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棒的動畫,日本人每天用它5分鐘硬核雞娃,竟然沒啥號推

東西兒童教育 發佈 2021-08-05T17:22:35.852040+00:00

不知道你們還記得不,上周五我在《這幾天火遍媽媽群的燒腦童書,我看完也很服氣》里嘚瑟地講,國慶假期千尋看了《老鼠郵差轉一圈》里蛇先生家的伏筆,對冷血動物產生了濃厚興趣。

安利好片前,先給大家八個我把自己作死的糗事。不知道你們還記得不,上周五我在《這幾天火遍媽媽群的燒腦童書,我看完也很服氣》里嘚瑟地講,國慶假期千尋看了《老鼠郵差轉一圈》里蛇先生家的伏筆,對冷血動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沒想到,之後她就一直纏著我要養小蛇。一番博弈後,讓步到養蜥蜴,一隻鬃獅蜥正式入住我家。

講真,這貨一拿小眼睛斜我,我就打心裡直哆嗦。這也罷了,娃一番研究後,很嚴肅地跟我講:「媽媽我查了資料,光吃蜥蜴糧不行,科學餵養的飲食結構鬃獅蜥不喜歡,得按它基因里的喜好餵養。」

圖源 網絡


so......我們得買點它喜歡吃的東西。


買的是什麼呢?杜比亞蟑螂繁殖組和速凍乳鼠。你們可以想像我內心的崩潰。


更崩潰是收到乳鼠居然是活的!!(說好的速凍乳鼠呢?)剛出生的乳鼠眼睛還沒睜開,吱吱叫。


我哆哆嗦嗦地問:「這是......要凍起來?」

娃說:「不行!必須讓它們長大,多可愛啊!」


我咋這麼怵「可愛」這個詞呢......姐妹們,我感覺我在娃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犧牲。


不過這事也給了我很大觸動,孩子對世間萬物的好奇是如此強烈,只要一個小小的導火索就能點燃。


之後,他們就會進入到「提問--尋找--積極納入新信息---形成新思考」的過程,而現代兒童心理學發現,孩子這種認知循環結構,與科學家探索世界的方式恰好是一致的。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了:

父母要如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導火索」呢?


千媽平時用得最多的是閱讀和電影。像前面給大家八的,我把自己作死的「冷血動物科學探索事件」就是源自上周五推薦的繪本《老鼠郵差轉一圈》。


今天再來安利一部很適合用來點燃孩子好奇心和思考力的兒童節目:畢達哥拉斯裝置》


這檔超有意思的節目由日本NHK教育頻道專為兒童打造,以生動幽默的方式展示科學思維在生活中的運用,每集都有很多奇思妙想,如同引線,點亮了孩子的好奇心與思考力!



千尋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就陪她看,她特別喜歡,每次看完想法都特別多,會把很多奇思妙想畫下來,也會自己動手做一些小機關道具。(最興奮就是解讀她的機關道具時,那叫一個嚴肅認真,感覺好像在路演,哈哈,我跟她爸每次都得強忍住笑,配合出演。)推薦大家看精華版,每集5分鐘,這個時長對每天充實到不行的娃來說真的很友好。家長也不累,輕鬆培養孩子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觀看資源我已經幫大家找好了,文末領取哈~接下來,千媽就先挑幾個節日中最好玩的環節給大家過眼癮:


「畢達哥拉斯裝置」


「畢達哥拉斯裝置」是節目中的一個環節,也是這個節目的名字。它的原型是魯布.戈德堡機械,一種非常繁瑣的設計,用迂迴的方法完成看似非常簡單的工作。文字理解起來可能有點晦澀,咱們直接看圖吧:

千媽感覺有點類似多米諾骨牌,以設計者精巧的構思和蝴蝶效應來完成整個創意,我們熟悉的《生活大爆炸》里也經常提到這種幽默又機智的設計。這個保留環節,每集的片頭片尾都會出現,還不盡相同,讓人忍不住嘆服節目組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更厲害是它還會教孩子怎麼製作簡單的畢達哥拉斯裝置。用到的材料道具都是家裡隨手就能找到的東西,看完節目,和孩子一起嘗試做一次,不能再酷了。:)


「這是沒有人能做到的事」


接著是有趣的定格動畫環節:「這是沒有人能做到的事」。其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比如,節目組給孩子提出了問題:一個人懸在半空中一直轉圈,不掉下來,做得到嗎?


我當時看完就猜到了怎麼做,不過機智的我不會說。


千尋直呼:「不可能,這怎麼可能做到!」


別急,繼續往下看咯~~


圖源 視頻截圖

你只要選擇不同角度,分別跳起來拍照,再把這些單獨的照片連起來,就可以實現一個人懸空旋轉不落地的視覺效果啦!哈哈,終究還是太年輕,得知答案的小朋友陷入了沉思…


在《畢達哥拉斯裝置》里,每集都有一個不同的「能做到嗎」的問題,很適合咱們跟孩子一起頭腦風暴,挑戰各種「不可能完成的事」,收穫新知識!


「黑盒子人的問題時間」


在這個環節里,一隻會說話的黑盒子是主角。


它會展示一個物體在進入它前後的不同,然後鼓勵孩子思考物體在黑盒子裡發生了什麼變化。比如,一大一小兩個圓圈通過同一條軌道進入黑盒子,為什麼出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兩條軌道,它們在黑盒子裡經歷了什麼?


千媽建議大家陪孩子觀看這個環節的時候,可以在黑盒子提出問題後按下暫停鍵,不急著看答案,讓孩子先自己琢磨下,聽聽他的想法。千尋每次都會講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諸如盒子裡藏著一個可愛的機關小人,負責把兩個圓分別放到不同軌道上之類。我的理解是,孩子給出的答案正確與否不重要尋求準確答案不是我們的目的也不是這個節目的目的只要她積極開動腦筋去想像去思考就價值最大化啦。我們來揭曉謎底吧~~


原來,盒子裡面多了個三角形小洞,小圓圈從三角形小洞掉下去,換到了另一條軌道上,而大圓圈沿著原來的軌道繼續往前走。


這就是圓圈出來時變成不同軌道的秘密,你猜到了嗎?


其它黑盒問題千媽就不劇透了,留著大家和孩子自行enjoy:)。對了,此處多囉嗦一句,其實「黑盒問題」很有來頭的。


它是一種在計算機、機械工程、醫學等領域廣泛存在的問題,即向某系統輸入對象A,會得到對象B,但其中變化無從知曉,就像被裝在黑盒子裡一樣。現實生活中很多工業設計的運作機制也用到了這個原理。

對孩子來說,接觸「黑盒問題」就是很好的計算機、機械思維啟蒙,從小養成「思考現象背後原理」的好習慣!


「五秒理解」


最後再介紹一個有趣的科普環節:「五秒理解」。如題所示,這個環節只有短短五秒鐘,雖然時間不長,卻很有意思,每次都會給孩子展示並闡述一個相對冷門的科普小知識,中間又融入了很多設計思維。比如,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的變遷:

空間透視原理的「這究竟是什麼東西」,換個角度看,讓人直呼「哇哦」,輕鬆打造孩子的空間感,幾何基礎!

還有「彎棍動畫」和「三角形人」,讓孩子感受創意的神奇之處,理解動漫製作的雛形。

我覺得這個環節最好的地方,不在於孩子通過它掌握多少知識點,而是它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那些尋常物件,設計者用不同的創意,為它們賦予了新的生命。這就是未來很重要的創新思維了。還記得千媽在《美國禁華為禁微信卻禁不了它,有這個能力的中國娃到哪兒都不怕!》里提到的嗎:

這些年咱們中國借全球化享受了「科技紅利」,如今已追到前沿領域,接下來必須得走自己的路了。走自己的路,原創能力就成了最重要的東西。標準化教育中擅長Copy的娃未來市場會越來越小,資源大機率會往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上傾斜。

咱們整天埋頭雞娃雞自己,也不能忘了這些大方向哦~~說到底,個人只是時代洪流中的一粒沙,趨勢對人的發展影響很大。面對變化中的趨勢,千媽的方法是:以底層能力應萬般變化。所以,我選擇在學校教育之外,充分利用閱讀資源、好片資源培養孩子思考、創意等軟實力,這些當下看不見成功的因素,才是推動孩子將來走得更遠的關鍵!

♡ 千媽絮絮叨 ♡


講真,日本人在基礎教育上投入的心力,真的是讓人服氣,他們給孩子製作的科教節目,不論是內容構成還是環節設計,都特別用心。是真的把「寓教於樂」的理念融了進去,只要你陪孩子看過,就能感受到它們的價值所在,每次千尋看完類似節目後,她湧現出的探究熱情,提出的那些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問題,都讓我十分感嘆。之前千媽也隆重推薦過幾部日本NHK教育頻道出品的兒童節目,都是精品,連結重新發出來,方便有需要的爸媽「補課」--

《確保孩子未來不被淘汰,日本做了件大事!》(《啊,設計!》)《日本NHK教育頻道拍了部能讓孩子變聰明的神作,超五星推薦!》(《像烏鴉一樣思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