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昨日出爐

樂居網上海 發佈 2021-08-05T18:51:54.984124+00:00

國新辦舉行發布會,介紹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至此,動用160萬普查人員,全面反映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情況的「全景圖」,正式向全社會公布。

國新辦舉行發布會,介紹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至此,動用160萬普查人員,全面反映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情況的「全景圖」,正式向全社會公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統計局一連發布七份公報,介紹了我國第二、第三產業運行情況,新興產業基本情況,分區域單位和從業人員情況等多個重要指標。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末增加1093.2萬個,增長高達100.7%;按行業分,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數量位居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製造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

誰將一舉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東中西部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如何?部分新興產業研發和投入取得哪些成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您細細品讀這份經濟「體檢報告」。

看點一個體經營戶數量翻番

近年來,隨著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放管服」一系列措施的陸續出台,極大地活躍了市場。在大環境和政策措施不斷改善的背景下,目前我國有多少新增市場主體從事經濟活動?剛剛公布的數據,揭開了令人欣喜的答案。

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末增加1093.2萬個,增長100.7%。《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5年前發布的第三次普查數據顯示,2013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比2008年末增加375.8萬個,增長52.9%。對比來看,2013~2018年法人單位增加數量約為2008~2013年的2.9倍、增長幅度約為1.9倍。

此外,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共有個體經營戶6295.9萬個。這一數據也是2013年「有證照個體經營戶3279.1萬個」的近兩倍。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發布會上表示:最近五年來,不管是企業法人單位數還是個體經營戶數都出現了大幅增長,這是「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結果。

看點二製造業勞動生產率提升

目前,我國有多少人進入經濟活動之中?哪些行業從業人數多?剛剛公布的數據對此進行了全面解答。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第二號)》披露,2018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38323.6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萬人,增長7.6%,其中女性從業人員14446.7萬人。

按行業分,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數量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製造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其中,製造業從業人員超過1億,穩居榜首。

對比第三次普查數據後可以發現,這三大行業的排位保持一致,不過製造業人數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減少。對此,毛盛勇解釋稱:「製造業規模效益在擴大,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在提升,技術在不斷提升,導致製造業的用工規模總體是下降的。」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除上述三個行業外,還有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公共管理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這三個行業的法人單位從業人員超過2000萬人。而在個體經營戶行業構成方面,公報介紹,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人數最多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人數達到6443.2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女性有3325.0萬人,占比過半。

看點三中西部法人單位占比提升

相比5年前,此次公布的數據反映了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結構調整上的哪些變化? 數據顯示,2018年末,東部地區擁有法人單位1280.2萬個,占58.8%,比2013年末下降了0.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492.9萬個,占22.6%,提高了0.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405.8萬個,占18.6%,提高了0.4個百分點。

而在從業人員方面,2018年末,東部地區法人單位從業人員21621.0萬人,占56.4%,比2013年末下降了1.0個百分點;中部地區9309.2萬人,占24.3%,提高了0.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7393.4萬人,占19.3%,提高了0.8個百分點。

從東中西部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占比看,東部地區依然占據了中國經濟活動的「半壁江山」。不過也應看到,2013年東部地區擁有法人單位占比比2008年高,但中部和西部地區都有下降。從2013年的「東升中西降」,到2018年的「東降中西升」,反映出我國地區間經濟發展更為協調。

看點四第三產業成第一大產業

作為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情況的「國民經濟大體檢」,此次公報披露了大量反映我國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手數據,顯示出第三產業的地位正在不斷凸顯。

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鮮祖德介紹,經濟普查數據反映了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協調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比如,從單位數量、從業人員、資產、營業收入等多方面看,第三產業占比均占有很大優勢,作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實至名歸。

普查的數據顯示,第三產業的產業活動單位數量占第二、三產業總數的比重達到80.3%,法人單位資產總計也達到81%,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比達到5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在查閱同期發布的數據後發現,2018年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人數下降10.4%;而與此同時,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人數增長28.9%。

看點五首次統計全口徑負債收入

此次普查,除統計法人單位資產狀況外,還首度統計了全口徑負債和營業收入情況。數據指出,從資產看,2018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914.2萬億元。而從負債看,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624.0萬億元。

從營業收入看,2018年,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294.6萬億元。其中,第二產業營業收入占48.8%,第三產業營業收入占51.2%。

為何要將資產和負債狀況一齊納入普查統計範圍?專家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這有助於我們接下來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范子英指出,經濟普查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國家了解全社會經濟主體的各項數據,其中也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資產狀況。因此,經濟普查的推進會對編制負債表、了解政府資產端的狀況很有幫助。

看點六高技術企業研發力度大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還用一份專號公報的篇幅,詳細介紹了當前部分新興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從公報披露的數據看,2013~2018年五年間,我國各級企業和市場主體在研發強度和研發投入上取得了顯著進步,是新興產業發展領域的一個明顯變化。

數據顯示,2018年,開展R&D(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104820個,比2013年增長91.2%,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8.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D經費支出12954.8億元,比2013年增長55.7%;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R&D經費支出3559.1億元,比2013年增長75.0%。

而在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的智慧財產權成果方面,公報則顯示,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全年專利申請量95.7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7.2萬件,分別比2013年增長70.7%和81.1%;發明專利申請所占比重為38.8%,比2013年提高2.2個百分點。

2018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全年專利申請量26.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3.8萬件,分別比2013年增長85.1%和85.8%;發明專利申請所占比重為52.0%,比規模以上製造業平均水平高13.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有三個特點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經濟規模明顯擴大

和上次經濟普查相比,各方面規模有大幅度提高。從法人單位數、產業活動單位數可以看出,規模是大幅度擴張的。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包括第三產業的企業數占比、從業人員占比、資產占比,比五年前都有大幅度提高。

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的從業人員比例、企業數占比,都較五年前有明顯提高。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