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糾紛,格力地產無辜,兜底風波事小,長期發展看好

財經故事會 發佈 2021-08-05T14:48:45.759173+00:00

12月4日晚間,格力地產對上交所11月25日晚的問詢函進行了回復並公告,表示協議不具對賭性質,公司經營正常,珠海投資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格力地產的經營和發展,格力地產的備受關注,源自於2016年7月21日,廣州金控與珠海投資簽署的《附條件遠期購買協議書》,按照約定,珠海投資應該在20

12月4日晚間,格力地產對上交所11月25日晚的問詢函進行了回復並公告,表示協議不具對賭性質,公司經營正常,珠海投資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格力地產的經營和發展,

格力地產的備受關注,源自於2016年7月21日,廣州金控與珠海投資簽署的《附條件遠期購買協議書》,按照約定,珠海投資應該在2018年8月3日後5個交易日內對廣州金控認購的格力地產股票進行收購。但據格力地產12月4日回復顯示,格力地產對此協議並不知情,所以不存在需披露未披露信息。

事實上,雖然此糾紛涉及格力地產定增一事,但糾紛主體是珠海投資和幾家參與定增企業,格力地產經營一切照常,且業績向好。

2019年格力地產三季度報顯示,能夠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如流動比率、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比率分別為3.52、39.52%、0.13,在證監會門類行業的房地產業136家A股上市公司中,分別排名第11位、第40位、第32位,均優於行業平均水平;流動資產中存貨占比重較大,位於上海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地產項目變現能力較強。截至2019 年6月30日,公司授信總額為人民幣147.85億元,授信餘額為106.72億元,間接融資渠道通暢。即便在長周期的開發狀況下,格力地產現有的盈利和償債能力也同樣顯得非常突出。

格力地產回應後,著名財經評論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應用經濟學博士後就發文《理性看待格力地產的增兜底風波,市場不必反應過度》,指出此訴訟未涉及格力地產格力地產自身經營也沒有出現問題,市場應儘快回歸理性,格力地產房地產板塊受益於大灣區,海洋經濟成為發展新亮點,不應因訴訟看空股價,中長期投資價值值得期待。

作為深耕珠海的房企,今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格力地產一度漲停。其在珠海布局的多個項目,恰好都位於大灣區的核心區域。考慮到未來這片土地的升值及開發空間,這其實為格力地產的遠期盈利能力打下了重要基礎。

另外,相較於一般房企,格力地產的產品有高美譽度,其對品質的追求註定了不同於高周轉公司的特點,也避免了許多品質與經營弊端。格力地產大部分項目開發周期較長,且以中高端住宅為主。從這個意義上看,僅僅以短期某個突發事件來評價企業長遠發展,顯然不夠公允。

作為投資者,應該更多關注格力地產的長期價值投資。

此前格力地產公布半年報和三季度報,都表現良好。有媒體稱,格力地產在市場寒冬逆勢走紅,業界專家認為「基於一以貫之高標準建設契合了時代訴求」。中國進入新發展周期,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也在重新定義,特別是居住品質,追求設計更精、用料更好、環境更佳,這既對房地產企業構成新挑戰,也指明了行業發展方向。多年來,格力地產精準領悟市場訴求,研判市場形勢,提升業務水平,充分銜接上下游鏈條資源,在大浪淘沙中有了立足之本。

據了解,格力地產已經構建起房地產業務平穩發展,口岸經濟、海洋經濟、現代服務、現代金融等業務共同推進的良好格局,為其產業結構重構和業務轉型升級夯實了基礎。

從整體層面看,格力地產多元產業布局正伴隨海洋經濟等獨立板塊日漸成熟,顯現出巨大的協同優勢。現在,從洪灣中心漁港驅車前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全程僅需2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珠海公路口岸由格力地產口岸經濟板塊參與管理,決定了「以時間為使命」的海產品將能夠最高效通關並運抵香港中心樞紐,打開國際市場。這既是海洋經濟與口岸經濟板塊協同嘗試,也為格力地產各業務板塊構建全面聯動機制、實現產業跨界融合,最終打造社會全生態服務的珠海城市運營商的重要試水。

顯然,格力地產的「定兜底」風波只是這家企業發展中的一個小插曲,長期發展如何穩紮穩打才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