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黑木耳發生菇蚊蟲害怎麼辦?3項防治措施,種植戶可有效利用

農事隨談 發佈 2021-08-05T15:07:07.674230+00:00

前段時間,發表了一篇關於黑木耳發生爛耳的文章,就有網友留言,說是5月份溫度升高以後,栽培的黑木耳出現了菇蚊蟲害的症狀,造成黑木耳減產,影響商品質量。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菌類,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較高,很多的農民從事黑木耳種植。前段時間,發表了一篇關於黑木耳發生爛耳的文章,就有網友留言,說是5月份溫度升高以後,栽培的黑木耳出現了菇蚊蟲害的症狀,造成黑木耳減產,影響商品質量。今天就應這位網友的要求,來說說黑木耳發生菇蚊蟲害的一些防治措施,希望能給他一些參考。

先來了解一下菇蚊蟲害的發病特徵及危害,再來分析對策進行防治

1、菇蚊的形態特徵:菇蚊的成蟲通體是黑色,長度只有3~4毫米,前面有1對大眼睛,頭部長著一對16節的觸角,在幼蟲階段是淺黃色,後面逐漸生長成黑色。菇蚊在潮濕的環境下很容易繁殖,而黑木耳的栽培環境高溫多濕,正好給菇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菇蚊在白天一般棲息在土壤的表面,到了夜晚就會出來活動,常常會咬食菌袋的營養料,在子實體的菌褶中產卵。

2、發病規律:菇蚊蟲害在一年的時間內,可以發生多次,如果在30度的環境下,繁殖速度很快,9天的時間就可以繁殖一代。當幼蟲長到了成蟲,溫度在10度以上就開始活動,溫度在15度時,就達到了繁殖的條件,每一年春季4~5月份是菇蚊高發的季節。特別是在大棚的環境下,培養料散發出來的氣味,晚上給菌袋提供光照,很容易吸引菇蚊,在15~30度的溫度環境,活動能力極強,在10度以下時,就停止活動,停止吃食,等到溫度升高以後再出來活動。

3、產生的危害:菇蚊在菌袋上產卵,孵化成幼蟲後就會鑽入到菌袋的營養料中,通過取食菌絲和營養料中的營養來維持生長,菌絲正常生長就會受到很大影響。雖然成蟲對黑木耳不會構成較大的威脅,但是會把其它的病菌帶入到菌絲當中,造成菌種污染,子實體生長發育受限。菇蚊數量不多時,因為個體比較小,白天不會出來活動,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初期不容易發現,發展嚴重以後,菌絲就會被菇蚊吃完,菌袋裡的營養料會變松,就像碎渣一樣沒有營養。

黑木耳發生菇蚊蟲害,利用生態的防治措施

1、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栽培黑木耳的場地要遠離畜禽養殖場,畜禽排泄的糞便很容易招引菇蚊,最好是選擇在空曠的場地,保持大棚通風透氣,做好內外的環境衛生,防止栽培的大棚內滋生菇蚊。為了預防菇蚊成蟲進入耳房,可以給大棚的出入口、窗戶安裝紗窗,栽培環境搞好了,黑木耳可以健壯生長,提高抵抗力,也可以降低菇蚊蟲害的發生機率。

2、做好消毒的措施:栽培黑木耳的時候,首先要將栽培場所做一次消毒的措施,清除上一次栽培後遺留下來的蟲卵。在配製培養料之前,儘量用質量較好的原料,沒有雜質或霉變的木屑。剛準備的木屑有較高的水分,發生污染很難察覺,最好是將木屑放在透風環境下一個月之後再使用,配製營養料的原材料要經過高溫發酵,保持高溫80度一個星期,之後再來裝袋。菌袋滅菌時,根據培養料的特點,合理安排好滅菌時間,殺滅營養料中的菇蚊蟲卵。

3、物理防治措施:對於黑木耳菇蚊蟲害,可以根據菇蚊的生活習性,採取非農藥的防治方法,是一項既安全,又適用的措施,很多的種植戶也在利用這種方法,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而且驅蟲的效果也不錯。通常是利用燈光或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來進行誘捕。在一些黑木耳栽培基地,用得最多的就是利用紫外線燈在晚上進行捕殺成蟲,把燈打開以後,在下面放幾張黏蟲膠紙,利用菇蚊趨光的特點,達到殺滅目的。在誘捕害蟲期間,也要定期對覆土材料進行暴曬,腐爛廢棄的培養料要及時清除,一些經常使用的架子和工具,也要暴曬消毒。如果培養料存放的時間過長,可以再進行一次高壓蒸汽滅菌,殺滅裡面的蟲卵。

利用生物製劑防治黑木耳菇蚊蟲害

菇蚊是一種害蟲,也可以利用有益的微生物來抑制生長繁殖,用有益菌與害蟲對抗,與藥物相比,有益菌不會造成污染,引起藥物殘留,比較安全,可以長時間防止黑木耳受到菇蚊的危害。

比較常見的有益微生物品種有:苦參鹼、印楝素、菸鹼、魚藤酮、蘇雲金桿菌、茴蒿素和茶皂素等對黑木耳菇蚊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種植戶可以靈活選擇。

生物製劑防治菇蚊的措施如下:

① 菇蚊寄生在菌袋的營養料中,靠取食營養料中的營養與菌絲來維持生命,它能夠破壞菌絲的生長環境,從而吸取養分來繁殖生長。種植戶可以選擇用芽胞桿菌類的有益微生物,來抑制菇蚊的生長,這種細菌能破壞菇蚊的消化系統,作用相當於胃毒類的化學殺蟲劑,而且對人和黑木耳不會造成影響。

② 由於每種微生物之間都有相互制約的特點,可以利用這個特點,來選擇特殊的菌種來抑制菇蚊生長繁殖,這種措施也就稱為拮抗作用,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國內開發出了很多具有拮抗作用的菌種,種植戶選擇這些抗逆性較強的品種,也是防治黑木耳菇蚊蟲害的一項有效措施。

③ 菇蚊一般對沒有接種的營養料更容易造成污染,當營料中的菌絲開始生長,菌袋中的營養料被吃掉1/3時,菇蚊再想進入菌袋的難度就要大一些,因為菌種已經搶先占領了培養料。因此,在栽培黑木耳時,培養料裝袋以後,儘快完成接種,讓菌絲生長出來,不給菇蚊繁殖生長的機會。

利用化學藥物防治黑木耳菇蚊蟲害

黑木耳菇蚊用一些生態物理的防治措施失敗以後,最後可能就會用到化學的藥物,但要儘量少用,因為菌絲也是一種真菌,如果藥物的有害濃度過高,也會對黑木耳造成傷害,常用的殺蟲劑如下:

① 百菌清:這種藥物的毒性較低,防治黑木耳菇蚊的效果也比較穩定,在配製時,要掌握好濃度,一般是配製成500~600倍的溶液進行霧狀噴洒,可以殺滅黑木耳菇蚊成蟲和蟲卵。用這種藥物時,最少要保持一個月的間隔時間,每一批黑木耳最多只能使用這種藥物2次。

② 甲基托布津:屬於內吸性的殺蟲劑,可以起到預防和保護的作用,對黑木耳菌絲刺激性較小,有不同的濃度選擇,在發病初期時,一般用50%的粉劑配製成800倍溶液進行噴洒防治,藥物進入菇蚊體內後,可以起到多菌靈的殺蟲效果。如果蟲害比較嚴重時,要用70%的粉劑配製成800倍溶液進行噴洒防治。

④ 菇凈:這是一種複合型的殺蟲劑,可以對菇蚊和線蟲都能起到很好的殺滅效果,在拌培養料的時候,就可以按照藥物的使用比例直接加入培養料中,用量一般為100公斤的培養料中,加入1000~2000倍的溶液5~8公斤。如果在黑木耳生長期間殺蟲,成蟲用1000倍溶液,幼蟲要用2000倍溶液左右。

小竅門:黑木耳的子實體形成期間,最好不要使用化學藥物,沒有分解的農藥很容易殘留在耳體內部,造成農藥殘留超標。黑木耳生長期間發生菇蚊蟲害,用化學藥物防治時,儘量選用低毒,殘效期短的藥物。在出耳的階段發生蟲害時,要先將黑木耳採收完以後再用藥。

溫馨提示

黑木耳發生菇蚊蟲害,儘量要選擇生態物理的防治措施,對菌絲生長不會造成影響,也不會擔心農藥殘留。如果要選用化學藥物防治,要參考菌絲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一方面要起到殺滅菇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慮不能影響菌絲的正常生長,在使用化學藥物之前,可以進行少量試用,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再大面積使用。防治蟲害最好是在出耳前進行,出耳後藥物的濃度也要低一些,避免長期使用一種藥物,可以搭配一些生物製劑來使用,可以起更好的防治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