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嚴打!為期一個月(內附舉報電話)

黃石發布 發佈 2021-08-05T19:17:53.457288+00:00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券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7日,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召開全市投資理財諮詢中介機構金融風險整治工作會,自此拉開了我市投資理財諮詢中介機構金融風險專項排查和整治行動的序幕。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券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近年來,屢被打擊的非法集資逐漸轉向隱蔽,呈現出多元、多變、偽裝性強的特點,它們常常披上「金融理財」「科技投資」等華麗外衣欺瞞市民,讓市民不知不覺間便掉入了非法集資編織的「甜蜜陷阱」。

為有效防範和化解風險隱患,遏制非法集資高發勢頭,維護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即日起我市將集中一個月的時間開展投資理財、投資中介、信息諮詢、科技領域涉嫌非法集資風險集中專項排查和整治行動。

此次專項行動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成立投資理財諮詢中介機構金融風險專項排查工作專班,市地方金融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人行黃石支行、市銀保監分局以及各縣(市、區)政府為成員單位。

專項排查範圍為,我市登記註冊的名稱或經營範圍中含有「投資」「投資諮詢」「投資理財」「資產(本)管理」「財富管理」「第三方理財」「非融資性擔保」等字樣的投融資機構以及科技等重點領域的相關主體。

排查重點集中於,無辦公場所、無辦公人員,存在與註冊登記事項不符情形;違規、超範圍開展吸收和放貸業務;以報刊雜誌、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牌、網際網路及印刷品等媒介發布涉嫌非法集資廣告;科技領域假借科技項目,科技投資等名義,從事的非法集資行為。

各部門強化銜接協作,綜合運用網際網路監測、現場檢查、網格排查、群眾舉報等手段,創新方式方法,深入細緻開展風險排查,並建立信息甄別機制和會商機制,對排查發現的風險線索要及時抄告相關專業部門進行綜合研判和性質認定,果斷採取措施加以處置,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最終通過全面摸排風險,強化監測預警、建立風險台帳、分類處置整改、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掌握我市非法集資發展態勢,摸清風險狀況,實現工作關口前移,聚焦「打早打小」,發現和清理一批有風險隱患的涉嫌非法集資的投融資中介機構,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公眾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和風險自擔意識,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市民如有相關線索

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

也可向所在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反映

投訴舉報電話

大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8714721

陽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7334697

黃石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3281508

西塞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6225547

下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5317858

開發區·鐵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6390315

非法集資活動主要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徵:

► 非法性: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如,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

► 公開性: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 利誘性: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一般為高利息)。如,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

► 社會性: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如未經批准公開、非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

來 源:黃石日報(記者 張瑾)

本期編輯:柳文娟

值班主任:熊 鷹

本期監製:劉媛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