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大家】懸壺濟世恤蒼生 妙手仁心譽杏林 ——陝西省名中醫

雷濤醫師 發佈 2021-08-03T07:30:47.707313+00:00

陝西省名中醫——劉華為 中醫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並不斷自完善的醫藥知識系統,不僅曾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也在今天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防病治病作用。在歷史上,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偉大醫家,至今為人們所敬仰。

陝西省名中醫——劉華為

中醫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並不斷自完善的醫藥知識系統,不僅曾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也在今天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防病治病作用。在歷史上,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偉大醫家,至今為人們所敬仰。在今天的三秦大地,也有一位秉承中醫底子、中醫思維、中醫路數的醫生,受到社會的認可和群眾的歡迎,他,就是陝西省名中醫、陝西省中醫醫藥研究院暨省中醫醫院原業務副院長——劉華為教授。

岐黃之術的優秀繼承者

劉華為是陝西岐山縣人,少年時的劉華為讀書好學,在缺醫少藥的年代,多有鄉親因老病無力求醫而痛苦,劉華為看在眼裡,暗暗立下誓願,要學醫行醫為鄉親解除病痛。從此,家裡所藏中醫書籍,都成了他甘之若飴的選擇。中學時代的劉華為,不僅各門文化課都學得很好,而且積累了相當豐富的中醫學知識。像《素問》《靈樞》等理論典籍,《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臨證經典,乃至《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方書,《本草綱目》等本草,他都認真研讀,並堅持做讀書筆記。每逢放學或周日,城關衛生院常會出現他的身影,那是他去為中醫大夫抄方,並藉以揣摩經驗。

儘管用功,他卻因當時所謂「家庭出身」的原因,無緣進入醫學院校學習。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消沉,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無論是數九寒天,還是烈日炎炎,他騎著自行車、帶著乾糧外出學醫,甚至跑到六七十里以外的眉縣,去學習當地有名的中醫診病處方。邊看邊記,一有空隙,他就把方藥記在一小本子上,回家後再琢磨思考,並翻看醫書對照。從老家到縣城,從塬上到塬下,他自己也不記得經歷了多少次風雨的洗禮,走過了多少里摸黑獨行的夜路。

冬去春來,愛好和執著終於帶來了收穫,漸漸在縣城有了小小的名氣,縣文教衛生局在1968年推薦他到縣醫院學習。經過幾年艱苦的基層工作,1972年他走進了陝西中醫學院的大門,曾經在心底里無數次翻騰而又被壓抑的「大學夢」終於成為了現實。在校園裡,他珍惜學習機會,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博覽旁涉。這個時期的劉華為既是優秀的學生,也是很好的醫生。每逢學校安排到農村實習,他總是熱情地為患者診病處方,並得到老鄉們的眾聲稱讚。

劉華為大學畢業留念照(第三排右一)

大學畢業後,劉華為被分配到寶雞地區衛生局工作。198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陝西中醫學院研究生,師從首屆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攻讀「溫病理論與臨床研究」專業。在此期間,他付出了可能數倍於他人的努力。圖書館、實驗室、門診、病房,無數次地留下了他埋頭讀書或虛心請教的身影。他的一些至今仍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大多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劉華為與其導師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

1988年,劉華為在恩師的期許中,走進了陝西省委機關醫院的大門。在這裡,早年的積累成為進步的階梯,而按中醫思維診治疾病,更成為他的特色。很快,患者的讚譽和社會的好評接踵而至,他漸漸地有了名氣。2002年起,他雖然身負陝西省中醫醫院副院長的行政責任,但「治病救人」和「中醫路數」仍是他不變的情結。他堅持出門診,堅持每周的病房查房,同時,他堅持「中醫數」,並一有機會就講,無論是學生,還是同事。

2010年,劉華為退休後依然忙碌。除了每周在本院的固定門診外,更多的患者則找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建設的「劉華為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在這間不大的工作室里,劉華為一如既往地認真細緻,關愛患者,也一如既往地健談和循循善誘,不僅得到患者好評,更贏得了學生們的敬愛。

劉華為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牌匾照片

中醫理論的傑出開拓者

「氣」,是中醫最重要的範疇之一,一般認為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六大功能,其他的都好理解,惟獨「氣化」,不僅使初學者撓頭,專家們也多有不同觀點。「氣化」,似乎真有些「雲裡霧裡」的感覺。

對於「氣化」,劉華為琢磨了很多年,隨著臨床經驗的日益豐富,他的思路逐漸清晰,觀點逐漸形成。他根據《素問·氣交變大論》中「氣」是「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若「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的觀點,以及《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非氣化者,是謂災也」的論述,結合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提出了「五行氣化論」。劉華為認為,「五行氣化論」其關鍵意義在於可以直接指導臨床診治,將「五行氣化」與「辨證論治」乃至「辨病論治」結合起來,理論上有理有據,技術上執簡馭繁,效果上事半功倍。

2014年,在一篇名為「劉華為教授五行臟腑氣機氣化理論及其實踐意義」的論文中,「五行氣化論」被表達為「五行臟腑氣機氣化理論」,這是劉華為將多年臨證經驗與理論思考融匯升華的結晶,也是他勤求古訓、博採眾長的碩果。

五行氣化論是探討自然界與人體之間的氣機氣化問題,以及對人體氣化失司的辨證、防治理論。五行和氣化是兩個概念,把這兩個名詞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自然界與人體氣機氣化相通,人體氣化異常後,要用五行的相生相剋、生克制化、亢害承制理論去解決這些問題。

劉華為診治疾病,始終以「五行氣化論」為指導,尤其強調脾胃與肝膽。他認為脾胃居於中焦,為三焦氣化的樞紐,肝主疏泄而膽主決斷,既關乎氣機,也關乎情志,而飲食與情志正是疾病發生最常見的原因。因此他他強調調暢脾胃,疏泄肝膽,保障中焦氣機氣化功能正常,從而協調臟腑間的生克制化關係,以達到邪去而正安。

劉華為日常寫作

2017年,劉華為先後出版了《五行氣化論臨證實驗錄》《劉華為醫案》《經方與臨床》《國醫今鑒卷一》等四部專著。另外,《五行氣化論》《五行氣化方論》《五行氣化論臨證指要》《劉華為師承心語》等著作即將付梓。他還結合傳統理論與實踐經驗,提出了針對某些疾病的臨床辨治新思維。例如:他認為腫瘤多因機體局部「缺陽」而致;脾胃病以「虛為本質、滯為核心」立論;代謝綜合徵當從痰、水、濕「三瘀」論治;糖尿病從小腸寒熱論治;肝病不獨考慮相火過亢,也存在相火不及的病機;肺病外感者宜散邪氣、宣肺氣、顧胃氣,內傷者宜消邪氣、降肺氣、促氣化。此外,他還首次提出膽頸綜合徵、胃咽綜合徵等臨床概念。這些源於臨床的實踐經驗和頗具新意的學術思想,共同構成了劉華為的中醫學術體系。

劉華為勤於著述,所涉廣博,其中《試論傳統哲學與傳統醫學的關係》一文,從建構中醫學特定的思維方式、奠定中醫學理論基礎、開創中醫的養生學三個方面,論述了我國傳統哲學與傳統醫學的關係,曾在學術界和醫學界引起極大反響。

中醫人才的卓越培養者

只有經歷過吃苦的曾經,才會珍惜眼下的幸福。劉華為從青衿之歲走到花甲之年,從摸黑獨行的夜路走到桃李芬芳的今天,所經歷的艱難,恐怕只有他本人才能真正地體味得到。正因為如此,他依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劉華為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人才的培養。

劉華為臨床帶教

劉華為認為,「『師帶徒』是學習中醫的最好方式,因為中醫的理論不僅在「學」,而且在「思」,要「思學相長」。中醫的臨證不僅在「診」,而且在「辨」。跟師時間久了,自然能觸類旁通,進步也自然就快些。他常說,「中醫是中國原創性的醫學科學,幾千年的實踐證明,中醫的作用是經得起考驗的。至今,其許多理論、實踐經驗和方法仍處在世界科學的領先地位,引領著未來醫藥學發展的方向。因此,我們有義務將這一中華瑰寶更好地傳承下去,更好地服務人類」。

現今的劉華為,是國家一級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第四、五、六批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被確定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陝西省中醫醫院肺病科的學科帶頭人。他還擔任著國家「天使工程項目」陝西中醫腫瘤中心主任,並被有關機構評選為首屆陝西省名中醫,陝西省十大名醫之一,海峽兩岸十大名醫之一。而這一切,既緣於他少時的夢想,緣於他對「中醫路數」的信念,更緣於他對「大醫精誠」精神的體悟和踐行。

版權聲明: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雷濤醫師微信號:leitao0917,歡迎投稿交流嘮嗑,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