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預防心腦血管病變,中醫是如何辨證治療的?

2024-04-11T00:00:47.461862+00:00

中醫理念決定著中醫通過整體觀念,對於糖尿病進行治療,效果非常顯現,特別是對於口渴、乏力、尿糖、多食、消瘦等症狀,能夠進行很好的控制,可以幫助很好的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的出現。

您以生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宣威市一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成功救治一位82歲三支血管病變合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024-03-17T01:28:00.181673+00:00

2023年3月14日16:33分,宣威市樂豐鄉衛生院胸痛中心微信群傳來一位82歲男性患者持續性胸痛2小時的心電圖,胸痛中心心血管內科值班醫生快速電話詢問病人情況後,告知心電圖提示:急性廣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為急性廣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系統構建中醫脈絡學說解決微血管病變國際難題

2023-01-07T23:26:51.255180+00:00

脈絡是經脈系統中運行血液的網絡結構,滲灌濡養全身臟腑組織,脈絡病變是臨床多種疾病的發病基礎,深入研究脈絡病變發生發展及辨證治療規律對指導臨床多種難治性疾病防治均有重要價值。

兒童健康、孕婦高血壓、胎盤血管病變……美國心臟協會2022十大進展

2023-01-03T13:31:14.249902+00:00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2022年心血管病研究領域值得關注的十大進展。

完全血運重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多支血管病變效果的系統評價再評價

2022-11-21T02:34:10.659867+00:00

40%~6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多支血管病變[1,2]。在這些患者中,除了罪犯血管外,其他的血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多項研究表明,與單支血管病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合併多支血管病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1年內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包括死亡)更高[3,4,5]。

FFR指導下PCI對AMI合併多支血管病變患者完全血運重建的應用價值

2022-09-25T23:13:08.972550+00:00

當地時間8月28日,在大會Hot Line專場上公布了FRAME-AMI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多支冠脈病變患者完全血運重建時,血流儲備分數與冠脈造影指導下的非罪犯血管PCI對患者預後的影響。

逢山開「顱」,遇水架橋,「難治」腦血管病變「可治」

2022-09-22T04:55:07.911042+00:00

摘要:曠置病變血管、人工搭建顱外-顱內血管溝通,「堵」「疏」結合治療方式變「難治」腦血管病為「可治」。「毛主任好,我又來找您複查了。」在毛穎教授門診診室里,說話的是一位18年前在華山醫院接受治療的複雜腦動脈瘤患者,當初被多家醫院判處「死刑」的她已經退休,如今在家安享天倫之樂。

炎症性腸病的腸外表現之——眼部、肝膽和血管病變

2022-09-21T18:17:30.709650+00:00

導讀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

疾病大多是自找的?不改掉這些習慣,消化道潰瘍、肝損傷、血管病變…都會找上門!可別再做了~

2022-07-05T19:13:53.847824+00:00

如今,吃的花樣越來越多,玩的項目越來越豐富,生活變得越來越安逸,但人們的健康狀況卻越來越糟——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頸椎病、腸胃疾病輪番轟炸!

「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榮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2-04-29T21:12:53.087623+00:00

Nature子刊心血管分冊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給予肯定性評述,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副主編安東尼教授評價:「芪藶強心臨床研究非常令人振奮,是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高質量的試驗,取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結果」。

2個中成藥,活血化瘀、益氣養陰,改善血管病變,用於微循環障礙

2022-01-29T05:56:13+00:00

血栓性脈管炎屬陰寒證者、孕婦、產婦、 哺乳期及月經期女性慎用有糖尿病和脂肪肝應用時應注意監測血糖及 ALT 的變化情況。

張新媛教授:掃視頻OCT與OCTA 對DR視網膜微血管病變

2022-01-12T04:29:28+00:00

··編者按:張新媛教授團隊的前期研究結果表明,視網膜神經血管單元功能失代償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DR患者中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和神經元退行性變的關係尚不明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靜息痛」好比「腿梗」周圍血管病變怎麼辦

2022-01-04T23:20:02+00:00

患者申女士(化姓),71歲,呂梁市某縣人,主因「血糖升高14年,左側肢體乏力14年,發涼10天」,經過別人的推薦,前來太原糖尿病專科醫院二病區住院治療。

血管病變是疾病開端,提醒:腳部出現這3種現象,多半是血管病變

2022-01-01T19:58:46+00:00

血管是身體重要的組織,血管承載著血液,給身體各個器官進行運輸營養,使得各項器官正常運轉。可是,當血管出現堵塞時,身體便會出現各種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非常傷害身體,不僅會給身體帶來傷害,還有可能會導致身體留有後遺症。

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這4種有效的中成藥,您一定要知道

2021-12-31T09:46:17+00:00

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特異性併發症,其典型改變是微循環障礙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長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壓、血脂異常、吸菸、胰島素抵抗等;

經顱都卜勒超聲(TCD),精準揪出腦血管病變,你做了嗎?

2021-12-14T21:57:30+00:00

經顱都卜勒超聲檢查經顱都卜勒超聲檢查,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檢查呢,到底能不能準確揪出腦血管病變呢,小編要講一講自己的經歷了。小編經常性會出現頭痛頭暈的情況,疼了就吃片止痛藥,總以為整天堆文碼字的頸椎不好引起的,時間長了也就不以為意了。

得了慢性腎病,如何保護大腦?做好4件事,或能預防腦血管病變

2021-12-10T05:27:54+00:00

調查顯示,一旦慢性腎病患者出現腦血管病,病情更加嚴重且預後差,同時易發生無症狀腦血管病變,甚至誘發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

血糖高了不疼不癢,但軀體損害卻在悄然進行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

2021-12-08T21:31:05+00:00

我的一位老病人無意間給我講了他老伴兒的故事:血糖高了好多年了,但從來也不到醫院看病,也不注意飲食,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有好多次血糖高到了30mmol/L左右。

微血管病變嚴重威脅心腦健康,看中醫脈絡學說如何破解困境

2021-11-22T14:36:07+00:00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腦小血管病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021年10月30-31日,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腦小血管病專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腦小血管病學術大會」在線上成功舉辦。

TCT2021丨FAME 3研究:在冠脈多支血管病變中,FFR指導的PCI非劣效於CABG

2021-11-16T23:46:15+00:00

2021年11月4日,FAME 3研究的主要結果顯示,對於三支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相比,以血流儲備分數為指導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一年不良反應事件未達到非劣效性。

簡說內分泌 | 糖友下肢疼痛,神經、血管病變要分清

2020-05-29T07:02:47+00:00

糖友們出現下肢麻痛,首先想到的是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這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是以「痛」「麻」「頑固」為主要特徵,甚至可影響到睡眠,嚴重影響糖友的生活質量。

有微血管病變的人,身體的這3個部位會早期提醒你,請及時治療

2020-01-07T10:19:15+00:00

血管的健康,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血管就像人體的「生命線」,運輸著各種養分供應全身臟器,同時也帶走代謝廢物,並通過腎臟排泄出體外。這條生命線決定著生命的長度和質量。人體的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這種血管病變比血栓、動脈粥樣硬化還可怕,連支架都救不了

2020-03-14T01:52:15+00:00

人體血管出現血栓、動脈粥樣硬化時,可以植入支架進行治療,恢復血管通路,但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連支架都沒辦法用。

血管病變怎麼辦?這3種治療方法比一比

2020-02-21T11:44:58+00:00

血管疾病容易引起頭暈、頭痛、耳鳴等缺血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血管病變多發於高齡群體,對於血管硬化、血管狹窄此類病變,應根據血管硬、狹窄程度來決定治療方案。

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現心血管病變,3件事不能馬虎,以免埋下隱患

2021-10-05T17:29:56+00:00

對於女性群體來講,雌激素就像是一把保護傘一樣,為其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保駕護航。女性在雌激素分泌比較充足的時候,血管的彈性也可以得到較好的提升,進而能夠有效的預防各種血管疾病的發生。

胸口痛,但冠脈造影正常,是冠心病嗎?醫生說:微血管病變要考慮

2020-03-01T08:25:27+00:00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方式的變化,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於是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越來越了解冠心病了。

非性不可1/勃起功能障礙者 八成三陰莖血管病變

2012-12-14T12:06:14+00:00

圖說:北市聯醫陽明院區泌尿科醫師沈恆立說,陽莖海綿體的血管病變可能顯示全身性血管有問題。(沈恆立醫師提供)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醫師沈恆立針對近六百位患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陰莖超音波檢查的研究報告,

非性不可/「種草莓」會中風? 四大危險族群揭曉

2013-02-08T13:23:45+00:00

圖說:脖子上種草莓小心避開頸動脈。!(擷取自Flick,作者AimeePlesa)欣傳媒 | 丁彥伶紐西蘭有女性在和男友親熱,在脖子玩親親時,竟然出現左手臂麻木無力,後來出現輕微中風,真是嚇死人啦!熱戀的年輕情侶們誰沒在脖子種過草莓?難道只

非性不可2/興奮過頭 當心馬上風

2012-12-14T12:06:14+00:00

圖說:在戶外親熱、偷情,都比較容易發生「馬上風」。(翻攝自Flick作者Steve-©-foto)欣傳媒 | 丁彥伶根據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發表的勃起功能障礙者調查,有八成三陰莖血管有病變,這顯示這些人可能有潛在的心血管問題,冬天正是「馬

血栓來臨,皮膚先知?身上這處發生4個變化,當心血管病變

2020-06-18T14:33:06+00:00

年輕時候不規律的飲食習慣,不好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就導致了,中老年人血管疾病風險越來越高。但平時我們做下蹲或者長時間壓迫腿部的時候也會腿麻,該怎麼區分是否有血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