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新冠疫情正推高毒品價格

築城戒毒之聲 發佈 2021-08-05T19:30:33.307287+00:00

5月7日,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交通受到管制,人們外出聚集的減少以及正常貿易活動的萎縮,很多地方出現了毒品缺貨,現貨價格上漲可質量卻在下降的狀況。

聯合國報告:新冠疫情正推高毒品價格


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肆虐,越來越多國家開始用遏制性的措施來對抗疫情,這不僅影響了正常的經濟活動,就連毒品走私也被波及。

5月7日,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交通受到管制,人們外出聚集的減少以及正常貿易活動的萎縮,很多地方出現了毒品缺貨,現貨價格上漲可質量卻在下降的狀況。

但報告同時指出,儘管短期內毒品消費會受防疫措施影響,如果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持續下去,可能還會助長全球毒品走私活動。

報告指出,毒品販運嚴重依賴正常貿易活動來為其打掩護,但全球貿易的萎縮使得毒品走私愈發困難。另一方面,各國採取的嚴厲管制措施同樣也打擊到了販毒活動。比如英國近期的打擊販毒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在尼日等國家,毒品販運幾乎已經停止。

具體而言,各國疫情對毒品生產端、販運端和銷售端的影響各不相同。

在生產端,全球95%以上的非法鴉片製劑被三個國家包攬(阿富汗82%、墨西哥8%、緬甸7%)。阿富汗受的影響較大,一方面由於巴基斯坦關閉了接壤的幾個過境點,導致阿富汗的罌粟種植出現勞工荒現象。另一方面由於從外界輸入海洛因的重要原料乙酸酐變得困難,使得海洛因的產量也受到了影響。

相比而言,緬甸的鴉片收割工作在疫情爆發前已經完成,但生產者們目前的問題是找不到買家,以至於本地鴉片價格出現回落。墨西哥的情況也是類似,該國全年均可生產鴉片,不存在勞動力的季節性流動,但由於最大毒品消費市場美國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加強了對邊境的管控,毒品外銷將受到影響。

2020年2-4月份 查獲鴉片類藥物的地點 報告圖

在販運端,海洛因主要是通過陸路走私,古柯鹼走的是海路,合成毒品常走空路。報告指出,由於疫情導致的大規模航班停飛,因此那些主要消費合成毒品的國家(如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可能會受到很強的衝擊。

海洛因也無法倖免。報告稱,防疫措施使得通過陸路販運的毒品更容易被截獲,近期伊朗查獲了大量的鴉片製劑就是拜防疫措施增強所賜。

由於陸、空路徑雙雙受限,因此毒販們開始更加依賴海運。近期,印度洋查獲的海洛因數量就有所增加,歐洲港口也查獲了大量古柯鹼,來自哥倫比亞的報告表明,海上毒品販運活動較以往有了增長。

大麻似乎是個例外,中東北非地區仍然能夠緝獲大量的大麻製品,報告認為這說明歐洲的大麻需求並沒有收到防疫措施的影響,還有跡象表明,歐洲的管制措施可能還會導致大麻需求的上升。而且大麻相比其他毒品有一個優勢,它的生產地通常與消費地重合,較少依賴跨境運輸。

鴉片類、古柯鹼類、大麻類、苯丙胺類毒品(從上到下)使用陸、海、空、郵販運方式的比重圖 報告圖

不過,儘管毒品獲取的難度上升,且純度也不如以往,但就此認為防疫措施促進了禁毒恐怕還為時過早。首先在消費端,此前吸食海洛因的人們正努力去尋找芬太尼、丁丙諾啡、苯二氮卓類藥物等其他替代物質,在某些地區,這類替代毒品的價格甚至都翻了一番。

再者,不是所有的防疫措施都能促進禁毒。報告指出,在那些執法能力有限的國家,防疫可能會抽調本應用於禁毒的資源,並為毒品走私提供有利環境,像在玻利維亞,政治動盪和疫情就削弱了政府對古柯(古柯鹼原料)生產的控制力。

而且,毒販們也不會坐以待斃。報告稱,有跡象表明,販毒集團正在調整其戰略,以便繼續其活動。有些正努力適應新環境,比如在北馬其頓,街頭商販一直裝扮成醫務人員繼續活動。由於遛狗通常不會被禁止,狗也成了毒販們的重要工具。還有販毒集團則在積極利用疫情,通過向弱勢群體提供服務來改善他們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而在巴爾幹國家,有的販毒組織開始轉行售賣假藥。

最大的問題則是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報告指出,防疫措施短期內可能會遏制全球的毒品消費,但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對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會造成更強烈的衝擊,可能會讓他們從事同毒品走私相關的活動。來源/觀察者網 編譯/李煥宇 禁毒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