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兒因跟弟弟吵架喝藥離去:二胎父母,你們的關注點平衡了嗎

陳爸的育兒經 發佈 2021-08-05T15:28:32.556054+00:00

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開始生二胎。而這中間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因為生了一個女兒,現在又想要兒子的。但因為孩子年齡之間的差距,或者父母的偏愛程度,導致較大孩子產生不平衡的心理,引起悲痛事件的發生。小美12歲的女兒在與弟弟玩耍時,弟弟將姐姐的日記本撕壞了。

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開始生二胎。而這中間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因為生了一個女兒,現在又想要兒子的。但因為孩子年齡之間的差距,或者父母的偏愛程度,導致較大孩子產生不平衡的心理,引起悲痛事件的發生。

小美12歲的女兒在與弟弟玩耍時,弟弟將姐姐的日記本撕壞了。姐姐生氣地打了弟弟,弟弟哭著去找媽媽。小美一邊安慰兒子,一邊又罵女兒應該讓著弟弟。女兒感到委屈,就跟媽媽辯解。小美當時也很煩躁,結果打了女兒一耳光。女兒哭著回房間,反鎖了門。

等到吃飯時間,父母去敲她的門,卻怎麼也敲不應。小美頓時著急了,撞開門,卻發現女兒已經在床上沒了氣息,地上一隻農藥瓶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造成這一悲痛事件的原因是什麼?我想有很多,但主要的還是父母沒有平衡好自己的關注點。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冷了餓了,父母都會及時關注,及時照顧。只有一個孩子時,父母會將自己全部的愛都投遞到你的身上。但自從有了二胎後,父母的關注點卻變了。

因為他是弟弟,年齡小,所以理應受到更多的照顧。兩個人發生矛盾了,也總是姐姐不對,姐姐做錯了。

但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偏愛,自己關注點的改變,會讓孩子產生巨大的落差感。

就像之前故事裡的女兒一樣,她在遺書中就寫道:「爸爸媽媽只愛弟弟了,不愛我了。我要去另外一個世界,在那裡有愛我的爸爸媽媽。」

在這個世界裡,爸爸媽媽再也沒有像以前對自己那樣疼愛,所以自己只能遠離這個世界,去尋找當初爸媽給予自己的那份愛。

我想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也不是這一次偶然事件引起的。在這個家庭里,一定曾經多少發生過這樣的糾紛,才導致孩子想不開,選擇了自殺。

那麼應該怎麼平衡好自己的關注點呢?

一、不要有年齡與性別的區別對待

兩個孩子因為出生的原因,肯定會有年齡上的差別。但這個時候,年輕的父母們,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就放任他的行為,不加管束。

發生任何事情,即使是弟弟的錯,也將責任都推到姐姐的身上。只寵著弟弟,不舍著打罵,卻怪姐姐不讓著弟弟,這麼不懂事。

父母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弟弟的脾氣越來越壞,越來越跋扈,越來越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胡可的兩個兒子在包餃子時玩起了互扔麵粉和餃子的大戰。

胡可一開始只是冷眼旁觀孩子們的情況,但當孩子玩鬧出脾氣的時候,她還是拍了桌子。

但她不僅批評了孩子玩得過分,也並沒有偏袒痛哭賣慘的小魚兒。

事後,胡可安慰了弟弟,也指出他做錯的地方。

在老一輩的眼光里,總是認為生兒子可以傳宗接代,所以一直想要生個兒子。

現在國家生育政策開放,許多生女兒的家庭,迫不及待地趕著做好了生育的準備。

等到兒子出生了,就千般疼愛,萬般寵愛。

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卻將自己的火氣都發在女兒身上。

覺得女兒是賠錢貨,總有一天要嫁出去,不用對她太好。

但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

兩個孩子都是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來,為什麼要區別對待?

二、生二胎前的準備工作

這生二胎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自己的思想準備,孩子的思想工作等。

之前孩子在家裡,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如今卻要多一個孩子,來分享父母對自己的愛。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適應,不容易輕易答應。

因此,這時候,父母就應該苦口婆心地做好她的思想工作。

告訴她,雖然自己想要生二胎了,但卻不會減少對她的愛,不會區別對待兩個人。要通過語言及行動,來讓她相信父母並不會少關心她。

而因為要生二胎了,父母自己也應該有思想準備。之後家裡的觀念,孩子出生後,應該用怎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他,都應該事先做好統一。

三、提高孩子愛的觀念

孩子出生之後,應該教導好較大孩子關於愛的分享,愛的給予的思想。要讓她明白愛是相互的,只有她對別人付出了,別人也會同樣的回報給她。尤其這個人還是自己的弟弟。

而平時,父母也應該做好表率工作。

對兩個孩子都應該疼愛,發生問題了,也要先問清情況了再去解決問題。如果他們兩個自己能解決的,就讓他們去解決。讓他們在相處中,學會如何去愛,如何去謙讓對方。

最後總結一下全文:

無論對方大小,無論對方男女,這兩個孩子都是自己最親的人,我們為什麼要區別對待,關注點達不到平衡呢?

也許我們的內心是喜歡弟弟多一點,但對待他們的時候,我們要一碗水端平。雖然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至少要讓對方覺得爸媽還是愛我的,才不會讓更多的悲劇重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