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海歸說「脫口秀」創業秀月入數萬

職場 發佈 2021-08-05T20:08:38.233310+00:00

職場太無聊,要創「中式脫口秀」  2011年,王從加拿大回國,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做財務管理。作為一名海歸,有一陣子,王對周圍的生活環境不是很習慣。比如說國內年輕白領的業餘生活,除了K歌就是打麻將,無聊透頂。

職場太無聊,要創「中式脫口秀」

  2011年,王從加拿大回國,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做財務管理。作為一名海歸,有一陣子,王對周圍的生活環境不是很習慣。比如說國內年輕白領的業餘生活,除了K歌就是打麻將,無聊透頂。他喜歡在工作中開開玩笑,在國外的職場文化中,這是有創造力和幽默感的表現,但在國內,很多人就開不起這個玩笑,甚至覺得王很怪、很好笑。

  王並不覺得「怪」是個貶義詞。在和朋友商量之後,一個並不成熟的計劃開始醞釀。他想到的是脫口秀,國外叫stand-up comedy秀場,即「站著的喜劇」,實際上是原創藝術發源地。一些好萊塢喜劇片演員,在出名前就是搞stand-up comedy的。2011年底,王決定組織一支兼職的脫口秀表演團隊,起名為「笑道文化」。

  王調查了上海的脫口秀市場後發現:當時上海有4家脫口秀俱樂部,但演員和觀眾絕大多數是外國人,他們的表演,每場有300多個觀眾,票價在300元人民幣左右。不過笑話是有區域性的,一個笑話在國外好笑,在中國可能不好笑,而且外國的演員不會說中國段子,也沒有為中國觀眾服務的觀念。王決定要做中文的段子,並開始物色夥伴。

  王在北外灘朋友開的一個酒吧里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演出。他沒有經驗,也沒有名氣,講得還不專業,好在講的都是職場上的身邊事,泡吧的白領觀眾比較賞臉,都賣力地鼓掌。接下來就比較隨意,王問台下的觀眾:「有沒有願意講笑話的,可以上來說。」這個Open Mic環節就是後來「笑道」選拔「笑匠」 (笑匠,即從事喜劇的表演者)新秀的方式。

  袁雪就是在這次活動上與王相識的,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風投公司的高級白領,年收入45萬元。王話音剛落,袁雪主動上台說了個笑話,隨著了解的加深,他很快被吸收為「笑道」的業餘脫口秀演員。

講笑話的人,請來這裡集合

  陳適,是一家著名汽車公司的採購工程師,也是一位「網絡紅人」。2012年10月,一直被同事和朋友們認為善於冷幽默的陳適用手機錄製了一段模仿各種口音英語講笑話的視頻上傳到視頻網站,沒想到一個星期點擊量就達50萬次。

  一次,偶然聽說了「笑道脫口秀」的陳適在上找到並@了王,附上自己視頻的地址,寫了三個字「求入伙」。很快,王回過來三個字:「求見面。」

  陳適當天回家開心地告訴妻子:「這回可找到組織了。」在集體創作討論中,陳適的確有一種「找到組織」的歸屬感,除了每月一兩次的演出外,「笑道」還舉辦「笑道課堂」的免費活動,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與其說這裡教你如何使人發笑,不如說是教會大家如何做一個從容大方、討人喜歡、不緊張的人——要是還有點幽默感就更好了。

  陳適從大學就喜歡脫口秀,不過他從沒在台上參加過文藝演出,也沒受過任何舞台表演的訓練,說笑話的技巧和段子的打磨,都得靠一次次演出慢慢訓練。他平時工作比較忙,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有10~12個小時,而且強度很大。不過他自嘲已經習慣了,就利用小塊小塊的時間,比如很多段子都是在地鐵上寫的。在台上表演的過程中,他不斷摸索著經驗,一個段子今天講,聽眾反響很好,明天講,可能沒人笑。要把一件事講得讓人能笑出來,是很不容易的。

  陳適平時喜歡和他的創意導師袁雪一起切磋。袁雪格外看重段子的原創性,他不抄網絡段子,而是到生活中找素材。為了寫一個相親的新段子,他去了人民公園相親角好幾次,「奇遇」多多。於是陳適也開始從身邊的客戶身上找段子。

袁雪告訴陳適,說笑話對自己的風投工作也有幫助。「笑道」團隊的共識是:不嘲笑弱勢群體,儘可能調侃自己。說笑話的人,心理需要非常強大,在台上越不自信,台下越不笑;遇到不笑的情況,怎麼調整好,這就需心理和技巧的鍛鍊。袁雪說:「我工作當中跟客戶做演示、演講,這些技巧會用在舞台上,而在舞台上的技巧,我也會用到和客戶交流當中去。」

  隨著「笑道」演出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有幽默天分的人從觀眾中被吸收到這個團隊。他們中有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採購經理、創投公司金領、IT男、金融從業者、外教……這些聽起來更像是高級白領俱樂部成員的人,一旦聚集在 「笑道喜劇脫口秀」的招牌下,被日常工作遮蔽的搞笑天分就馬上復甦,變身舞台上的搞笑高手。

  觀眾也大多是年輕白領,他們並不在乎笑匠非科班出身,因為笑匠們說的都是白領身邊的事情,不像一些專業的演員,說的都是網絡笑話。「笑道」的演出基本上是從晚上8點到10點半,七位表演者輪流講笑話,像一場白領狂歡,台下的是草根,台上的也是草根。那些職場白領最為熟悉的老闆與員工的對話、勞資爭議的笑料成為台上台下精神溝通的密碼,台上一說,台下都懂。王對「笑道」風格定位也很清晰:「我們和郭德綱、周立波沒競爭,大家的目標觀眾群不一樣。」

搭個平台去創業

  除了演員,「笑道」的幕後運營團隊也集中了各路精英。現於基金公司工作的陳西婭負責門票、場地合作、演出安排、現場布置等一系列運營事務。出生於1983年的陸佳純,是團隊里的財務總監。這位從美國伯克利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的年輕人,不僅負責團隊的財務,還用自己的統計學知識設計了一份非常專業的評分表,每位演員演出後,都請觀眾馬上打分。

  每一場演出,陸佳純會對觀眾人數、表演流暢度、笑點次數乃至環境因素、食物、空氣打分,最後計算出一個「笑指數」。大家就根據這個指數,調整自己下一場的表演。

  「笑道」成員普遍認為,讓人舒服、自然、發自內心地笑絕不是一件靠插科打諢隨便就能做到的事。因此,他們在工作之餘就一起磨練「笑功」,並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擁有各自狂熱的粉絲。在這個以80後為主體的團隊里,90後的許豪傑從樣貌到言行都有些與其他人「格格不入」。作為專拍童模的獨立攝影師,他在「笑道」的舞台上更具個性:語速快,手勢幅度大,言辭大膽,混雜了憤青、時事批判、自嘲和怪誕的邏輯。高崢,醫學博士,他的表演風格深受黃西的影響,用外國人的視角來講文化差異的段子。史炎,新東方的培訓老師,大學畢業這麼多年,校園情結還是比較嚴重,自創了校園民謠風脫口秀。2013年5月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他舉辦了長達1個半小時的《我的肆水年華》專場秀,80%談高校,20%談對青春的理解,幾段民謠穿插其中,製造氛圍和節奏,文藝范十足……

  王索性辭去了高薪的工作。作為團隊惟一專職的創始人,他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說:「我想要做點與眾不同的事情,帶給這個世界一些正面的改變,而笑道幫我實現這種價值。看著笑道一天天地成長,才發現其實我所做的事情是很多人都期待的。」截至目前,「笑道」旗下已擁有20位左右業餘白領「笑匠」,演出50餘場,接待觀眾近8000人次,老觀眾回頭率為30%。從一個小酒吧里35個觀眾,到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的音樂俱樂部里的500人,「笑道」可謂是在上海灘「嶄露頭角」了。

  目前「笑道」的票價從幾十元漲到了120元。以前,大家僅僅是因為業餘愛好聚在一起,不計較有沒有工資。現在這個草根團隊每個月有了幾萬元的盈利,能給大家發工資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