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一年,美發現華為5G遙遙領先,無奈只能允許企業與華為接軌

反做空研究中心 發佈 2021-08-05T21:30:54.773045+00:00

時值美國將華為等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近一年,美國方面動作頻頻,在企業層面,微軟、谷歌、思科等31家科技和電信企業5日宣布成立「開放無線接入網政策聯盟」;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北京隱形冠軍研究所綜合自第一財經網、環球網、金十數據有關文章


時值美國將華為等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近一年,美國方面動作頻頻,在企業層面,微軟、谷歌、思科等31家科技和電信企業5日宣布成立「開放無線接入網政策聯盟」;而在政府層面,美國政府正在重新審視這一舉措給美國企業帶來的影響。


據法新社6日報導,全球網際網路巨頭微軟、谷歌、臉書、IBM、思科、AT&T、威瑞森、高通、英特爾、三星、沃達豐、樂天等31家科技和電信企業5日宣布成立「開放無線接入網政策聯盟」,呼籲美國政府提供資金,幫助建立開放且互通的5G網絡系統,擺脫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該聯盟強調不具針對性,但香港《南華早報》6日分析認為,該聯盟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中國在5G基礎設施領域的主導地位。


該聯盟5日的聲明稱,聯盟成立不是為了應對任何特定公司所帶來的憂慮,而是在討論建立起穩健供應鏈並防止任一公司主導市場的必要性。當前的疫情大流行說明,從安全和性能角度來看,下一代通信網絡建設追求供應商多樣化和彈性是有必要的。


而在政府層面,路透社5月6日稱,美國商務部可能接近達成一項新的規則,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重啟談判,在共同制定下一代通信技術5G標準方面進行合作。華為美國首席安全官安迪·珀迪(Andy Purdy)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回應稱:「這項規則的修改並不涉及誰能夠向華為買賣產品的問題。(It is unrelated to questions about who Huawei can sell to or buy from。)」珀迪表示:「這(允許華為參與標準制定)對於所有通信技術的參與者而言都是有好處的。(should benefit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these technologies)」


華為的參與很有必要


去年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一份針對中國企業的「實體清單」,限制了美國企業向華為買賣產品。美國企業還被要求停止與清單上的中國公司的合作交流,這也極大地限制了美國參與到行業標準制定的組織中。但這一規定顯然不利於全球5G等下一代技術的發展,同時也降低了美國在5G標準談判方面的參與度。


在美國限制其企業與華為等「實體清單」上的企業實施交易後,2019年6月6日,我國工信部門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4家運營商發放5G牌照,正式拉開了我國發展商用5G的帷幕。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達19.8萬個。截止到4月22日,已有96款5G手機終端獲得了入網許可。按照我國三大運營商此前的計劃,要在2020年底前建成55萬個5G基站。


對比之下,在全球實現了5G商用的34個國家和地區中,作為首個商用5G的國家,韓國計劃在其85個城市建設23萬個5G基站;第二個商用5G的美國則將建設60萬個5G基站。去年底美媒還爆出,美國5G發展面臨著高達10萬名5G技術人才缺口。因此,不難看出,無論是5G商用的速度以及規模,都是中國遙遙領先。


更為致命的是,美國的法令只限制了華為等中國公司5G技術在美國的發展,在中美之外的世界其他地方,我國企業還在不斷擴大5G優勢。以華為為例,目前在華為獲得的91份5G商用合同中,超過50%來自歐洲市場。而華為眼下已經成為多國發展5G不可或缺的合作對象。當地時間5月2日,德國最大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公司表示,該公司在擴建5G的過程中需要華為,希望加強同華為的合作關係。


5G網絡被視為是支持未來通信基礎設施的關鍵技術。據全球移動通信協會(GSMA)預測,到2025年中國將以4.6億個5G連接數,超過北美和歐洲的總和,成為全球5G的領軍者。


然而,在我國5G發展勢如破竹之際,也在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最大的挑戰來源於標準的制定,在國際標準制定會議上,框架和技術細節需要通過生產不同功能設備的廠商共同探討才能制定出來。Gartner分析師劉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標準的制定要通過交流和討論達成共識,如果企業無法發表意見,無法論證和辯論,又如何能夠達成共識?」


「政策可能限制了企業間的交流,也影響了一些標準的制定,美國的企業和運營商可能有反映。」劉軼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些美國企業員工對於哪些信息和技術能夠分享表示困惑,他們只能選擇不說話,這令美國企業在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


原本華為是5G網絡設備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也是5G技術規範標準化組織3GPP的重要成員。據智慧財產權分析公司IPlytics的數據顯示,華為在全球擁有最多的5G相關專利,領先於歐洲競爭對手諾基亞和愛立信。由於美國保持沉默,也給了華為在國際上更強的話語權。「華為的參與對於通信行業是有必要的。」劉軼表示。


代表亞馬遜、英特爾、高通等70多家高科技和通信公司的信息技術產業委員會(ITI)亞洲政策高級總監威爾遜(Naomi Wilso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已將近一年,美國有必要把問題指出來並澄清一些事情。」


威爾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美國政府希望企業能夠保持競爭力,但是他們的行為讓美國企業失去了話語權,起到了相反的效果。美國6名議員在寫給美國商務部部長的一封信中也表示,他們擔心美國會由於國際參與度的降低而失去5G的全球主導地位,議員們敦促商務部儘快出台新的規則。


諮詢機構Horizon Advisory聯合創始人埃米莉·德拉布魯耶(Emily de La Bruyere)分析稱:「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由新技術系統、網絡和技術定義的時代,中國企業獲得了一個來定義的機會。」


根據今年3月,中國發布的一份「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文件,強調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5G和人工智慧(AI)等領域制定標準。這些領域都被認為是未來的關鍵技術,能夠支撐世界上關鍵的基礎設施。該文件還概述了「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必要性,以及中國應該為國際標準提出更多的建議。


研究諮詢公司Trivium中國合伙人安德魯•波爾克(Andrew Polk)表示:「標準的制定需要持續的長期努力、關注和投資,中國能夠持之以恆。」但他認為,中國還需要提高那些為全球標準做出貢獻的企業的質量。「中國需要發展像華為這樣的公司,但要在不同的技術領域。」波爾克說道。


目前,美國和歐洲的跨國公司仍然被認為是傳統ICT相關標準機構中最具影響力的參與者,但華為等中國公司有望在新一代技術的專利和技術標準的制定方面發揮優勢。「歐美公司的優勢是基於他們的技術領導力和專業知識,對標準流程和規則的深刻理解和貢獻的質量,以及長期的持續參與。」波爾克表示,「最高的標準和最好的技術通常會勝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