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劉亦菲再被嘲,天仙人設崩塌,她到底冤不冤?

gogodaily 發佈 2021-08-05T20:12:23.781196+00:00

好看的戲沒折騰出幾齣,明爭暗鬥勾心鬥角倒是上演不斷。原以為這節目走到這也就到頭了,沒想到最近,卻突發一記大招:大鵬導演的《花木蘭》,上線了。


《演員請就位》播出這麼久。


好看的戲沒折騰出幾齣,明爭暗鬥勾心鬥角倒是上演不斷。


參演的演員出頭的就那麼零星一點。


倒是幾個導師天天輪流上熱搜。



原以為這節目走到這也就到頭了,沒想到最近,卻突發一記大招:


大鵬導演的《花木蘭》,上線了。


一亮相,就博得滿堂彩。


觀眾導師,都讚不絕口,連帶著參演的演員,都突然之間演技飛升。


之前對大鵬頗有微詞的豆瓣組鵝們,一夕之間,也都變了風向,交口稱讚。


▲大鵬《花木蘭》


連帶著劉亦菲的《花木蘭》,又被拉出來公開處刑了一遍。


而剛被提名「評論家超級選擇家」最佳動作電影女演員的劉亦菲,少不得還得面對觀眾們的口誅筆伐。



有人說看到大鵬新作,劉亦菲粉絲想必醋罈子早已打翻。



也有為大鵬鳴不平的,畢竟他真的有被迪士尼電影連累被罵。


雖說大部分惡評都是針對迪士尼電影。


可劉亦菲作為女主角,無疑,黑鍋是背定了。




畢竟,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和大鵬的比起來,委實有些淺顯。


同樣是進行二次創作,動畫版《花木蘭》算是改編的不錯。


突出了木蘭作為女性的果敢豪情,首次在公主系列電影里,博得了一番「女性平權意識覺醒」的見地。



而大鵬的《花木蘭》,則更為顛覆。


他將鏡頭聚焦在那個已經打過12年仗,面對屍體已經麻木不仁的花木蘭身上。


這是一次冒險。


畢竟,從來沒有人去考究過那個軍功赫赫的花木蘭,在12年的戰爭里,究竟都經歷過什麼,改變了什麼。



可這樣的改動,居然是最符合中國原版樂府詩《木蘭辭》氣節的一版。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詩中對於將士九死一生的描述,大鵬通過這個打過12年仗的木蘭口述。


平靜之中,暗藏的是殘酷戰爭之下,對於人性、感情的剝削。



片中的花木蘭,早已在連年的戰爭之中,失去了作為「花木蘭」的自我。


她是將軍、戰士、功臣、卻獨獨早已忘記,自己還是花木蘭。


對比《木蘭辭》,大鵬的改編,似乎在歌頌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勇氣之外,又多了一份更深的思考:


「戰爭之下,我是誰?」



不用一詞一句去描寫戰爭的殘酷,卻字字句句都將殘忍擺在你眼前。


大鵬這齣戲,倏忽有點反戰的意味在裡頭了。


不得不說,這才是一次成功的二次創作。


相比於那首耳熟能詳的樂府詩,大鵬的花木蘭,在依託已有人物故事的情況下,帶出了超出原版的深層意義。



詩中的木蘭,英勇無比,忠孝兩全,似乎是個毫無人格缺憾的完美將軍。


大鵬這一版,卻創作了木蘭作為一個普通人,更可能發生在戰爭環境裡的思考,選擇。


給那個完美將軍,設置了軟弱的另一面。


非但沒有減損原版木蘭氣節分毫,反而對這個人物進行了補充,使其更加飽滿。



反觀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不僅缺失了動畫版的女性覺醒。


加進去的「氣」、「孝」等元素,卻削弱了花木蘭本人的人格魅力。


使她了被迫成為了好萊塢語境裡的超級英雄,多了套路。


誰好誰壞,一目了然。



如今,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它並非抄襲現存作品,也不是剽竊別人的創意當成自己的。


而是用已存作品為基礎,將它重新演繹出別的意義。


原來的脈絡、系統或許會被瓦解、重構,形成另一個全新的作品。



一般來說,評判二次創作作品的好壞,是基於它是否在尊重原版的情況下,又有著有別於原版的深刻觀點。


顯而易見,大鵬做到了。


而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不算成功。


其中的區別,不過在於用心程度。



大鵬顯然是那個熟讀《木蘭辭》,對其表達的觀點瞭然如心的人。


所以,他才能找到原版未能觸及的另一面,對原版進行補充顛覆。


迪士尼,則是對動畫版《花木蘭》的一次照搬。


關鍵在於,即使是搬,主創人員顯然也沒有用心地去梳理動畫版里所透露出來的「平權」意識。



所以,它的失敗,或許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那麼,二次創作究竟應該持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就像全世界流行的大IP《哈利波特》一樣,它的衍生作品有多少,自不必多說。


但出圈的那幾個,無一不是從選角、布景、演繹,就能讓人看出花了大心思的。



如粉絲自製電影《納威·隆巴頓與黑女巫布萊克》


選取了原著里的男配角納威作為主角。


將原著里對納威描述不多的故事加以擴充,還原了發生這個在原著里「沒被選中」的男孩身上的一系列挑戰。


▲納威·隆巴頓與黑女巫布萊克


儘管只是粉絲的激情產物,儘管只有16分半鐘。


但它絲毫沒有懈怠。


選角上,被人稱之為:演員對原著角色的還原度之高,令人稱奇。


故事上,流暢通順,甚至悲情到催淚,把不少觀眾都給虐哭了。


道具上,儘量還原了原著里所有的魔法物品,有瑕疵,可完全瑕不掩瑜。



製作者都是哈利波特的粉絲,也許預算不夠,場地有限。


但他們堅持在方方面面都不足的情況下,努力做到了最好,對哈利波特的世界進行了另一個層面的填充。


並且,還將原著里最偉大的有關「愛」的力量,全片都貫徹到底。



他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愛發電。


只是想把自己心裡對於這個作品、人物、創作的熱愛,原原本本的演繹出來。


或許布景不夠好,演員還生澀,可是那份對待作品的思考、用心,是沒法掩蓋的。



對比對比迪士尼,預算不少,演員不難找,卻還拍出了一版不盡人意的《花木蘭》。


服化道中西混雜,故事線邏輯待定。


原以為有動畫版珠玉在前,又有了劉亦菲,票房就能實實在在有了保障。


可誰想得到,觀眾們並不是給什麼就吃什麼。


面對一份美味佳肴,我們沒有義務再為另一份不好吃的菜買單。



走心與不走心,實在是差別太大。


所以,一旦進行二次創作,請務必抱著尊重原版、用心改編的信念,去打磨一個全新的作品。


沒有哪一個作品,是可以靠著演員或其他得到好評的。


唯有以心澆灌出來的高質量。


才是作品真正生命力的來源。


創作不易,敬請用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