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犯的5個誤區,儘量避免,孩子更優秀

護芽苗圃 發佈 2021-08-05T15:51:14.042205+00:00

生來完美的人並不多,為人父母的我們又揣了兩顆心,一會怕孩子這裡磕著碰著,因而萬般寶貝;一會兒又期盼他們快點長大成人,有出息。誰說不是呢,家長永遠是最矛盾的一個群體。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們成為「孩子」,我們也在學習怎樣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

生來完美的人並不多,為人父母的我們又揣了兩顆心,一會怕孩子這裡磕著碰著,因而萬般寶貝;一會兒又期盼他們快點長大成人,有出息。誰說不是呢,家長永遠是最矛盾的一個群體。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們成為「孩子」,我們也在學習怎樣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我們和孩子都在努力,不辜負彼此這次相遇!下面提到的5個誤區,有沒有你犯過的呢?

1、對孩子期望太高

小林的爸爸媽媽都是高材生,父母搞科研忙,沒時間照顧小林的功課,小林遊走於各大補習機構之間。但是小林從不認真學習,他告訴我:「爸爸媽媽只會給我定學習目標,卻從不陪我。」不要一味給孩子制定目標,卻荒於行動。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厲害的孩子也不是一天養成的。拔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2、認為成績最重要

考了多少分,是很多父母在意的問題。記得我的小的時候如果沒有考到95以上是不敢把考卷拿給我爸爸簽名的。記得一次數學考試錯了一道6分的應用題,只考了92分,那天在教室,我趴在桌子上哭了一下午。唯分數論已經落後了,看看黃磊家的多多,養得多好。孩子全面發展,對他以後的發展大有益處。但是分數不是都不看,適當看就好,分數能反映一定時期內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真的考不好,也要多加溝通交流;總結原因,適當安慰鼓勵。

3、有事沒事就嘮叨

「作業又沒寫?又去玩?琴還沒練?玩具不收?」

「你這一天到底在幹嘛?」

許多父母愛念叨孩子,特別是在飯桌上。咳咳咳,科學研究表明,吃飯的時候數落孩子會讓孩子長不高!生活中隨處可見嘮叨,實際上,嘮叨是想提醒孩子把事情做好,但很多時候,嘮叨收到的都是負面反饋。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孩子,也不願意整天有人一直叨叨叨吧。與孩子相處,還是要多溝通,用心走進他們心裡。

4、沒有以身作則

有的家長經常抱怨,孩子總愛玩手機怎麼辦?我想說,非常好辦!那就是你別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東東爸爸沒收東東的手機,呵斥東東:「不要總是玩手機,耽誤學習!」東東滿臉不情願,嘴裡嘟嘟嘟囔,「你自己都在玩,還要我別玩,不公平!」這樣的場景實在太熟悉了。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教育。

5、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現在的小孩兒不學點舞蹈、音樂都不能稱作小孩了。很多父母會想讓孩子學點兒才藝,陶冶性情。殊不知,在孩子最好動的年紀讓他們做自己不感興趣的額東西有多痛苦。還是那句話,才藝應該學,但是得尊重孩子的意願。

在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以上提及的幾個問題出現一兩個時,並不會太糟糕。但如果他們一起出現,如果不及時懸崖勒馬,恐怕會給孩子的一生留下陰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