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千餘個農民學生,十億專利無償送出,六旬院士授勳「時代楷模」

數碼風潮 發佈 2021-08-05T18:25:26.802888+00:00

最近,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刷屏了!在央視播出的時代楷模頒獎典禮現場上,中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64歲的朱有勇登上舞台,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而他得獎的背後,就要從扶貧說起。五年前,朱有勇院士來到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當時這裡的貧困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1%。

最近,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刷屏了!在央視播出的時代楷模頒獎典禮現場上,中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64歲的朱有勇登上舞台,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而他得獎的背後,就要從扶貧說起。


五年前,朱有勇院士來到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當時這裡的貧困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1%。其中的雲山村,更是貧困中的「佼佼者」,一進村就能聞到一股臭氣,豬糞、牛糞、肥料,到處都是。

就連房子也是那種破爛的茅草屋、籬笆房,跟「抗日劇」里的房子差不多,裡面只有幾袋玉米,一張床、一口鍋、一個煤爐,水杯和炊具落滿了蒼蠅。經了解,當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僅1000元左右,也就是說人均月收入,連一百元都不到。


當年60歲的朱有勇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臨危受命,來到瀾滄縣進行扶貧攻堅戰,打著「我年輕,我來干」的口號,這一待就是整整5年。

雲山村基本都是拉祜族,大多聽不懂漢語,也不會說,更不愛交流。朱院士頓時明白了,這是典型的素質型貧困,他覺得扶貧要先扶志,再扶智。於是朱院士通過學習,慢慢掌握了當地常用語。「你能跟他喝上酒,就能打成一片」,就這樣,朱院士跟村民成為了朋友。


通過考查,朱院士發現當地非常適合種植冬季土豆,於是從手把手教授使用工具開始,朱院士便帶著當地人種植土豆。幾個月後,挖出來的土豆密密麻麻躺在地里,大的能重達5斤!

隨後,朱院士還將當地50餘萬畝幾乎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的松林,開發出來發展林下三七,更無償捐獻出他親自研發的價值10億的種植專利技術!


當然,有產還得有銷!教完怎麼種,前不久,朱院士還聯手拼多多辦起電商培訓班,收了60多個農民學生,教他們如何在拼多多上開網店,讓農民學生們知道了怎麼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目前瀾滄縣已全面脫離髒、亂、差,對比5年前惡劣不堪的村落環境,現在這裡有整齊的房屋、乾淨的街道,一切都展現出朝氣蓬勃的樣子,而預計到明年開春,這裡將實現全面脫貧。


朱院士帶領著瀾滄縣,實現了太多不可能,雖然他身上有土、腳上有泥,但農民的錢包鼓了,而朱院士也在實現著自己畢生的夢想——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