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瀏覽什麼,軟體就給你推送什麼,後台也許真的比你的家人更懂你

微特科技課堂 發佈 2021-08-09T22:59:35.847403+00:00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去某寶看了什麼東西,來頭條的閱讀的時候,會看到相應的推送,甚至於我們在用社交軟體溝通時,說也要買什麼東西,上購物軟體時,會有相應的商品出現在首頁,如果你認為這都是巧合,那就大錯特錯了,這都是背後算法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早已被算法盯上的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去某寶看了什麼東西,來頭條的閱讀的時候,會看到相應的推送,甚至於我們在用社交軟體溝通時,說也要買什麼東西,上購物軟體時,會有相應的商品出現在首頁,如果你認為這都是巧合,那就大錯特錯了,這都是背後算法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早已被算法盯上的生活。

後台更懂你

所有結果的原因都是數據。你所接觸過的所有軟體也好,網站也好,他們會收集你的基本信息,瀏覽記錄裡面都會有一個cookie,他們可以根據你的記錄來直接給你推送你想要的東西。你可別小看這種方法,亞馬遜網站端35%都是通過推薦來的。

除了你幹了什麼,他們能知道以外,還有就是根據天氣或者是重要的日期節點,在日本,颱風來臨的時候,商家們會增加商品的供給量,儘管這樣,東西還是不夠賣,因為颱風天,大家都只會待在在家裡,或者美國的超級碗和NBA總決賽時,店家就會準備很多啤酒和零食,因為到時大家都會守在電視機前。

方便還是危險

當我們在的推送中不知不覺花掉我們的金錢時,我們是會覺得心疼,覺得自己不應該再這麼剁手下去,但是這件事情的關鍵並不在此,而是你的數據。我們的數據現在在誰手上?有一些是屬於隱秘數據,比如家庭住址、身份證號還有家庭關係等,不誇張的說,他甚至都能預測你是否懷孕了。

不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商家也好,平台也好,他沒有那麼大的量去研究一個個體的基本信息,因為幾個億的人都要研究他的購物心理和習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能做到的就是群體畫像,就是把人分成幾撥幾撥的去研究,你以為他在研究你,其實他是在研究你們。

當社會的服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這是不可避免發生的事情,他只有對你越來越了解才能對你有更好的服務,把你想要的送到你的面前。不過這後面的數據保護和對於隱私的態度則需要國家出台相關的政策來保護,在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之前,我們只能依靠商家及平台商的良心了。大家關於後台數據及算法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關注並留言給科技貓。

關鍵字: