討伐,董卓在遷都長安後司徒王允誘殺。

閒話歷史:淺談古代王朝外戚干政、主少國疑與治亂興衰的關聯

2020-01-11T07:25:45+00:00

而且有些王朝的外戚干政,往往還和幼主即位所導致的「主少國疑」,臣民人心不穩有直接的關係。而主少國疑則往往是促使外戚,釆取冒險行動的重要誘因,比如王莽篡漢和楊堅篡周。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2020-04-12T08:04:57+00:00

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從大分裂走向大一統,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大勢所趨。然而,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夏商周三代還需要利用封建制統治天下。

秦國的艱難抉擇:進取中原,還是奪占巴蜀,秦惠王應該怎麼辦?

2020-03-02T04:43:39+00:00

《國策》記載:張儀在秦惠王面前建議說:「親魏善楚,下兵三川……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國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曹營三大將:清廉自守夏侯惇,恃勇驕矜夏侯淵,智勇雙全數曹仁

2020-04-16T02:10:05+00:00

其中,既有清廉自守的夏侯惇,也有智勇雙全的曹仁,還有那恃勇驕矜的夏侯淵。01、大將軍夏侯惇地位雖高,但卻能清廉自守夏侯惇是最早追隨曹操的將領之一。

簡述從大唐盛世,到五代亂世,再到北宋王朝

2020-04-17T10:10:55+00:00

宋太祖趙匡胤01、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壯志未酬身先死,後周王朝出現了權力真空。而且在當時中原大地四分五裂,南有諸國割據自立,北有契丹人虎視中原。

張儀務虛,司馬錯務實,秦惠王應該聽誰的?

2020-03-02T04:43:35+00:00

《國策》記載:張儀在秦惠王面前建議說:「親魏善楚,下兵三川……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國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春秋故事:弱魯遭災,強齊趁虛欲侵伐,軍力不振,展喜巧辨免廝殺

2020-03-01T06:54:10+00:00

短短不到50個字,便點明了齊孝公乘魯國遭遇饑荒,乘虛而入想要趁機取利的不義行為,和魯國自知打不過齊國,因此索性裝出不知齊侯來意,反而派展喜犒勞齊國軍隊之事。

這次航行比哥倫布還要早,發生於2600年前,是腓尼基人的探險壯舉

2020-01-09T19:00:33+00:00

#海上歷史故事#腓尼基人生活在地中海東岸,位於今天的敘利亞和黎巴嫩一帶,他們的文明程度很高。然而卻不能、也不應該忽略2600年前,依靠著原始地海洋運輸工具,進經過環繞非洲航行的腓尼基人的開拓精神與勇氣——儘管腓尼基人是在環繞海岸航行,其危險性要小於麥哲倫、哥倫布等人的穿越大洋!

東漢之亂與三國鼎立

2020-05-10T06:43:03+00:00

01、東漢末年,天子無道奸佞橫行,宦官亂政外戚專權。其後,外戚與宦官因權力爭奪,產生了不可調合的矛盾。

回味歷史典故:清明節之前還有個寒食節,這個寒食節因何而來?

2020-02-13T15:08:20+00:00

清明節之前曾經有個寒食節,據史傳這個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流傳至唐代以後逐漸式微,至清代以後逐漸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元朝統治的崩潰,是因為「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嗎?

2020-02-11T12:11:05+00:00

元朝統治了中原近百年,然而這個貌似強大的王朝,挾其掃金滅夏吞宋之勢,卻依然難以避免,傾覆於元末亂世的急風驟雨中。「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是導致元末大亂的誘因,而促成元朝政權垮台的危機,卻早已潛滋暗長。

劉協是寶貝還是累贅?曹操和袁紹做出了不同選擇

2020-02-08T07:32:19+00:00

公元189年8月大將軍何進同宦官集團因矛盾激化而被殺,董卓率兵入京掌握了政權,卻又因恣意妄為擅行廢立,而引發了各路諸侯的共同討伐,董卓在遷都長安後司徒王允誘殺。

《諫逐客書》:力阻秦王失策、避免秦國因人才流失而導致盛極而衰

2020-01-18T07:36:23+00:00

《諫逐客書》是李斯的名作,李斯憑此而力阻秦王嬴政的失策,消除了因為秦國下達《逐客令》,而可能出現人才流失的危險後果,使秦國得以繼續吸納山東六國的優秀人才。

悲催的大清Pk囂張的列強:洋人侵略清朝的三步曲

2020-05-09T05:39:50+00:00

時光飛逝,光陰如電,轉眼間一百餘年過去了。結束語:晚清處於一個激烈變革的時代,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風雲激盪1912:即使袁世凱沒有逼宮,晚清72年的歷史也不能延續了

2020-05-16T07:18:32+00:00

袁世凱是晚清時代的風雲人物,當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正是迫於袁世凱逼宮的壓力,才使得清朝放棄了最後的掙扎。

殺兄弒弟逼父,李世民為何還能排名唐宗宋祖之列?

2020-05-18T12:46:26+00:00

玄武門之變,是一場手足兄弟自相殘殺的悲劇。李世民在鼓動李淵起兵反隋,以及在唐朝建立後消滅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糧食寶貴,還是金錢寶貴?看漢文帝如何選擇

2020-03-03T04:18:17+00:00

因此晁錯在《論貴粟疏》中,開篇即言:「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其開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閒話歷史:淺談古代王朝之外戚干政與「主少國疑」的因果關聯

2020-01-11T08:38:51+00:00

而且有些王朝的外戚干政,往往還和幼主即位所導致的「主少國疑」,臣民人心不穩有直接的關係。而主少國疑則往往是促使外戚,釆取冒險行動的重要誘因,比如王莽篡漢和楊堅篡周。

美國歷史上的糗事:羅斯福總統險些喪命於美國自己的驅逐艦之手

2020-07-01T23:53:42+00:0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艘美國驅逐艦特別有「名氣」。這艘名叫「波特爾」號的驅逐艦,並不是因為在戰鬥中屢立戰功而聲名大振,而是由於羅斯福總統險些喪命於,波特爾號的魚雷之下。

為何宋金兩國會達成引狼入室的海上之盟?宋徽宗頭腦發熱惹大禍

2020-07-18T06:37:39+00:00

北宋王朝自立國之後,北受制於遼,西受制於夏,為彌兵修好,不得不以卑詞厚幣買和平。然而終北宋一朝,終究無法擺脫遼國的軍事壓力,宋朝也從未真心屈服遼國,總想尋找機會奪回幽雲十六州。

赫赫有名的皇帝拓跋燾,卻死於侍臣宗愛之手,這是怎麼回事?

2021-08-05T14:25:41.229904+00:00

魏太武帝拓拔燾雖然剛愎而又殘暴,但卻統一了北方。然而,這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居然死在了霄小之徒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