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護理不良事件,是主動上報,還是內部消化?

護士網官網 發佈 2021-08-05T21:45:39.733892+00:00

主動報告護理不良事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再完善的機制也會有意外事件發生。在醫療行為中,護理不良事件難以百分百避免,但上報率卻較低,原因何在?家醜不可外揚?制度歸制度,具體實施時,臨床科室偶有對護理不良事件瞞報、漏報的現象。

主動報告護理不良事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再完善的機制也會有意外事件發生。

在醫療行為中,護理不良事件難以百分百避免,

但上報率卻較低,原因何在?




家醜不可外揚?


制度歸制度,具體實施時,臨床科室偶有對護理不良事件瞞報、漏報的現象。

據臨床護士蕭麗(化名)介紹,某護士曾給患者輸液時發生用藥錯誤事件,隨後護士長和科室護理同仁共同安撫患者和家屬,徵得了對方的理解。可是,科里醫護人員知道,護士長在月底做報表時並沒有上報該事件。


正所謂「家醜不可外揚」。科室主動上報,豈不是自揭家底?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只要不被查到,就無需主動上報?


事實上,護理核心制度《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中,要求護理人員在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後,積極採取挽救或搶救措施,儘量減少或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後果做好善後工作。凡是發生不良事件,當事人立即報告值班醫生、護士長,然後根據情況層級匯報。護士長認真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並組織討論分析。


不報是為了「圖省事」?護理不良事件報告通常採用手工填寫,這些紙質的《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來回遞送,周折多,時間長,確實會讓人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感覺。

點評


《中國醫院協會患者安全目標(2017版)》之患者安全十大目標中,關乎患者用藥安全相關的就有三個【目標】提及:


目標一正確識別患者身份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和治療。患者由至少兩種標識認定,如姓名、病案號、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號或房間號。不得採用條碼掃描等信息識別技術作為唯一識別方法。


目標三確保用藥安全


(一)規範藥品管理程序,對高濃度電解質、易混淆(聽似、看似)藥品有嚴格的貯存、識別與使用的要求。


(二)嚴格執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腫瘤化療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及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特殊藥品的使用與管理規範。


(三)規範臨床用藥醫囑的開具、審核、查對、執行制度及流程。


目標九主動報告患者安全事件


建立用藥安全事件報告平台,提供有效、便捷的報告途徑,鼓勵醫務人員全院參與,自願、主動報告患者安全事件、近似錯誤和安全隱患,同時醫院應制定強制性報告事項。


足可見患者安全在當下醫療界之重!


給患者用錯藥,是典型的護理不良事件,護理核心制度《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明確指出: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後,護士要及時評估事件發生後的影響,如實上報,並積極採取挽救或搶救措施,儘量減少或消除不良後果。


科室護士本已有錯在先,護士長知道後,就不能「一錯再錯」了。


如何提高上報率?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為了便於案例共享,增強護理人員的自我防控意識,各地醫院護理部推行電子化上報系統,實施護理不良事件的網上報告,減輕原來由科室手工填報「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導致的科室分析整改及護理部指導評價時間延後的問題。


而對事件上報流程,也提出及時性的要求,並進行分級、分類上報。發生一般不良事件,當事人應在處置完不良事件後,24小時內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當事人應立即報告護士長、科主任或醫院總值班,及時採取措施處置後,6小時內填報《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


旨在達到全員警示的目的,由護理部牽頭進行從局部到宏觀的管理。護理部制定科室上報時限、分析及改進措施的時限;護理部根據對全院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分類進行統計,統計全院數據,評價不良事件有效完成情況,並對主動上報及時上報、按時整改的科室,進行激勵,對於後進科室給予處罰。


如何提高主動性?


相比而言,美國護士願意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其原因就在人性化。


西方安全文化積極提倡建立一種無懲罰性的、保密性強的不良事件和相關問題報告系統。


美國在處理不良事件時,對上報人不設局限,發生不良事件後,首選為當事護士上報,如果當事護士不在,改由發現者或者副護士長代為上報。


美國護士上報不良事件的流程較為簡便。當事人可以在電子系統中輕鬆地查找到關於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的相關內容,而當事人或發現者可以根據不良事件的種類,填寫相應的上報表格通過網絡上報,簡單易行。


美國醫院對不良事件的處理方法也體現尊重。事件上報到醫院內專門管理不良事件的委員會後,科護士長、醫院相關法律科室及主管醫院安全的科室,會根據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討論制定相關措施,而當事人不需要參見不良事件討論。


護士長會在不良事件發生後分析其原因,減少同類事情的發生,並且酌情處理。院方也會保護當事人的隱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