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個人閱讀書單:人間值得,幸好有書

斑馬讀書 發佈 2021-08-09T22:12:01.197157+00:00

人生啊,總是由漫長的難以忍受的磨難和微不足道的歡愉組成的,不過幸好有書。 站在2020的末尾,再看這句話,更有感觸。幸好有書,那些焦慮不安的時刻,有了更多的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彌足珍貴的歡愉。今年讀的書,大致是閱讀技能類、自我成長類、婚姻情感向,以及教育向。

人生啊,總是由漫長的難以忍受的磨難和微不足道的歡愉組成的,不過幸好有書。

站在2020的末尾,再看這句話,更有感觸。

幸好有書,那些焦慮不安的時刻,有了更多的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彌足珍貴的歡愉。

今年讀的書,大致是閱讀技能類、自我成長類、婚姻情感向,以及教育向。

篩選其中我覺得值得一讀再讀的書,總結這一年。


一、元閱讀:關於閱讀的書,很有必要

讀書的目的,無外乎消遣時光、獲取信息、解決問題。消遣時光的暫且不提,後兩者都要求你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有策略有方法地,提高閱讀效率。所有,每年我的書單上,都會有一部分關於「如何閱讀的書」,2019年推薦過經典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經典值得一讀再讀),今年最推薦的是這三本:

1.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度提高的秘密武器

僅僅成為某書的讀者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成為那本書的「記者」!僅僅去讀書也是不對的,還要去「採訪」那本書!

解決問題:如何選書、如何讀書、如何在讀書之後輸出,將信息更好的轉化為知識。


書中建議在讀書前採用宏觀視角和微觀管視角提前做出假設問題。

用主動讀書法,帶著問題讀書能更好的提高我們的讀解力及思辨力,閱讀中善於運用整合法(理清魚肉與魚骨),摘要法,推測法,檢驗法,議論法等。同時讀兩本書時,注重平行閱讀和交叉閱讀法,找不同,具體分析哪些觀點的分歧。 最重要的是要注重閱讀後的輸出,將信息更好的轉化為知識。


2.這樣讀書就夠了

介紹了幾個基本的成人教育的理論。這幾個理論極實際, 又平常, 但是都說在點兒上了。依據上面提到的成人教育理論, 這本書介紹了一種極其管用的讀書方法。這本書不僅介紹理論和方法, 而且現身說法, 舉了大量有價值的案例。這些案例本身就非常有啟發性。那些案例當中涉及20餘本圖書, 這些圖書都是經典圖書, 對每個人都會很有助益。可以這麼說, 僅僅這個書單, 就值這本書錢。



3.高能文案:用超級帶貨力為產品賦能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轉化率的文案就是在鬧著玩。」

有的文案寫得很出彩,可惜文末的付款環節設計太複雜,讓用戶等得不耐煩。

研究表明,大部分用戶的耐心往往只有3秒,讓用戶等待就是在推開用戶。

4個步驟:錨定目標、文案策略、心理說服、銷售轉化。

實際上,寫文案並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多豐富的閱歷和多偉大的創意,一旦掌握清晰的文案寫作技巧,你也能開啟文案掘金之旅。


二、自我成長首要原則:永遠不要停止成長

《了不起的我:自我發展的心理學》

對自己用控制二分法,對他人用課題分離。

心理舒適區並不是一個區域,而是一種應對方式。

防禦型心智模式有三種典型表現:僵固型思維、應該思維、絕對化思維。

不要太執著於自我。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麼跟世界互動才重要。

認識到我們能夠了解的永遠只是局部的知識(所以我們需要交流傾聽,保持好奇跟敬畏)。

關係和角色無時不刻影響著我們。

總的而言,這本書的結構也是開放式的,左耳環也在避免用一本書把我們的行為給「應該化」,留給我們更多的思索空間。


《你的善良,也許只是軟弱》

對現階段的我非常有幫助。講攻擊性講的非常好。解開了我對攻擊性就是破壞性的誤解。攻擊性也是生命力的體現。 人有攻擊性是因為痛苦的滿溢。 想要在關係中不因為他人的攻擊而反向攻擊,需要一定的心理容納空間,此時就需要"穩"。穩住憤怒,穩住敵意,穩住恐懼。 幻想會催生敵意,敵意會催生攻擊性,可能不是正面攻擊,但是被動攻擊會有。這樣關係就會走下坡路。 認清現實的邊界,走出恐懼等幻想。在匱乏的時候照顧好自己,肯定自己,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這本書帶給我的太多太多,感謝作者!


《駕馭情緒的力量:7步終結情緒化飲食》

情緒與行為的背後,無不反映出內心的感受與需求。



我怎麼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呢?說好要減肥的,又破功了!

這就是「情緒化飲食」在《駕馭情緒的力量:7步終結情緒化飲食》這本書里,「情緒化飲食」指的是:一個人並非生理上的飢餓需要,而是受到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驅使,而去進食,想在短期內為自己提供一種舒適的感覺。那些負面情緒可能是無聊、緊張、孤獨、悲傷、焦慮、失落等等。

在面對情緒的時候,究竟可以怎麼做?《駕馭情緒的力量》的作者珍妮弗·泰茲作為美國認知療法研究院(AICT)認證治療師,更強調運用「正念療法」,來實現情緒管理。


三、婚姻與親密

《好的婚姻,要守護財產和愛:人人都需要的婚姻安全必修課

好的婚姻是什麼樣的?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固然值得期待,「公主和王子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話般的生活,也很令人嚮往。

何謂好的婚姻?

處理過無數起離婚案的實戰派律師吳傑臻說,「好的婚姻,要守護財產和愛」。

他主張通過建立婚姻安全框架、知法用法的方式,實現美好的婚姻。

「我不是來歌頌美好的,也不是來散播焦慮的。我講黑暗,是希望你們遇到它的時候,不會束手無策。需要凝視的深淵,我都幫你們看過了。該走的路,你們走好。」


四、關於人生態度:不那麼努力,也可以

《及格家宣言:讓一事無成的你也能心安理得快樂生活的指南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肯定有些事情,你是太用力了。

這本《及格家宣言》,適合所有人,特別是經常被營銷號「扎心」,為自己的不完美而焦慮的人。

追求「優秀」永無止境,以至於我們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價值和意義。


《人間值得: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

滿世界都在告訴我們,要「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更高效的自己」。

怎麼說,就是一種全社會、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在鞭策著你往前跑的感覺。你不能自滿,不能停下來,因為「你努力的程度還不足以拼天賦」「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更勤奮」,似乎必須一刻不停地奔跑、拚命,必須按照社會的觀點,長成所有人期待的樣子才算「成功」和「優秀」,才值得被愛、被接納、被肯定,才算人生不虛度。


如果你也正被這些「必須」和「不能」「高效」束縛得喘過不氣,那麼推薦你這本溫暖又治癒的小書。


五、一本育兒與育己並重的實操型育兒書:

《自驅型成長:如何科學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自律》

囊括了很多比較新的育兒知識,大部分是心理學上的自我管理,提高自我同時有豐富的實例和實操方式,每章之後的今晚怎麼做給家長了很好的教養指南。

四個核心要點:

首先,嚴重或慢性的壓力,對發育中的大腦具有非常負面的影響,這也是全球流行的與壓力相關的情緒問題(例如焦慮和抑鬱)的重要基礎。

其次,過低的控制感,是人類個體所能經歷的最有壓力感的事情之一,因此,它會進一步引發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並減少孩子在學業上的學習水平和表現水平。

再次,所有健康的自我激勵,其實都根植於控制感、勝任感或自主感。

最後,培養出健康的控制感,還會進一步帶來各種積極結果,包括更高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充盈的內部動機、更優異的學業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職業成功。


時間繼續,讀書繼續。

感謝你們的支持和喜歡,祝你們新一年讀更多好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